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品质:高阶阅读的“内核”

2018-09-08周华东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内核高阶思维

周华东

目前,儿童阅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一是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大多数学校的阅读氛围日渐浓厚,班级图书角、读书长廊、阅读空间等应运而生,校园随处可见学生读书的身影。二是家长培养“爱书孩童”。“让自己的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已逐渐成为家长的共识,“亲子共读”成了一种新潮,带孩子去逛书店成为一种时尚。三是领导强化“阅读考核”。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阅读竞赛、阅读考级、阅读“冲浪”等活动,许多地区已将阅读课排入课表,将课外阅读纳入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

然而,学生阅读的效果并不乐观,很多教师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学生读了那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现在的学生,已经天天读课外书了,为什么语文素养仍然得不到提高?”……这些问题如何破解?江苏省特级教师、建湖县育红小学校长徐新铭主持的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阅读课程建设》,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为这些困惑寻找到了破解之策。

在与徐新铭校长的交谈中,我对“高阶阅读”这一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是针对当前的“消遣阅读”“应试阅读”“碎片化阅读”“肤浅化阅读”等乱象提出的。“高阶阅读”指向人的思维培养,体现了学生的阅读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由“浅层阅读”向“深度阅读”的转变。

“高阶阅读是一种需要阅读者运用高阶思维的阅读活动。”“高阶思维是高阶阅读能力的核心。”解读徐校长的这些观点,我与徐校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高阶阅读的“内核”,决定了高阶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在阅读中引导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前者是横向思维,后者是纵向思維。阅读中的横向思维,指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由此及彼,即由一个内容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再联想到其他相似的内容,如此延伸下去。如《窗边的小豆豆》中写在礼堂里吃午饭,同学们带来的盒饭有“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大家都非常愉快。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午餐和小豆豆的同学的午餐一样吗?”学生联想到自己在学校餐厅吃的午餐,并与之进行比较,就会感到巴学园的午餐是有特色的,巴学园的孩子用餐是快乐的。由此再想到自己曾跟着爸爸、妈妈去山里吃野味,去海边吃海鲜的情景,感受到亲近大自然的美好……在联想中进行类比,就会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思路就会有所拓展。思维有了一定的广度,就能比较全面、客观地看问题。

阅读中的纵向思维是指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即能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看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需要让学生直面文本,咀嚼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抽象逻辑水平,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如阅读《冰心作品选》,学生从《雨后》中不仅读出了孩子们雨后在水地里踩水、摔跤的那份快乐,还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东西——作者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喜爱孩子;阅读《纸船》,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阅读《繁星》,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把书中的一篇篇文章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明白:冰心奶奶爱孩子,爱母亲,爱大海,爱世界上的一切,用冰心的话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从而走进了冰心的精神世界。

二、在阅读中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创新性

思维的逻辑性和创新性,前者是常规思维,强调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后者鼓励思维能够打破固有的模式,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学生在阅读时,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要合乎逻辑,要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阅读美国作家埃莉诺·埃斯特斯著的《一百条裙子》,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延伸。旺达整天穿着一件褪了色、晾得变了形的蓝裙子,虽然很干净,但一看就知道从来没有好好地烫过,但她偏偏说自己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漂亮的裙子,并且整整齐齐地摆在自己家里的衣柜里。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判断,认为旺达说的话一定是假的。作者也是这样写的:“旺达说的话,引起了同学的嘲笑,甚至有些同学拿这件事捉弄她。终于有一天,她因受不了同学的嘲笑而转学了。”

在阅读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改变惯性思维方式,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生还可以从阅读的书籍中获得创新思维的方法,如在《一百条裙子》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的构思打破了常规。已经转学的旺达,给大家留下了她亲手画的“一百条裙子”。旺达的同学这才明白,她是一个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她是多么爱他们。学生阅读这本书,就会领悟到:创新的思维方式可以开辟别样的洞天,深深地吸引读者。创新性思维的特点是突破已有的模式,更加注重思维的假设。不破不立,因此,创新性思维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破”,破要破得得法;其次是“立”,立要立得合理。

三、在阅读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前者更多地指思维的角度和方式,后者则指思维活动的速度。阅读中思维的灵活性,指读者阅读文本时,一是能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来思考问题;二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够从综合到分析,从分析到综合,思维的方法灵活多样;三是思考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又灵动的结论。如《时代广场的蟋蟀》主要讲述了蟋蟀、老鼠和猫之间友谊的故事。在读书交流会上,大多数学生谈论的是如何珍惜友谊、学会宽容、懂得互相关爱等。此时,我提醒学生关注最后两个章节——《奥尔甫斯》和《中央车站》,并思考“小蟋蟀柴斯特获得了真挚的友情,成为纽约最知名的演奏家,又帮助玛利欧一家摆脱了困境,为什么还选择离开呢?”学生讨论时,从原来固化的“责任和友情”的思维,开始转向更广的视角:“名人的生活虽然华美,但有的人不自由,不快乐。”“‘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柴斯特想家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叶落归根。”“人生有舍有得,不能两全其美。”……学生关注到了名与利、舍与得、乡愁、自由等。虽然学生的领悟尚显稚嫩,但多元的角度和灵活的思维,对良好阅读品质的培养意义深远。

阅读中思维的敏捷性,指读者思考问题有一定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作出合理的判断,找到正确的答案。在阅读时,思维敏捷的学生能迅速从语言文字中捕捉到信息,有所思考,有所体会,有所领悟;思维较为迟缓的学生需要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思考,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提高他们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是提高默读的速度;二是快速地归纳和复述;三是比赛提问题的速度;四是开展阅读知识抢答赛。

四、在阅读中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前者强调的是自主性,即自我思维的能力,后者强调的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自我调整和校正的意識。阅读中思维的独立性指学生能做到“读贵有疑”“疑而有思”“读思结合”,并有自己的主见,做到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更不迷信权威。我曾向学生推荐了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的《亲爱的汉修先生》,要求他们自主阅读,自我思考,把自己在写作上得到的收获和生活上得到的启示一项一项地记录在读书笔记上。在全班学生读完了这本书之后,开展了题为“牵手雷伊,拜师汉修”的读书交流会,很多学生竟能说出自己的“高见”。有的学生认为汉修先生是最高明的老师,他给雷伊出的十个问题,都是与雷伊的生活有关的,让雷伊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写作。也有的学生认为,雷伊有一个慈爱而又尊重他的妈妈,虽然生活很困难,但还是幸福的。这些观点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阅读中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学生在阅读中,对自己思考的角度、思考的方式、思考的结论能够经常性地进行分析、反思和求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如在学生阅读了黄蓓佳著的《我要做好孩子》之后,我让学生围绕“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展开讨论,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孩子”,理由是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喜欢、父母喜欢,而且将来可以考上名牌大学。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分析书中的主人公——金铃,她最终成了好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她具有善良、正直的品德。此时,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孩子”的学生发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在阅读中能立足客观实际,一分为二地对人和事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阶阅读”指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徐新铭校长“指向高阶阅读的儿童课程建设”这一研究成果,促进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辟了新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县阜师附小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内核高阶思维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评论)
初春
微软发布新Edge浏览器预览版下载换装Chrome内核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