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维度探索建设“美丽中国”

2018-09-07田路路

求知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维度美丽

田路路

党的十八大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此“美丽中国”作为一项新的发展战略被提高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直接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写入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从提出到写入正式文件,再到以国家的大政方针落地实施,深刻体现了美丽中国战略之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一、“美丽中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美丽”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愿景。十八大指出要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建设美丽中国,从单一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到多领域的自相融合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寓于美丽中国之中,后者的外延大于前者。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因此,进一步强调建设“美丽中国”不仅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诉求,同时也是更好地解决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有力回音。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随随便便走马观花就能造就的,它需要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全国上下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才能让建设美丽中国的成果惠及天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因此,进一步厘清“美丽中国”的多重维度,多视角的对其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五大维度

我国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见证了人们对于“美丽”的新体验,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大多数人迫切想要的“美丽”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温饱之美”,而现如今除了物质上对于“美丽”的体验,更多的是指向精神层面的体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既然“美丽中国”它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从生态的角度去阐释和把握它,而要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大维度进行深层次的“美丽建设”,使这五个方面协调发展,最终通过各方面的建设来实现整体美丽,也就是说美丽中国是这五个维度之美的集中表现,只有同时拥有这五个维度之美的中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中国。

1.政治维度:实现政治清明之美

从政治维度来讲,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政治清明之美。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政治建设,儒家学派创立者孔子将“仁”作为其社会政治伦理学说核心,高举“爱人”的旗帜,向执政者提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因此,从政治维度来建设美丽中国,究其根本,就是要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和监督。要不断深化和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部机构权力、明确责任。制度上划分各职能部门的全责范围,划清权力的红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扫清一切以权谋私腐败现象的病菌。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开拓更便捷有效的渠道使人民行使好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用人民群众的眼睛和智慧消灭一切形式的越权、腐败和不作为行为。政治维度下的美丽中国还体现在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之中,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廉洁政治中的独特优势,支持人民政协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贯彻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合无党派人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有益的贡献。积极打造平等团结、互利互惠的民族关系,促进国家的各项举措得以落实,提高我国政治制度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是实现政治清明之美的要求和目的。

2.经济维度:实现经济腾飞之美

从经济维度来讲,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经济腾飞之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谓经济腾飞之美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使其发挥对整个社会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为其他各方面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必须注重经济建设,历史的进步无不是以生产力的变迁为起点引起上层建筑的更替。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抓紧机会大力发展经济,争夺经济资源,探索新的发展方式。为进一步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通过创新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受世界关注的“一带一路”项目,虽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有深厚的渊源,但从现实来看,它能够有效转移我国部分过剩的产业,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释放出更多的经济发展潜力。同时又能够和参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促使我国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走出去,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和巩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美丽中国理应“美”在經济腾飞。

3.文化维度:实现文化繁荣之美

从文化维度来讲,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文化繁荣之美。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七大部分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强调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推陈出新、吐故纳新,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我国坚定不移地的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有力地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文化水平差距,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差距得以进一步改善,教育资源呈更为合理科学的方式分布。社会的整体文化归属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公民素质全面提高,进而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美丽中国理应“美”在文化繁荣。

4.社会维度:实现社会和谐之美

从社会维度来讲,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之美。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第八部分中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就是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是世界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就目前来看,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仍存在战争和危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新的资源和市场悍然发动战争。庆幸的是中国不再是1840年那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而是逐步走向辉煌的新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要更加重视我国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等各社会领域的建设,统筹处理和应对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各种干扰因素,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稳定的、安全的社会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推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理应“美”在社会和谐。

5.生态维度:实现生态文明之美

从生态维度来讲,美丽中国就是要实现生态文明之美。北宋哲学家张载也认为:“人类和自然界中的万物应是同根同源的,它们虽然各属其种,各行其道,但相互之间,共存共荣,而不能彼此敌视,互相残害。”这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018年4月10日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将专题讨论生态文明建设,多个分论坛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议题,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敬畏自然、珍爱地球,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加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领域交流合作,共享经验、共迎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20世纪50年代,为了大力发展工业,我国出台了“大炼钢铁”的政策,虽然它在当时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特殊的国情发展需要,但是大量砍伐森林,严重导致了生态破坏。尤其是像气候条件特殊的西北地区,由于自然修复能力不足和人为开发过度的双重打击,某些地区出现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过去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再走老路。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设美丽中国最基础的是要有一个优良的宜居的生态环境,这是人民幸福所需、社会和谐所需、国家兴旺所需。美丽中国理应“美”在生态文明。

三、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对它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维度的把握,既要抓全局又要注重每一个维度的细节,处理好系统与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美丽中国是顺应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充满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力量的新事物,它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它顺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建设美丽中国契合了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毛泽东在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讲话结束时指出的:“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可见,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同时运用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来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可以看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从积贫积弱旧中国的现实中抽离出来日益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经济上所发生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可以看出,建设“美丽中国”正是实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断实现正向适应的迫切需要,通过经济上的富强来支撑建设一个物质精神都饱满的美丽中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可以说呈现的是社会各个领域齐开花的繁荣乐景。经济体量的迅速增大,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大飞机、墨子号、高铁等科技硕果的收获,追根溯源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对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和实践表达。“美丽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上层建筑,必然因为其合历史性、规律性而发挥更为科学的作用从而配合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

2.它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看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幸福感、获得感的满足程度日渐加深。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和清华大学H-LAB幸福科技实验室依据对社交媒体1.2亿人群大数据研究联合推出的2017年《幸福中國白皮书》显示:过去3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提升39.94%,全国年平均增长率11.85%。与此同时,2017年8月2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公布2016年全球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报告中,中国成功连续跻身前四,年接待量接近6000万人次,成为世界旅行爱好者追求幸福、乐尚生活的主要目的地。我国倡导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理智选择,无论从历史的维度还是政治的维度来看,它都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基本国情的实际要求。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现阶段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决胜时期,体制机制的革新、既得利益的固化、腐败奢靡的风气等都是摆在眼前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建设美丽中国紧密结合起来,使改革的各项举措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得以实施、得以生效,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建设美丽中国的成果。

3.它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将其毕生的心血用在笔尖上,用在无产阶級的生活中,目的就是消灭剥削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建设美丽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是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必将继承马克思建设美丽世界的遗志,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书写华章。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建党一百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回顾党走过的艰苦岁月可以看出这样一些变化:党员数量由50多发展到如今的8000多万;理论指导由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党带领人民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发展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虽然我们也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的内乱,但是整个国家仍然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这一路艰辛的历程,是党不断深化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全面从严治党,有力打击了党内腐败现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的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将建设美丽中国深深植入在党心、民心中,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不二法宝。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3]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三论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EB/OL].http://www.cac.gov.cn/2018-04/13/c_1122675547.htm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05-0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5/04/c_1122783997.htm.

[8]祝福恩.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2).

[9]胡小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及其启示[J].福州党校学报,2012(3).

[10]冯慧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11]杨湘洪.生态文明语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执政理念解读[J].领导科学,2011(26).

[12]孙洪坤,俞翰沁.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J].学习论坛,2015(6).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维度美丽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