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血液的痴心,注入灵魂的情结

2018-09-10李家驹曹福成

中国军转民 2018年8期
关键词:溧水张勇金山

李家驹 曹福成

在人们眼里,他是退伍不褪色的汉子,是个饱受锤炼的“铁人”,是扶危济困的活雷锋;但在一些聪明人眼里,他却是以山为家的“疯子”,他是不合时宜的“傻子”……

他从普通工人一直干到副厂长,他富裕后不忘本,第一个以个人出资形式,在全国创办了免费开放的首家民营国防园,并投资上千万元用于慈善事业,帮助家乡人员脱贫致富,他叫张勇,江苏省预备役高炮师团职预备役军官,溧水县东屏镇南京市大金山国防园的创办人。

把国防融入血液,注入灵魂,是什么让张勇终生与国防结缘?

从儿时起军人的战斗形象就深深印在了张勇的脑海里,18岁,他胸怀一颗报国之心踊跃参军,出色的完成了部队赋予的各种任务,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先后当过班长、代理排长,立过三等功,在同时入伍的战士中第一个入党。

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五年的军旅生涯很快就结束了,带着对部队的无限留恋,张勇同志退伍回到了家乡溧水,走进了南京农用车制造厂一一就是后来曾经赫赫有名的金蛙集团。由于继承了部队不畏艰险敢打必胜的优秀品德,张勇同志从普通工人一直干到主抓生产的厂长,后来时任南京金蛙农用车厂副厂长的他,工作之余常到村子旁边的大金山上走走看看,日本鬼子当年修建的堑壕、碉堡还在。张勇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今经济发展了生活太平了,但民族恨不能忘,国家安危不能忘,忘戰必危。张勇告诉记者,大金山,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当地人称为“鬼子山”,日军的一支小分队盘踞在山顶近八年之久,他们在山顶构筑混凝土碉堡群,封锁从山下经过的常溧公路。由陈毅、粟裕、谭震林、江渭清、王必成领导下的新四军主力部队,长期活跃在茅山至大金山之间的丘陵山区,抗击日伪军队。日军对溧水的大轰炸中,尸横遍野,而张勇的四个叔叔就是在那时被日寇杀害的,日本鬼子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而让他痛心的是,时下竟有些年轻人宁愿交罚款也不愿去部队服兵役参军的现象,联想到市场经济下人们国防意识的弱化淡化,张勇常为此寝食难安。富裕了怎能忘本!他坚定地认为,经济越发达,越要增强国防观念。因而脑海里浮现一个强烈的想法,依托“鬼子山”上遗存下来的碉堡“创办“溧水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馆,以此增强青年人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他把这想法向县里做了汇报,很快得到了县里的支持。从此,张勇带着这份责任和情怀说服战友和家人,带着妻子姜庆香和留下的战友、员工,拿出所有的积蓄,又举债100多万元,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鬼子山”。

有人说他是个饱受锤炼的“铁人”,有人说他是以山为家的“疯子",是什么力量让他对建国防园“走火入魔”?

张勇认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忠诚、责任、感恩是他处事遵循。部队磨练,工厂的打拼,张勇养成了他认准了的路九牛拉不回的习性,就这样,他和他的战友们起早贪黑的做起了开山工程,只用了三个月时间,硬是开通一条上山的通道。在山顶上搭了几间平房,办起了简易展览,大金山国防园的雏形由此出现。

“鬼子山”是一座荒山,满山乱石,荆棘丛生,无水无电无路,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张勇同志没有丝毫退缩,“想起日军留下的堑壕和碉堡,心就飞到山上去了。”痴迷的张勇为国防园竟然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终日只想完成任务,只想把红旗插到高地上去,从早到黑,天天亲自上阵开推土机、挖掘机。

