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文化遗产开展历史神入教学的策略

2018-09-07陈杨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历史策略

陈杨霞

[摘 要]教师利用文化遗产开展历史神入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如在讲述《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教师可精心编写文字,合理呈现文字情境;恰当展示图片,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并分析其原因;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引导学生追寻历史的本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历史;神入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75002

文化遗产的概念非常宽泛,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文件,它包括各种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等,还包括一些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历史神入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历史情境,要求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由此升华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来谈谈利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历史神入教学的策略。

一、文字呈现策略

高中历史课时紧、任务重,而南通大生纱厂是任何历史教师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且大生纱厂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遗产。因此如何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简明扼要地介绍大生纱厂,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要面临的课题。笔者在参阅了多种资料后,形成了这样一段文字: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逼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开始筹办大生纱厂。本欲招商股白银60万两,但一年之中,奔波无数,只招得白银三四万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购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以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春,大生纱厂在江苏通州唐闸开车生产。唐闸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各项税务也较轻。大生纱厂所产之纱,质地优良,行销各地,利润优厚。民国初年,大生纱厂进入辉煌时期,张謇利用大生纱厂的利润,兴办了学校、港口、慈善机构、博物苑以及气象台等等,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但在1926年张謇去世的前夕,大生纱厂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因此张謇被称为“失败的英雄”。

此段文字不多,但是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大。张謇的身份以及大生纱厂的创办背景、过程、发展趋势等都有叙述。由此,教师就可以展开历史神入教学: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神入到光绪年间的张謇。然后提问:“张謇身为科举考试的状元,本来仕途一片光明,为什么会选择兴办实业这条道路?”教师可以从张謇的角度,以1895年这个时间节点,结合必修一的内容,了解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张謇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教师还可以设问:“假如你是张謇,这么多的利润你会拿来个人享受还是做一点有用的事情呢?”学生在讨论之后,更加佩服张謇的高尚品格。教师接着设计问题:“大生纱厂走下坡路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业又将如何为继?”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资料,而且不要求学生的答案统一,主要是让学生对张謇成为“失败的英雄”进行情感上的解读。最后教师呈现张謇的一段话:“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这样,学生对历史的神入必将进一步升华。

二、图片展示策略

教师在利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神入教学时,如果学生不能走入现场,利用好历史图片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一切可以移动的文物和不可移动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都是文化遗产。在简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时,可以向学生出示张謇托江宁画家单林作的《厂儆图》四幅。

在出示《厂儆图》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左图右史的方式。张謇一生最大的精神支撑便是他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这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为了这个梦想,张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四幅《厂儆图》便是他最初创业时种种艰苦的写照,其在大生纱厂建成之后绘制,平时挂于大生纱厂的公事厅内,时时警示着工作員工。首先向学生展示第一幅图,名为《鹤芝变相》,右边配以文字:“讽刺了集资过程中洋行买办潘鹤琴(华茂)、郭茂之(勋)的反复无常。”接下来向学生展示第二幅图,名为《桂杏空心》,右边配以文字:“讽刺了江宁布政使桂嵩庆、太常寺卿盛杏荪(宣怀)的言而无信。”之后再向学生呈现第三幅图,名为《水草藏毒》,右边配以文字:“讽刺了通州知州汪树堂和幕僚黄阶平的暗藏祸心、多方阻挠。”最后向学生呈现第四幅图,名为《幼小垂涎》,右边配以文字:“讽刺了上海商界巨子朱幼鸿(畴)、严小舫(信厚)的贪得无厌。”

教师介绍完四幅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大生纱厂在创办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刁难和捉弄?”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及右侧所配文字加以回答。这些内容比教材上干枯的结论要鲜活许多,涉及具体情境,要求学生走进张謇的内心,体会张謇为了创办大生纱厂几乎面临绝境时的心情。如此神入历史,在学生得到知识、情感上的升华之后,教师再设问:“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根据上述图片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进行具体的解答,从而深入认识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

三、实地考察策略

在利用文化遗产开展历史神入教学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文化遗产,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江苏省南通市,距离大生纱厂所在地唐闸镇并不遥远,因此,笔者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对唐闸以大生纱厂为主的大型工业遗产进行实地考察。笔者主要让学生考察了“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同时向学生介绍:“1895年,张謇先生在此处筹建大生纱厂,以大生纱厂为中心,后来又陆续兴办了榨油、磨面、码头、工房等一系列实业群体和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工业集群。唐闸是南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街区,保存着体系完整的近代企业遗存和工业城镇风貌。近年来,南通进一步强化了唐闸古镇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工作,积极修缮街区风貌,精心保护工业遗存,筹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利用大生纱厂的配套工厂——广生油厂兴建了“南通·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

由于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层累结构,往往叠加着后来者许许多多的印记。因此,在考察过程要注意拨开历史的迷雾,区分原始文物和后人添加物,找寻到考察目标所需的历史文化遗迹。在考察过程中,学生发现厂房甚至一些机器都是张謇时代建成的,体会到在当时的建筑条件下建设这样大规模的厂房,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引导学生对大生纱厂钟楼的建筑特色进行解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当年工人的生活场景。

学生在厂房里面看到大量的五角星,以及一些革命领袖的语录,误以为也是张謇时代的遗迹。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张謇是1926年去世的,这些遗迹是建国之后才有的。另外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外立面为马赛克或者是瓷砖的建筑,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辨别,根据风格特色判断,这些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建筑。

总之,教师在利用文化遗产开展历史神入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的历史情境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且各种展示策略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解读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利用这些文化遗产神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如此方能更加有效地开展中学历史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历史策略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