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中南部地区产业部门的区位熵分析

2018-09-10刘帅帅

辽宁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区位熵产业

刘帅帅

〔内容提要〕 坐拥十个市的辽宁省中南部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整体经济数据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滞后。本文以区位熵为主要分析工具,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定的十九个产业大类,对辽中南地区的产业部门结构进行简要分析,以确定区位优势部门,并找出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辽中南 产业 区位熵

辽宁中南部地区包括沈阳和大连两座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盘锦、辽阳、铁岭八个地级市。辽中南区域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东北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辽中南经济基本被固化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模式,且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强烈。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辽中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近几年甚至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一、区位熵

区位熵是分析产业部门区位比较优势的一个指数。能够简便地测度区域范围的要素空间布局情况,显示出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从而比较直观地反映出该区域该产业部门的区位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LQij为i区域的j产业部门的区位熵,aij是i区域的j产业部门的相关指标数据(常见的有产值、就业人数等,本文主要使用产值),Anj是全国范围内j产业部门的相关指标数据,ai是i区域的所有产业部门的相关指标数据,An是全国范围内所有产业部门的相关指标数据。

如果LQij>1,就说明i区域的j产业部门相对于全国j产业平均水平具有比较优势,是该区域的区位优势产业。得到的区位熵数值越大,区位优势就越大。

二、辽中南地区区位熵矩阵表

本文选取两个时间节点:2012年和2016年,依照我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定的十九个产业大类,列出这两个年份的辽中南十城市产业部门的区位熵矩阵。结果见表1、表2(计算所需数据来自《辽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三、辽中南产业结构分析

(一)第一产业

整体上来说,辽中南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算不上是区位优势产业。2016年,农、林、牧、渔业区位熵大于1的城市只有抚顺、辽阳、盘锦和铁岭。值得注意的是,盘锦的相关产业在全国有明显优势,应加大力度支持引导。

(二)第二产业

2016年同2012年比较,制造业变化最大。2012年辽中南制造业区位熵大于1的城市有七个,但2016年减少到五个,而且这五个城市的熵值也比2012年低。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辽中南的制造业正渐渐衰弱。

辽中南第二产业2016年表现最突出的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个城市区位熵大于1,但该行业在我国仍属于未完全市场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非常有限。

采矿业发展稳定。2016年区位熵大于1的是四个传统的矿产资源型城市:抚顺、本溪、盘锦、铁岭,而且除本溪其余三市都比2012年熵值高。这表明,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采矿业仍是这四城的区位优势产业。逐渐确立新的支撑产业来主动转型升级,是它们近期发展的工作重点。

建筑业不景气。2012年,辽中南建筑业区位熵大于1的城市有三个,到2016年减少为一个。建筑业在辽中南本就不是区位优势产业,而且近年来辽中南房地产业也不景气。

整体来看,第二产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是辽中南区位优势产业。

(三)第三产业

近年来,辽中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最快,虽然目前仍不是区位优势产业,但能一定程度上支撑其他产业。2012年,该产业区位熵大于1的只有大连市,2016年增加到四个市:大连、鞍山、本溪、营口,尤其营口发展迅猛。这说明,辽中南交通基础设施正在迅速改善。

辽中南金融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2016年区位熵大于1的有五个市,比2012年多一个,而且熵值都大于2012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业可以有效带动、支持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但金融业过度发展也可能由造血效应转向吸血效应。

房地产业明显不景气。2012年有五个城市房地产业区位熵大于1,到2016年下降到两个。

整体来看,第三产业中有四个优势产业。实力最强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区位熵大于1的有九个市;紧随其后的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区位熵大于1的有七个市;再之后是金融业部门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部门,区位熵大于1的城市都有五个。

(四)中心城市

沈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最有竞争力,是沈阳的区位优势产业。

大连的区位优势产业是房地产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另外,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五个部门也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大连已成为辽中南地区制造业发展状况最好的城市。

总的来说,近几年辽中南产业结构已有一定程度的优化,第三产业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从传统的“二产当家”走向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区位熵分析可以看出,辽中南虽然整体数据上转型发展势头不错,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没有起到区域性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是第三产业未形成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区位优势产业都集中于公共服务和科教文卫体领域。

(作者单位:大连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

猜你喜欢

区位熵产业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信阳市服务业产业区位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