在山上操作大型机械容易翻车,关键时刻他总是把最危险的事情留给自己做。2011年3月的一天,施工中挖掘机突然失去平衡,眼看一场翻车事故难以避免,张勇急中生智,忙把挖掘机右臂伸出支在半坡上避免了翻车事故,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像这样奋不顾身的事在张勇身上,已经发生过N多次了。多年前的一天,他和战友到秦岭电厂办事,在回来的路上,发现一辆车开的歪歪扭扭掉进了山崖,他和战友不顾安危立刻沿着悬崖峭壁下山救人,砸开挡风玻璃把奄奄一息的司机拖了出来,再用腰带把伤者绑到背后往上爬,爬到悬崖半腰时,脚下的石头突然滑落,两人瞬间下坠数米,张勇同志身上多处被散落的碎石和树枝划出血来,左臂扭伤,肌肉拉伤。但他不顾伤痛坚强地向上攀爬,到达公路后,拦到一辆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张勇和战友见伤者脱离危险便从医院悄然离开归队。那年洪灾暴发,需要开闸放水泄洪,5月天里,前面多位战友都因水凉和体力不支没能打开水下闸门,当时情况相当危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勇同志主动请缨,喝下半碗白酒后,纵身钻入水里,潜到水下十米深处,摸到拉栓,头朝下,两脚分开,使出浑身力气拉开铁栓,巨大的水流几乎将他卷入水底,他硬是凭借着多年的游泳经验和强烈的求生欲望得以脱险并迅速撤离,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建国防园过程中,张勇和战友们立下了“不是好汉不上山,工程不完不下山”的豪迈誓言!他凭着那股子倔劲儿,带领一帮志同道合的战友、朋友们,他们白天工作在山上,晚上依然加班加点,实在太累就裹着军大衣睡在推土机上,就这样原本一年的基础设施工期,他们只用123天就完成了。

然而,完成了基础建设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道路虽然打通了,资金却成了问题,有些人劝他放弃,但他却顶住压力,砥砺前行。后来在部队老首长、地方领导和老战友的鼓励支持下,他勇敢的、坚定的在建设国防园的道路上前行。30年来,从来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张勇同志坦承,为了开发荒山,他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卖掉了自己的几个加油站,总共举债上千万来打造这块红色阵地。

几年前,曾有一位港商看中了大金山这块风水宝地,愿出1.5亿元买下大金山。1.5亿的巨款,对于背着上千万元债务的张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是,张勇果断拒绝了。不久后,又有一位国内知名的投资商,表达了类似意向,并且表示价格由张勇先生来定,但他再次婉拒。他朴实地说:“我是一个退役士兵,大金山国防园70%的男员工都是退役士兵。不是每个士兵都要来建国防园,但没有士兵会卖掉国防园的。”

面对巨大的债务,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张勇同志总是这样承担着,默默坚守着这块红色阵地,用他的话来说,他做这个事情是需要有着信仰和精神的,永远的听党、信党、跟党走是他的信仰支撑,永远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他的精神支撑,这样的信仰和精神,成为了支撑张勇28年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投身国防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正是这样的信仰和精神,铸就了如今大金山国防教育基地——一座有着信仰和灵魂的“精神高地”。

国防教育馆、抗战文化墙、军事体验园、消防安全园、青少年普法园。是什么激励张勇和他的团队不懈追求,赋予园区如此诸多功能?

在张勇和他的战友们28年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大金山国防园已经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金山风景山清水秀,树木葱茏,碧蓝的天空和轻松翠柏映衬下的大金山国防园展览馆,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环绕展览馆一周的城墙,就是抗战主题文化墙,在长达200米的墙面上,记载着当年日军溧水大轰炸制造的溧水尸体遍野的累累罪行,雕刻着抗战经典场景和英雄人物的剪影,栩栩如生,如同穿越抗战硝烟的历史长卷,大金山文化长廊由主题广场、主题墙和抗战历史三大板块组成,总面积超过1000平米,而主题墙的墙头造型则寓意着处于危急关头的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日反法西斯的钢铁长城。

2014年国家设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大金山国防园成为溧水区公祭点。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防园在围绕国防教育展馆近200米墙体上,用大理石石刻技术修筑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抗战纪念墙。

适应社会教育需要,不断拓展园区功能。在张勇和他的战友28年来的默默坚守和不懈努力下,在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国防园的教育功能正在不断拓展,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一师训练基地、江苏省民防教育训练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江苏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自驾游基地、南京市双拥模范城有功单位、南京市党史教育基地、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中国军转民》成果转化基地等一个个在这里挂牌。

园区主要布局:国防教育馆;抗战文化纪念墙;军事文化体验园;战场再现体验区;生命安全体验馆;雷锋文化馆;足球场;实弹射击场等。一侧那排列错落有致的飞机、大炮,那旋转着的军用雷达,歼20、潜水艇等最先进的武器模型都与时俱进跟着亮相。使人感觉来到这里就犹如置身战场。

