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眼里有乾坤

2018-09-06王晓东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作文同学材料

王晓东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看历史,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看,需要眼睛;看见,更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范例作文

看 见

◎刘若曦

许久未回老屋,那儿已大不如前,再次驻足于那条小河前,我看见了很多很多……

回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午后,阳光如金色的泉水自树叶间隙倾泻而下。河岸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有梧桐,有香樟,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我记得,有一种树长着柔软的枝条,在河边生出一丛又一丛,当春风扬起时,便开出嫩黄的花朵。通往河边的是一条不长的石阶,儿时,我总爱在上面走来走去,听落叶、树枝发出的“咔嚓”声。

可是现在,我仍然站在这里,却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小树林了。

沿着河边往前走,我看见阳光无遮挡地倾泻下来,亮得让人有些睁不开眼。当年滚着松果、长着野草的青砖路不见了,成了平铺的水泥道,坚硬而冰冷。我向四周张望着,我的香樟,我的梧桐,我的玉兰树都去哪儿了?它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仿佛只是我的一场梦。风在吹,却没有树叶的轻摇,只有被风扬起的尘土,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走着走着,便走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一条平滑的斜坡向下漫延,通往河边。这里曾是那条小石阶的所在地。现在呢,水泥刚铺不久,有着怪异的深灰色,让人心生冰冷。这路上没有一片树叶、一根树枝,甚至连蚂蚁都不愿走了,只有细小的沙砾铺在上面,鞋底与地面摩擦着,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老人疲惫的叹息声。我不敢也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这还是我曾经的小路吗?它怎么变了?为什么我再也看不见当初的小河、小树、小石阶了?

是因为这两年的发展所改变的吧。

近年来,各地大搞城市建设,大刀阔斧地将过去的历史自然扫得一干二净。没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也没有人愿意捡拾起曾经的美好。所有人都在不停歇地向前跑,一边毁灭,一边创造。是否有人留心过这片绿荫,留心过它在这条河边度过的美好时光,留心过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回忆?恐怕没有吧。

我呆呆地望着小河,眼前的两幅画面不断地交替着,我仿佛看见了一地碧绿,可低头却看见了那片呆滞的深灰。

如果这些都不改变该有多好。我仍想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漫步在这条安宁的小河边……

(江苏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小编插话

只要同学们有一双智慧的双眼,用你深邃的思考和悲悯的情怀去看清世事的真相和人情的冷暖,就一定能在小小的作文里,写出一个大大的天地和高远的境界!

众说纷纭

老师:这是一道看似简单、内涵却很丰富的文题。很多同学往往随意地选择字面的内容去写,而不去思考所看到的内容的背后有没有蕴含着本质。其实,“看”是视觉,需要用眼睛去观察;而“见”则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倾注我们的思想情感。在语文课本上,也有不少“看见”的范例可供同学们借鉴:王安石登飞来峰,不仅看到了飞来峰的雄伟高大,更见到了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和胆略;季羡林从幽径藤萝被砍的悲剧里,见到了愚氓灭美的事实,更从深处感知无人去关心藤萝被消灭的社会和人性的悲剧。只要大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乾坤”。

不知道同学们读完作文后,有什么话想说呢?接下来,是自由讨论时间。

范桂银:读完刘若曦的作文,不禁让我想起学校北面的那座小土山。之前,每次路过那里,总会看见绿树葱葱、青草茵茵、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然而,社会在进步,这里也悄然发生着改变:冰冷的钢筋水泥代替了儿时青涩的记忆,林立的高楼大厦也让这个城市越发冷漠,真不知儿时栖居的那片田野是否还在啊。

王煜茹:说起“看见”,在美丽的校园中,我看见最多的便是那条紫藤长廊了。午饭后,我最喜欢与同伴沐浴着阳光在这里散步。夏天走在这里,总能感到阵阵清凉,紫藤盘绕着顶上的柱子,呈现出蓬勃的生机。精致的圓柱花纹,再加上两旁同学们精美的书画作品,更让紫藤长廊富有文化气息。每每看到它,总能让我感受到美丽和奋发的力量。

陈贞伊:如果我写“看见”,则会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挂钩。透过史书,我看到了炎黄联手大战蚩尤,夏商周如何诞生,春秋战国战事纷扰,秦皇汉武统一帝国……史实的背后,也有人性的美丑。丞相诸葛亮忠心不渝,死而后已;将军司马炎居心叵测、篡夺帝位;明太祖朱重八与开国元老玩转权谋诡计……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于我而言,这册陈旧的古书,无疑就是最好的“看见”!

李好:火红火红的衣服,铿锵有力的鼓声,那是一群老奶奶正热情洋溢地打着腰鼓呢!二胡笛子马头琴,一群穿紫色T恤的老人,正在排练新的曲目,那派头,很是专业!台上是老戏迷的舞台,台下是周围的街坊四邻,最可爱的爷爷奶奶来颁奖,最活跃的志愿者在行动,这是我们南沙社区举办的迎新会!要不是奶奶带我来,我真不敢想象这帮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居然这么丰富!一次小小的社区活动,我居然见到了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

老师:人生的脚步匆匆,踏过每一个春夏秋冬。不管是冬日里的漫天雪花,还是山顶上的日出日落;不管是昼读夜诵,还是人生百态。每一段时光,每一种生活……都可以成为“看见”的素材,关键是要有独到且有意义的感知和发现。

经验总结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写的作文,内容空洞;很多同学写作文,对着一张白纸,嘴里咬着笔头,却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很多老师都表示,看同学们的作文总是千篇一律,满满的参考作文的影子,缺乏真情实感。这正是因为同学们对生活缺乏一定的观察。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呢?有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借鉴:

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处处留心皆文章,不管是家里还是外面,不管是一棵小草还是参天大树,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美妙之处。

学会深度挖掘。我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必然会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再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可用的作文素材有很多,关键在于要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有些现象或变化可能很不起眼,但如果能抓住关键深究下去,就定能发掘出新颖的材料来。

所选的材料要有时代感。有些同学写作文,最喜欢罗列“光荣榜”“英烈榜”,举的都是人人所熟知的事例,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这样的材料虽然典型,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应有所摒弃。写同一题目的作文时,许多同学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同样的材料,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人云亦云、千人一面。所以在选材时,我们要尽量避开别人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想不到的材料。

猜你喜欢

作文同学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