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郭俊卿

2018-09-10孟昭庚

世纪风采 2018年8期

孟昭庚

1954 年春天, 我在读小学四年级, 担任全校少先队大队长。一天,大队辅导员李老师交给我一本关于特等女战斗英雄郭俊卿的小册子, 要我在队日活动时读给队員们听。自那时起,“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的英雄形象便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1960 年,著名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全国城乡公映,影片中的女主角高山的原型就是郭俊卿。

郭俊卿,女,1930 年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镇北店村。7 岁那年,家乡遭遇特大洪水灾害, 她跟随父母离乡背井,流浪乞讨至热河省林西、林东两地艰难度日,最后在林西的草帽山村落下脚,仍以放牛、乞讨为生。父亲被地主害死后,为了能使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有口饭吃,14 岁的郭俊卿不得不剪掉辫子,穿着男孩的破烂衣衫外出找工做,历尽了艰辛磨难。

1945 年8 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 苏联红军开进了林西城,郭俊卿看到苏军的队伍里竟有几个女兵,非常惊讶和羡慕:“女的也能当兵!我也要当兵给爹报仇。”当时林西城还没有开进八路军,在日本鬼子逃跑后,伪警察和汉奸们为扩充势力,建立反动武装,便采取欺骗手段,以八路军的名义招兵买马,在城里设了四个招兵站。

郭俊卿以为有活路了,因为她常听人讲,山海关以南有专门打日本鬼子的八路军,对穷人可好呢! 现在八路军来了,为了给父亲报仇,年仅15 岁的郭俊卿,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 改名“郭富”,冒充小子,到招兵站报了名。几天后,八路军的大部队开进林西城, 那些投机的汉奸、伪警察,吓得如鸟兽散。八路军接收了这批新兵,将郭俊卿编到县支队当通讯员,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1946 年, 县支队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部队,郭俊卿被调到团部骑兵通讯班当一名骑兵通讯员。当骑兵通讯员必须首先要练习骑马,同时还要练习投弹、射击、刺杀。她举着比自己还高的三八大盖枪练劈刺,大盖枪磨得她肩膀红肿;跨上高大的劣马练骑术,从马上摔下来跌得她头破血流,她都咬着牙没有哼一声。她明白,只有练好杀敌本领才能去打老蒋报血仇。由于她训练刻苦,被评为训练标兵。又通过几个月的战斗历练,终于使自己成了一名出色的骑兵通讯员。

一天深夜,郭俊卿突然被班长叫醒, 首长认为她很机灵,要她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必须在4 个小时以内,将一道命令送到30 公里外的巴林草原东部的白音木图驻军首长手里。天黑路险,路道又不熟,她骑着快马在大山沟里奔驰, 常常走岔了路。经过一夜的跋涉,第二天黎明时分,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在返回的路上,她心爱的那匹小马累死倒下,她背着马鞍,走了三四公里路才回到部队驻地。由于任务完成得好,部队给她记了小功一次。自那以后,她就经常独自一人,奉命骑马冲过敌人封锁线,传送紧急公文和命令。由于每次都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她经常受到首长的表扬和嘉奖。

连队党支部组织的诉苦运动, 把她的眼睛抹亮了一层,使她的阶级觉悟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天下穷人多得很,而喝穷人血的地主虽是少数,但他们有蒋介石这个强大的靠山。要给爹报仇,就要打倒地主阶级,打倒老蒋! ”正当她这样琢磨着的时候,从家乡传来喜讯,害死她爹爹的恶霸地主孟德臣被人民群众斗倒了,被政府镇压了! 她含着眼泪,大声地和战友们说:“是共产党、解放军给我报了仇,我坚决要求上前方打老蒋,给大伙穷兄弟报仇! ”1947 年6 月, 郭俊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在写给党支部的决心书中写道:“为人民服务到底, 不怕流血牺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争取团结立功。”到此时,郭俊卿女扮男装已快两年了, 她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沙场、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为了不暴露女儿身的秘密,她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上厕所、洗澡。

