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变化的关系

2018-09-10叶邦林

体育风尚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体育锻炼

叶邦林

摘要: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并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文根据目前我国社会形式,对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介绍,针对“健康老龄化”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重点在于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成都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研究,根据数据分析得出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最后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他人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体育锻炼;心理变化

一、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特征与任务

联合国公布,一个国家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达到国家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国家总人口的7%,那么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早已突破10%,已经进入人民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7亿人次。人口老龄化不但会制约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是持续而严峻的。为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已经刻不容缓。

广大研究学者提出“健康老龄化”这一概念,来积极对抗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为了将其更好的实现,老年保健研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愈发突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成为了社区医疗保健调查中的重中之重。

二、體育锻炼带来的心理效应综述

(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大脑包含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控中心。大脑的耗氧量是心脏总输氧量的20%。然而,从事脑力劳动尤其是运动量少的人,长期处于呼吸表浅状态,长时间容易产生头昏脑涨等不适状态。反之,经常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加快血液循环速率,提高血红蛋白的运氧量。脑细胞的工作尤其在供氧量不足时衰老会加快,为此,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可以减缓衰老的过程。此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会使机体的管状骨变粗,骨质增厚,使骨骼结实,尤其会使身体结构的支撑器官更加完美,塑造完美体态。老年容易骨质酥松,行动不便,一定程度上会得以缓解。

(二)体育锻炼对适应能力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群体,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能够培养更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客观豁达,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减少其老年人的孤独感,并且能够在社会中保留自己的交际圈,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此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加造血干细胞的活力,增白细胞数量及活力,可以更好的对抗体外病原与细菌,保护机体健康。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带来的直接影响

体育锻炼对智力有直接的影响,智力与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与锻炼有直接关系。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才会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大脑活跃才会产生思考,思维,分析,想象,比较等过程。而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并延长大脑的兴奋状态。为此,适度的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思维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还可以树立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可以使个人素质和气质从根本上有所提高,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可以增强其面对困难病痛的意志,对生活有着更充沛的热情与希望。

三、成都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

(一)老年人体育锻炼调查

本研究以身体健康、无重大生理及心理疾病并可正常参加体育运动的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选择成都市当地养老院及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养老中心及小区分布于成都市不同的区域。并由不同的社会机构经营承办,成员社会生活背景有所不同。为了使样本选取贴近理想效果,采取随机抽样与主观相结合的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测量。经过人群选取,结果确定77名男性和196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50%以上的老年人超过75岁。其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83.5%,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16.5%。具体而言,45名老年人每周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时间或不感兴趣,其他原因不乏精神欠佳,没有合适的场地及适合的运动形式等。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人数分布情况详见表一:

(二)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大部分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喜欢锻炼的体育项目详见表二。

(三)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区域

在习惯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中,公园及广场是最长进行体育活动的区域,其次包括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街道,校园操场等地点。详见表三、表四:

(四)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参与老年人心理指标检测

为了了解各年龄段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其SCL-90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五:

根据心理指标的显著性分析,体育活动的确对老年人心理状态有最直接的积极影响,为此,如何大力宣传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给了最积极的理论依据及指导。

四、引导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手段探讨

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可以以动机作为激励。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做无用功,往往都是为了达成一个目标而努力,如洪家云学者在进行《海口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中的结果显示,在海口,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有74%是为了强身健体。为此,我建议让我国各地区行管部门积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好处的宣传,社会舆论导向“健康老龄化”,让更过的人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更加关注基层设施建设,为农村地区提供良好的锻炼场地及运动器材。不能只依赖政府部门的引导,广大的社会群体,组织及个人也应该积极自发地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并积极参与到锻炼中去。

五、结论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对于“未富先老”这一事实,我们必须通过实现“健康老龄化”来对抗正在己经出现、正在出现和即将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根据文献的查阅和思考,总结发现体育锻炼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改变,有利于使老年人对其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升和加大人民幸福感指数。根据对成都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及心理指标变化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发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为此,我们应该提倡根据政府的带领,通过社会进行组织和宣传,自发的进行全民健身运动,构建一个幸福指数高的社会,为老年人提供幸福快乐的晚年。

参考文献:

[1]龚鹤琴,王晓峰,祁秉先,等.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卫生软科学,2003(2).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体育锻炼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老龄事业
有关中小学教师体育锻炼的几点思考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