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2018-09-10刘立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黔西南精准育人

刘立

摘 要: 在新时代“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期,“精神扶贫”已成为左右精准扶贫战局的重大因素。开展地方优秀文化教育,突出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符合“五个认同”的教育要求,符合习近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向,符合“三全”教育的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风气改善,有助于地区文化自信的树立。通过优秀文化校本化课程建设,建立优秀文化教学队伍和创新育人方法,不仅能提升地方教育教学水平,还能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从根本上推动“精神扶贫”的思想助力。

关键词: 教育;地方文化;精神扶贫;精准扶贫;黔西南州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6-0025-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6.005

一、黔西南州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精神扶贫”困境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阶段性谋划,明确了2020年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尤其强调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核心问题——注重扶志扶智,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逐步消除精神贫困。[1]

精准扶贫工作自从开展以来,已经取得相当大的可喜成就。但伴随贫困人数的减少,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精神性致贫因素越来越凸现,如何搞好精神扶贫问题越来越重要。精神的贫困表现为,一些贫困人群不但缺乏积极改变自身贫困命运的能力和办法,更重要的是缺乏改变贫困命运的主观愿望,一些贫困者“等、靠、拿、要”的思想严重,在精神上缺乏改变自身处境所需要的积极性、紧迫感和创造性。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短期内消除,因此,在当前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提倡精神扶贫非常必要。[2]

“精神扶贫”指通过干预贫困者的主观世界,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者的自我能动性,走出一条我要脱贫、自我脱贫的致富之路,说到底是要消灭一种贫困文化。“精神扶贫”对准的是如何改变贫困者的主观愿望问题,是通过整治内因,提高被扶贫者脱贫致富的内生机制,发挥其本有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精准脱贫的效果。[3]

贵州作为全国石漠化危害最重的省份,是一个经济后进省份,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属于连片贫困、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的典型地区,精准扶贫难度极高。深入农村调研不难发现,贵州农村不仅面临物质上的“挪穷窝”,更面临精神上的“拔穷根”,穷窝易挪、穷根难拔,贫困群众只有在精神上具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能力,拥有消除贫困和致富的信念与信心,自强不屈,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和骨气,具备摆脱贫困的内生力量,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

黔西南作为贵州典型的连片贫困地区,全州七县一市中曾一度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脱贫攻坚难度极大,是贫困地区典型中的典型,是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通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黔西南的“精准扶贫”工作已达到良好效果,目前已有部分县市实现了“脱贫摘帽”,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拿、要”思想严重,甚至怀抱“我穷我有理”和“要穷穷到底,国家来帮你;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的想法,不以正当劳动为荣、喊穷装穷。他们虽然是一小撮人,但是社会影响极坏,既不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不利于新时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开展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追溯历史,黔西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和一个农耕条件非常艰苦的地区,人民向来就有勤劳拼搏的精神,是“贵州精神”的发源地;黔西南还属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有着心系国家、明辨是非、勇于革命的斗争精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黔西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少数民族还创造了团结互助、明理知义、善于感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族生态文化”。“贵州精神”“红色文化”“民族生态文化”作为黔西南本土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世世代代滋养着黔西南人民的精神世界,是助推“精神扶贫”的重要资源和巨大宝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中极富内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4]因此探索黔西南本土优秀文化——“贵州精神”“红色文化”“民族生态文化”进入学校教育的有效路径,不仅符合提升地方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还是“教育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更是从根本上推动“精神扶贫”的思想助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符合“五个认同”的教育要求

如何提高“五个认同”是当前在各族群众中,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中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迫切任务。2014年至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针对边疆问题的重要会议上提出“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5]“五个认同”的提出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6]“五个认同”是立德树人在当前形势下的具体展开,尤其对多民族地区,其实质就是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发展。[7]

而“贵州精神”“红色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等黔西南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包括了自古以来至改革开放新时期黔西南人民的伟大斗争史,尤其包括了193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黔西南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经济发展、摆脱贫困、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其文化内涵实质是黔西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磨炼的“勤劳拼搏、不怕困难、明辨是非、勇于斗争、团结互助、明理知义、善于感恩”精神,黔西南优秀地方文化与“五个认同”有内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黔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强地方优秀文化的教育及推广,让人民重新深入认识黔西南历史与优秀文化内涵,对于增强本地区“五个认同”意义重大,亦能为“精神扶贫”创建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符合习近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是教育要回答的根本问题。”[8]在扶贫攻坚决胜期间,深入思考“培育什么人”这个问题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黔西南州的教育工作不仅要“立德树人”,还应为社会培育具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精神的人,不仅要借教育改变学生的命运,还要借助教育改变学生思想,切实落实“教育扶贫”,拔出贫困学生思想上的“穷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多次强调“教育扶贫”的巨大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至2015年,总书记提出“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9]。教育不但要做到传递知识,还应立德树人,将黔西南地方优秀文化中的杰出代表“贵州精神”“红色文化”渗透到大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中,把黔西南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亲近课程、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建设的实效性;亦符合为贵州资政育人,为社会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有责任有担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有利于贫困学生树立自强自立信念,助力贫困家庭拔出穷根。

(三)符合“三全”教育的育人理念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开展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构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校本化體系,打造优秀文化育人的教学环境。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立全员育人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材开发、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建设黔西南优秀文化育人模式,真正使黔西南优秀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开展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价值旨归,符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四)有利于社会风气改善