战火的熏陶,使郭俊卿成为一名钢铁战士。1948 年5 月,郭俊卿由团部骑兵通讯班调到步兵三连四班任班长。她深深认识到当班长是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也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她发扬了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跟战士们团结友爱,热心照顾病号。有的新战士不小心打破了老乡家的碗, 她也不责备,悄悄地拿出自己的津贴费赔给老乡。

郭俊卿当班长之后不几天,东北人民解放军夏季攻势开始了。她所在的冀热辽军区第十一纵队,在司令员贺晋年、政治委员陈仁麒指挥下奉命攻打热河名城隆化。5 月25 日,郭俊卿所带领的四班,奉命和六班一起组织一个突击队,承担攻占平泉县城左边两道山梁的重大任务,以配合纵队主力向隆化守敌发起总攻。当时全班装备差,除了12支步枪外, 就只有一些手榴弹,战士大都又是第一次上阵的新兵。跟他们交手的敌人有两个排,有火箭筒、重机枪、六○炮。

战前两天, 郭俊卿还在感冒发烧,但战斗一打响,她就把自己的病痛丢在一边,带领全班同志从山脚奋力往山上攻击。为了鼓舞同志们的战斗勇气,她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她一面指挥,一面鼓动全班:“同志们,注意利用地形! 今天, 打老蒋讨还血债的日子到了!大伙争取火线立功啊!”随着她的一声口令,全班十多颗手榴弹在敌人中间爆炸。当六班紧跟四班冲上来时,敌人的增援部队也上来了。敌人的火箭筒、重机枪等武器交织成火力网阻止他们前进。郭俊卿和战士们也组织火力予以还击。在硝烟弥漫中,她带领战士们向第一道山梁冲击。就在他们即将进入头道山梁的时候,敌人的炮兵发现了他们所在的方位, 向他们射出了炮弹,副班长牺牲了。郭俊卿悲痛欲绝, 伏下身子摘下副班长的枪,背在自己的肩上。就在这时,冲锋号角吹响了。郭俊卿愤怒地呼喊着,带头冲上去。70 多个敌人和20 多个解放军战士, 在山头展开了激烈战斗。在郭俊卿指挥下, 战士们个个英勇出击,手榴弹一颗接一颗地在的敌群中开花,敌人溃退了,四班占领了头道山梁的制高点。正当她带领战士们向第二道山梁进攻的时候,火线上传来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本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六连六班班长、共产党员董存瑞,为了拿下隆化中学,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桥形暗堡,为部队打开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郭俊卿受到极大鼓舞, 她呼喊着“向英雄董存瑞学习! ”“勇敢杀敌,为英雄董存瑞报仇!”带领战友们和敌人展开肉搏。山梁上敌我双方拉锯式冲了四次,最后敌人被迫退出了二道山梁,郭俊卿和战友们保住了阵地,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1949 年初夏, 第四野战军挥师渡江南下,此时郭俊卿在四十八军一个连队担任副政治指导员。在长驱直入的行军途中,她身先士卒,主动帮助战士们扛枪、背被包、抬擔架、挑油桶和行军锅,受到战士们的好评。部队到了湖北浠水河畔,她负责带着伤病员行军。她不顾自己经期腹痛发烧,涉入河中,把不能涉水的伤病员一个一个地背送到河对岸。

多年的艰难转战,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跋山涉水,致使郭俊卿身患严重的疾病,不得不于1950 年4 月住进了医院。女军医发现这个叫郭富的连级干部,喉部平坦, 体形有点像女性,便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队首长来看她,她知道再也遮盖不住真相了,终于哭着向首长吐露了自己为报父仇,女扮男装,参军杀敌的经过。因为身体受损严重,军中医院不得不为她切除了子宫。

病愈出院后,换上了女军人的裙服,郭俊卿显得非常英俊潇洒和英气勃发。

“郭富原来是个女的!”这个惊人的消息瞬间引爆四十八军,四十八军官兵皆钦佩郭富女扮男装,从军杀敌的不凡举动。有人为此赋诗一首:

父仇誓报扮男装,

杀敌英姿骋沙场。

涉水扶伤病染体,

木兰原本是姑娘。

时任四十八军军长的贺晋年不无感慨地说:“郭俊卿是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 ”从1945 年到1950 年,郭俊卿先后荣立特等功1 次,大功3次,小功4 次,成了第四野战军有名的战斗英雄。

1950 年9 月,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郭俊卿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应邀出席大会。同去的还有中南军区暨四野英模队队长赵兴元。当时第四野战军有十大英雄,名列榜首的是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第三五三团副团长赵兴元。第二名就是第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卫生部指导员郭俊卿。

9 月25 日下午,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在北京饭店门前迎接各路英模代表。毛泽东主席则在接见大厅和每一位英雄模范亲切握手。郭俊卿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伟大领袖毛泽东敬献花环,毛泽东跟她握手致谢。在怀仁堂举行大会时,郭俊卿是向大会作报告的11 位代表之一。当毛主席、朱总司令得知她就是郭俊卿的时候, 都紧紧地和她握手,向她表示祝贺,并热情地请她到主席台就座。

郭俊卿为报父仇, 女扮男装、战场杀敌的英勇事迹受到共和国领袖们的交口称赞。毛泽东如此评价郭俊卿:“巾帼不让须眉, 是一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中央军委为英模们举办的盛大宴会上,郭俊卿又代表英模端起酒杯,向毛泽东、朱德等领袖们一杯一杯地敬酒。

在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上,中央军委授予郭俊卿“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的光荣称号, 并授模范奖章一枚、勇敢奖章一枚、毛泽东奖章一枚。

10 月1 日, 郭俊卿和全体英模代表又应邀去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再次见到毛泽东等新中国开国领袖。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闭幕后,郭俊卿参加了以冯文彬为团长的中国青年访苏代表团。代表团成员除和她同来自四野的赵兴元之外,还有第三野战军战斗英雄、著名的洛阳营营长张明,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新中国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等一行38 人。

个子不高的赵兴元,比郭俊卿大5 岁, 是1939 年参加八路军的老兵, 曾多次立功受奖,在四野,被誉为“全面功臣”“永不褪色的光辉战旗”。自参加赴京英模代表队到军区集中、到首都北京开会、出国到莫斯科访问以来,朝夕相处这么多天,赵兴元常常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她、教育她,郭俊卿竟悄悄地爱上了赵兴元,只是出于女性的矜持和羞涩才一直不好意思启齿表白爱意。

此次访苏,俩人有了很多单独相处的机会。郭俊卿一有空就去找赵兴元。性情耿直、泼辣、豪爽的郭俊卿觉得再也不能失去表达的机会。于是,一天晚上,郭俊卿找到赵兴元,鼓起勇气,试探着说:“人家都在说咱们要结婚,你听到过吗? ”不料,赵兴元当时有自己的想法, 他对羞答答的郭俊卿说:“咱们两个太突出了,不合适。”

郭俊卿一听, 不禁一愣,显得很不自在。她随手拿起赵兴元放在茶几上的那块瑞士带日历的全自动手表把玩了一会儿,脸色由阴转晴, 柔声向赵兴元提出:“我们交换一下手表,彼此留个纪念吧! ”赵兴元当然明白郭俊卿的意图,担心交换了手表会惹出一场意想不到的情感纠葛,说不定还会给小郭造成很深的伤害,便委婉地说:“小郭,我回国后就参加抗美援朝,去朝鲜作战。我是指挥员,需要掌握时间,我习惯了这块表,你把表还给我。”郭俊卿犟脾气上来了,就是不给,而赵兴元又一个劲地坚持要。郭俊卿一气之下把表往地上一摔,哭着走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始终无法明白,自己倾心爱慕的人为什么会这样无情地拒绝她?

