APP下载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类课程课堂创新探讨

2018-09-10鲁鸿雁

电子商务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堂创新产教融合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更新,也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源动力。本文针对高职学生就业后面临的职业发展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课堂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鼓励授课教师创业开办跨境电商公司;课堂教学变任务驱动为业务驱动;量化业务考核;带入企业文化等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方法来进行跨境电商类课程的课堂创新。

关键词:产教融合;业务驱动;课堂创新

1、创新的必要性

1.1 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高职学生学用脱节,回炉再造多

按照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教与学完全脱离了企业的生产实际,使得学生就业时面临诸多问题。然而当前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显示,很多企业对技能岗位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有理论水平还应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高职学生的理论经验往往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很多高职学生就业后重新到技术学院有针对性地对技能学习提升,学生再次就业时才能符合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技能缺口研究》称,中国正从产业链低端的“世界工厂”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者过渡,对拥有中、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拥有一定职业资格等级的技能劳动者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仅占5%。在德国、法国、日本等高端制造业大国的初、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为:15:50:35,而我国初、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为:62:22:16。此外,目前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新生力量的补充不足。调查表明,高技能人才大多年龄超过46岁。

1.2 90后毕业生个性强,缺乏团队精神,职业生涯发展受阻

当前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90后,通过对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来看,90后的年轻人共性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善于和他人合作,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将自己看做组织的一份子,并且过于看重个人的作用。他们的职场表现有6低:忠诚度较低、缺乏团队精神、责任心较弱、抗压性较差、职业定位模糊、敬业精神欠佳。这些特点常常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受阻。

1.3 就业后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不挂钩

90后大学生是伴着快餐文化和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人,他们崇尚自我,工作成就意识强。但是自我管理能力差,就业后频繁跳槽,对企业发展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企业对新就职员工的培训显得极为重要。现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只有在明确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员工才能有计划的配合企业发展,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员工发展的手段。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目标往往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制定,一般员工很难参与,有时甚至会对企业发展目标理解偏差,产生抵触情绪。

2、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教师墨守成规;课堂教学内容注重技术技能教育,忽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课程体系搭建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结合度不高等因素造成的。

2.1 师资没有实战经验,课堂教学拘泥于情景模拟

从事跨境电商类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都由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或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老师转型而来。對于跨境电子商务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手段单一,主要是依靠软件进行模拟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经过实战的操练,所以不但实操技能得不到提高,更没有店铺运营等方面的风险意识。

2.2 注重技术技能培训,“综合素质”成为短板

目前的高职教育,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文化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显示,针对学生的技能培训的专业课占总课时的70%,而有关于职业修养方面的课程则不超5%。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以人为本”观念的确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迎接和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技术过硬,更需要职业道德、文化素质等其他方面来支撑。高职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思想上轻视人文素质、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素质等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成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成为“工具人”。

2.3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大学生职业发展类课程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然而,高职教育实践中却明显存在课程价值取向偏离,课程内容偏窄;注重技术技能培训,缺乏建立职业生涯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职业观的课程或内容。据劳动部开展的“大学生第一次就业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就业后一年内离职,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3、课堂创新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原因分析,本文认为通过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参与课堂教学程度,使企业业务及早介入课堂教学;将课堂变成办公室,学生变为准员工,使企业文化渗透进课堂。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企业认同感,并尽早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职业忠诚度。

3.1 鼓励授课教师创业开办跨境电商公司,创新师资

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使得教师开办公司的操作性增强。教师开办公司,办理跨境电商业务,在带来实战经验的同时,随着身份的转变,原有的课堂教学,在授课教师方面获得了有益的创新。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实操技能的体验者。这一身份的转变,将现代学徒制中的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集于一身,能够在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之间自由转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增强教学效果。

3.2 变任务驱动为业务驱动,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跨境电商业务环节包括:市场调研、平台调研、产品调研、产品上架、店铺运营、物流选择和在线客服等,环环相扣,形成了闭合式的跨境电商生态圈。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则包括: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客服、广告策划等。为配合实际业务的发生和顺利开展,适宜将跨境电商类的课程集中安排在同一个学期,并连贯性授课。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将跨境电商企业引入学校,将企业实际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上述业务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变模拟的任务驱动为真实的业务驱动教学。业务驱动式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企业导师以师带徒的方式,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完成跨境电商企业的真实业务。业务驱动式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业务风险防范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是对企业文化的初步认识和体验。

3.3 量化业务考核,创新课堂教学考核方式

由于将多门跨境电商类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并进行上课地点固定、上课时间集中连贯式授课,学生到教室上课犹如员工到公司上班,所以对于学生课业的考核可以引入企业管理机制进行考核。例如:打卡上下班是对学生课堂纪律的评价,可以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此外,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出单有奖励、返单有提成。以公司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量化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具体量化考核指标设计如下表:

3.4 带入企业文化,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首先,课堂的环境布置不再是实验实训室,而要按照公司营业部或市场部的办公环境来布置。教室就是办公室,具备以下功能区域:调研组、店铺运营组、客服组;产品展示区、物流发包区等。并按照职能部门布局座位,营造公司的工作氛围。

其次,建立健全各项公司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和管理学生;经常性地组织团队活动,讲解企业发展目标,带入企业文化。

第三,协助每一位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职业发展目标。通过课程的开展,在教学内容上带入企业文化精神,寻找企业成长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契合点,帮助学生有步骤地完成目标任务。将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企业成长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

3.5 引入企业例会,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公司例会制度,即安排每月1-2次的集中会议。例会的形式和内容不拘泥于一种,既可以是业务分析、生产安排、成果分享,也可以是吐槽会、读书会。其主要的目的是头脑风暴、精神碰撞。作用就是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技能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6 按技能打包課程,打破课堂教学时长界限

若要使学生对某一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具备首岗能胜任的综合能力,则必须由三至四门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业课程来共同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这三至四门课程是为完成某一岗位的工作内容所设计的,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和支撑,所以需要打包成一个课程组,在同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授课,这样可以使得工作内容所需的知识技能保持连贯性和相关性,易于学生理解并运用。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对于跨境电商方向的学生,可以将《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客服》和《广告策划》打包成一个课程组,集中在一个学期授课。因为这三门课程将跨境电商工作环节中的客户开发、店铺运营、物流发货、市场调研等内容都涵盖在内,学生边学边做,学完课程组的教学内容后,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三门课程打包安排在同一个学期授课,并且,课程安排集中在同一个时间段,按次序连贯性授课。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知识技能的连贯性配合了工作业务的不间断性。

人才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对高职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正确的职业观以及职业技能发展的培养。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共同搭建课程体系并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将企业文化、正确职业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尽早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实施方案[EB/OL]. http://www.zjedu.gov.cn/news/ 147339137443555219.html.

[2] 卢芬, 吴进. “互联网+”形态下的高职课堂创新实践——以市场营销实务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140-141.

[3] 周艺红.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创新的多层面保障机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17(8):85-88.

作者简介:鲁鸿雁,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课堂创新产教融合
试析小学音乐鉴赏课堂的创新
文秘专业“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生本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