在历史文献中,黔西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远离政治中心、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多民族杂居且极度贫困的地区。历史上的黔西南各族人民不受中央重视,长期被土司等反动统治者盘剥,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在山多谷深、多烟瘴、耕地及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自然环境下,却孕育了“勤劳拼搏、不怕困难、明辨是非、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和“团结互助、明理知义、善于感恩”的生活智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非常关心贫困的黔西南人民,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的帮扶资助源源不断涌向黔西南,帮助黔西南人民迈出了贫困线,走向小康社会。然而在国家的长期帮扶中,有一小撮人逐渐养成了等靠拿要的恶习,认为政府帮扶理所应当,不思进取、不谋发展,对社会风气影响极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展教育,重新认知黔西南优秀文化,重温黔西南人民的奋斗史,旨在唤醒黔西南各族群众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打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能够直接推动“精神扶贫”。

(五)有助于地区文化自信的树立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软实力”。黔西南优秀的“贵州精神”“红色文化”“民族和谐共生”文化所展现的内涵及特质,是黔西南各族人民自古以来文化的结晶,即使身处当代,黔西南人民的行为与心理无不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立足“贵州精神”“左右江红色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等优秀文化资源,以“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的核心素养为立德树人的宗旨,在传承地区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开拓本区域优秀文化育人的国际视野,促使黔西南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教学和宣传地方优秀文化,能增强本民族地区人民的“五个认同”和提升“文化自信”,扩大社会影响,以地方优秀文化树立话语自信,为“精神扶贫”提供坚不可摧的精神保障。

三、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路径探索

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要求,也是“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客观要求。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从顶层设计、教学队伍建设和校本化实施路径建设三个层面入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立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实际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实现地方优秀文化育人,助推“精神扶贫”开展。

(一)基于地方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的顶层设计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校长及学校中层管理部门是实现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由“应然”走向“实然”的关键一环,是地方教育目标总体实现的倡议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领导要厘清“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核心素养”教育的关系;明确优秀文化教育对推进“五个认同”,确立“四个自信”,助力“精神扶贫”的作用,从办学理念、教学目标、育人模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制订相关文件,深度推进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践教育、文化活动及教学研究中,为地方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提供制度保障。

(二)打造地方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的教学队伍

优秀的地方文化教学队伍,是学校教育中落实“精神扶贫”的具体实践者,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在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熟悉、了解黔西南历史文化及优秀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探索“黔西南优秀文化进校园”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教学科研新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黔西南以“贵州精神”为表征的“勤劳拼搏、不怕困难”文化、以“红色文化”为表征的“明辨是非、勇于斗争”文化、以“和谐共生民族文化”为表征的“团结互助、明理知义、善于感恩”文化不仅是教师良好“师德师风”构筑成型的精神养料,更是激励教师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积极践行“德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途径创新、科研创新的精神动力。教师通过黔西南优秀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查阅资料、发现新知,增强教师的课程视野,完善教师知识储备,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撰写能力,既能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又能提升“德育”水平,还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和弘扬“师德师风”的客观要求,也为地区“精神扶贫”教育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三)形成地方优秀文化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的校本化实施体系

校本(school-based)化主要指以学校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模式。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校本化旨在结合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培养特色、办学优势来规划和实施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最终达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了解乡情”“精神扶贫”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建设优秀文化校本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发体系。黔西南各大中小学校要根据不同教学层次和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编撰校本化德育教材,改变“知识本位”和“课程本位”思想,用本乡本土的文化和贴近学生的案例丰富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将黔西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等相关课程,设置专题或者专门章节,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创新等方面加强研究,竭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精准扶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体现学校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使大、中、小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一两门课,用多元厚重的贵州精神、红色文化和民族生态文化丰富黔西南地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精神扶贫”提供教育教学保障。

其次要创新育人方法。开展黔西南优秀文化教育还需要创新育人方法,建立“立体式”思政工作队伍,构建全员育人模式。可以从社会环境育人、文化活动育人、社会实践育人等方面展开工作,通过对黔西南优秀文化的全方位宣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使黔西南优秀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乡情、省情、国情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升华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同时坚定对抗贫困的决心,在思想上拔出穷根。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精神扶贫”已成为左右精准扶贫战局的重大因素,开展地方优秀文化教育,突出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符合“五个认同”的教育要求,符合习近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方向,符合“三全”教育的育人理念,有利于社会风气改善,有助于地区文化自信的树立。通过顶层引领、制度保障,打造优秀文化教学队伍,优秀文化校本化课程建设、创新育人方法,能增强学生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升对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的价值认同,有助于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贫困学生甚至贫困群众在思想上拔出穷根,实现立德树人、精神脱贫。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 新华每日电讯,2018-09-27(1).

[2] 程肇基.精神扶贫:一个亟待关注的精准扶贫新领域[J].江西社会科学,2016(11).

[3] 成兆文.精神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J].社科纵横,2017(09).

[4]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5]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EB/OL].[2016-05-23日].http://jhsjk.people.cn/.

[6] 谢尚果.发挥好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作用[N].广西日报,2017-09-01(7).

[7] 邱靖. 左右江红色资源校本化教育实践探索[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04).

[8] 焦以璇,董鲁皖龙.中国教育的时代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評·提高质量篇[N].中国教育报,2017-07-17(1).

[9] 朱之文.扎实推进教育脱贫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EB/OL].[2016-09-0]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901/c40531-28682134.html.

(责任编辑:涂 艳)

猜你喜欢

黔西南精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诗书画苑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黔西南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黔西南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