当时在四野的干部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找个好妻子,不是郭俊卿。要个好战友,就找郭俊卿。”自古英雄爱美人这句话不假,但不是所有的美人皆中英雄意。赵兴元有着自己的恋爱观和择偶标准。后来,赵兴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又建新功。

1988 年9 月1 日, 时任旅大警备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的赵兴元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三大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

单相思的爱情失败了,既然不能和意中人结婚,那做女人还有什么意思?郭俊卿想不通而钻进了牛角尖。她不想做女人了,她决定做男人!她曾经做过5 年的男人。她有男人的勇敢、男人的豪爽、男人的粗犷、男人的喜好。与其说重新学做一个温柔的女人,还不如继续她女扮男装的生活来得自然和容易。她决定仍以男性的身份和形象踏入社会,并改名“李民”。

访问苏联回国后,军区政治部保送她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学习。从速成小学开始,进而上速成中学,然后再进入大学课程。

其实,有一个人是深爱着郭俊卿的, 他是郭俊卿的老排长。

这位矿工出身的老八路是看着郭俊卿成长的。他们在一条战壕里并肩战斗,流血流汗,相互救助,共过生死患难,那是战火锤炼的革命深情。老排长主动向郭俊卿表白他的爱情,可被她拒绝了。

她有难言的苦衷:既然已无法成为一个好妻子,为什么要去拖累一位好同志呢?老排长掏出了肺腑之言:“小郭,不能生育不要紧。我们是战争的幸存者,多少好战友在战场上牺牲了,他们连五星红旗也没有看上一眼。我们应该热爱生活, 我是爱你的人,没有孩子我们可以去领养一个。”郭俊卿思前想后,果断地忍痛割爱,狠狠心,斩断了这温馨而烦人的情丝。他给她写了好多信,她一封都不回。

直到上世纪70 年代初期,年近半百、还是单身的老排长还在到处寻找郭俊卿,终于在山东找到了她。可郭俊卿仍旧躲着他,她不能连累他。这些当然是后话。

1955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之前,大批裁减女兵。郭俊卿从人民大学学习结束后回到部队, 便在1956'年转业到北京,后又被调到山东青岛市第一服装厂任厂长。虽然离开部队的战斗岗位,在地方上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她仍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到青岛后她又恢复郭俊卿的原名。

1959 年, 郭俊卿被调到山东历城县,先后担任民政局副局长、工业局副局长。

“文化大革命”中,山东省委组织部采取紧急的保护措施,将郭俊卿这个行政17 级的干部,再次改名为郭富调到山东曹县任民政局副局长。

调到曹县之后,有一阵子她也被停发工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和窘迫。她从牙缝里省出一点钱,三元、五元地接济需要接济的同志。后来,不但人家还她的钱她不要,就连按政策补发她被停发的那部分工资她也拒绝去领。她还常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送给需要温暖的老人。

1981 年4 月, 郭俊卿因病提前办理了离休手续。离休前,她给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要求将“郭富”改回“郭俊卿”,并恢复她本来的女性身份。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现代花木兰再次向世人公开了她的传奇人生。

离休后,郭俊卿在江苏常州定居。

1983 年9 月29 日,新华社南京电:“全国特等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郭俊卿,因脑溢血于9 月23 日逝世。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发来唁电,并送了花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身后的“大宗遗产”, 只有一只旧皮箱、一床旧被,一条旧毛毯是她最贵重的遗物。走时,身上只有80 元钱。她买不起电视机,只靠一只用了十几年的小收音机给她早晚报告国内外新闻。她的工资级别并不低,怎么没有积蓄的呢? 她领养的女儿说,妈妈生前常讲,工资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她每次领了工资后,都要寄些钱给家乡穷亲戚,支持他们的孩子上学读书,还有就是接济居委会里那些没有经济来源、无依无靠的老人,她也时常捐款给社会慈善事业和福利单位。郭俊卿真可谓一生洁白、清贫。她生前曾说:“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要留下正气!如果没有正气,就会把咱们打下的江山,创下的美好光景一脚踢光。”2009 年,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之际, 郭俊卿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