在这个闻名全国的大金山国防园里,还有4万多平米的南京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普法、爱国、禁毒、消防等内容应有尽有。教育基地园区开展着激光打靶、霹雳炮等射击体验区;400米波海登岛、消防救援、深井救援、地震斜楼等“四防”(国防、人防、消防、震防)训练场;真人CS巷战、野战区;勇敢者之路、毕业墙、背摔等素质拓展区;7D互动影院;垂钓区;自助烧烤、篝火晚会、露天电影娱乐区等主要项目。园区的生活接待与会务设施配备完善,三大基地食、宿、训一体化配套功能区,总床位达1800余张,并配备大、中、小型各类会议室、室内训练场。1680平米的教育展览馆有着专业优势、创新优势,集刑侦、反恐、禁毒融为一体,互动式、体验式,寓教于乐,使人愿意来,记得住。它们为下一代安全成长保驾护航。据不完全统计,国防园建成后每年接待游人40多万人次,还在逐年增加。

“教育为本、公益报国”,树立爱国、爱党、爱人民坚定信仰,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大金山国防园创办的坚定不移宗旨!现在大金山国防园不仅从起初的3个山头、580亩地,扩建到现在的7个山头、1200亩地,外加5个岛,并成立了3个新单位:预备役某师教导队四中队、区人防应急救援大队、东屏镇专职消防队。张勇在国防园建成了36公里的路,种下了30多万棵树,吃住行看同时保障服务2000余人,大金山国防园的影响甚至走出了国门,2016年6月9日,俄罗斯少年军校“和平之翼”夏令营来到大金山进行训练,让大金山与他们结了缘。

令张勇和他的战友们欣慰的是,国防园建立后,正日益发挥着它教育人,鼓舞人,熏陶人的教育功能。每年游人如织,迄今已接待近300万人次。

尽管如此,张勇对于国防园今后的发展还有进一步设想,他介绍说,国防园今年还要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浓缩版引进来,让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等场景再现。

在一些聪明人眼里,张勇等人是不合时宜的“傻子”,是什么让它们在物欲横流的背景下做出如此选择?

几年前,南京大金山雷锋文化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重温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南京大金山雷锋文化馆隆重开幕”。张勇们崇尚的雷锋精神正在注入参观者的心灵,孕育着一代新人。捐资助学,42名孤儿受捐助,慈善之果结满山村,又成为它们的另一使命。

国防园对老干部、新老兵、老农民、老年人、未成年人、学生等许多群体一律免费,国防园的门票虽定价是30元,却几乎有名无实。即使是周边预备役部队到这里来训练驻扎,也只收成本费。此外,他还设立了“预备役士兵训练基金”,专门表彰奖励那些在预备役部队训练中成绩优异的员工。

每逢建军节,张勇同志总是把溧水的参战老兵请到国防园座谈,向老战友们表态,有困难就来找他,他一定会想办法帮助解决,并承诺有远方战友来访,就到大金山来接待客人。他们还建立了战友基金,有困难大家帮。这种独特的帮助,让老战友们暖在心窝里。去年八一,溧水退伍老兵100多人来大金山开班务会,形成要为政府分忧,把家庭安排好,孩子培养好,让社会更好的共识。

张勇对老战友们也是赞赏有加。他说,溧水有360多人参战,150多人立功,10位烈士,2个英雄,党和政府的关怀,加上老兵们的互帮互助,理解万岁,知足满足,不添麻烦,带了好头做了好样子,参战老兵又影响带动着其他年轻的战友,一起关爱烈士家庭,永做最可爱的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金山的未来向何处去?2016年底,在国防园职工年终总结大会上,张勇讲出了自己多年的想法:他百年之后会将国防园交给党交给政府,之所以用“交”而不是用“捐”,张勇坦陈,自己是一个兵,永远是党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自己在党和政府、在部队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建成国防园,理所当然属于国家和人民而不是自己个人的。2017年3月,张勇面对前来大金山进行上岗前培训的南京市新军转干部们,正式对外宣布了将来把国防园交给国家的决定,并请战友们监督。“人民养育我,党培养了我,部队锻炼了我。爱党信党跟党走,27年就做一件事,无怨无悔。”

为了信仰勇挑重担,用青春和汗水,用忠诚和勇敢,用梦想和执着,铸就了如今的红色阵地,虽然张勇白发上头,但仍精力充沛,精神抖擞。有如此健康身心,除了在部队打下一个好底子,我想能够支撑张勇为推进国防建设昂首前行的,就是他的这颗爱国心,就是他融入血液、注入灵魂,终生不渝的国防情结!

猜你喜欢

溧水张勇金山
心手相连克难关,在溧水台胞台企助力抗疫在行动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跟曾国藩学修身
傅山的“四宁四毋”
溧水区小麦不同施肥模式效果试验
小寒,以及溧水的形式
张勇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同题异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