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2018-09-05朱立达常江

中国记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媒介课程体系素养

□ 文/朱立达 常江

内容提要 在当前传播生态不断变化,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越来越成为舆论引导的一个前提。本文结合代表性案例,对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归纳现状,总结经验,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目前,我国相对成规模的初中等媒介素养的教育资源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由高校相关专业的学者和中小学共同推动,高校以研究团队为单位(含高校教师和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到学校对当地老师进行媒介素养教学的培训,或是直接进行面向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的讲授。对应的中小学校则设立媒介素养方面的校本课程,邀请高校相关领域学者对学生进行授课。合作的高校分配研究团队进行媒介素养课程大纲、课程进度的设计,再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进入合作的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讲座、培训或由研究小组成员亲自向学生授课。第二种则是国家、社会机构等成立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培训基地或训练营,定期进行媒介素养的课程培训。

一、高校研究团队与中小学合作开设的媒介素养课程

第一种课程形式,是由高校研究团队与中小学合作,开设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讲座活动,及教师培训课程。这种教学模式通常以学期为单位、班级授课、每周一课时的形式进行。这种合作形式在我国最早始于2007年4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起成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该小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课程、讲座、活动等形式,在我国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和推广。[1]其主要的落地项目,则是以研究者和大学生为团队展开的“小小看媒体”的主题课程。课程以“小心广告”和“负面新闻我不怕”为主题,采用创设情境、分组活动、互动游戏的形式进行授课,旨在使小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互动学习学会辨别媒介信息,利用媒体为自己服务。[2]

在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开课的教学实践中,时间跨度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是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教育研究中心与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合作进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验研究,其成果是由高校和小学共同开发的“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体系。该课程体系先后以五六年级的学生为施教对象,采用班级授课制,每周一课时,每课时40分钟。经过几个阶段的实验,该项目归纳出相对完善的教学理念,如将教学活动划分为身外世界与脑中图景、奇妙的声音之旅、影像魔术师、动漫梦工厂等主题。

例如,在广告主题课程中《我的广告谁做主?》单元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广告,引发他们思考自己与广告的关系。课程的培养方向与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我的广告谁做主?》课程拟培养的能力类型与课程目标

表2 :北京166中学媒介素养课程大纲

在授课形式上,主要以学生参与表演的方式,模拟广告的生产、运作、呈现形式。不过,知识的传授方式仍以教师讲授与课件演示为主。当然,课堂会通过布置各种道具(广告宣传的产品、宣传单、广告单、产品包装、纸、彩笔等),来模拟广告拍摄现场的场景(电视机框架模型、摄像机、电视屏幕、话筒、幕布等),使学生能够大致体验广告制作的全部流程环节。

在教学步骤上,该课程以“主题引入——主题展开——主题活动——主题深入——主题总结”为总体思路,每部分(除主题活动部分外)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课堂交流形式进行。

从2009年开始,浙江传媒学院研究所与夏衍中学在高二年级文科班合作,开展媒介素养课,课程设置广播电视新闻、编导、编剧、摄影摄像等16个专题,每周二下午开设两节,共上8周。[3]此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高级中学也在近两年创建媒介素养创新实验室的过程中,努力探索面向全校学生的“短课个,进行分析,形成一篇小议论文;(2)实践作品:就教师给定的选题,完成一篇新闻稿或一组摄影作品。媒介素养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负责完成,课程大纲如表2所 示。[5]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使学生可以对媒介化的社会环境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第二,使学生掌握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文化生产者的必备技能。课堂通过课内讲述与课下活动的方式,令学生养成广泛关注媒介现象的习惯,理性看待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效果,初步掌握媒介传播实践的基本原理,养成理性与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成为成熟公民的基本媒介素养。

该课程虽然有意识地以课程作业、期末考核的形式安排学生实践,但是课程设置整体上仍是教师主导、以知识讲授为主,通过案例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使用观,课堂教学过程并未涉及实践操作。程,长作业”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目前已有18位教师创建了18门4到6学时的短课时课程,供所有学生选修。[4]

比较近的案例,是2014-2015学年北京166中学开设的“博雅”系列课程,该课程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开设“中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总课时为16小时,以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为主,结合主题创作的形式,为中学生提供关于理解媒介内容、辨析媒介现象,以及使用媒介技术进行多媒体创作的基本观念与方法。课程中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两项实践作品:(1)议论文,从教师给定的热点媒介现象或媒介事件中选择一

二、社会组织间合作成立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培训机构

此类培训机构在国内的数量较少,比较有影响力的是2000年4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少年报社联合创办的少年新闻学院。该机构旨在培养中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和实践能力,设计了一套媒介素养课程教材。教材主要以每单元四部分构成——媒介知识、媒介阅读、媒介写作、媒介口语。教学大纲对每部分的解释如下:

媒介知识:包括电视、网络知识、网络能力,报刊、手机、广播、广告等媒介。

媒介阅读:阅读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的正文,另一类是阅读拓展及相关链接。

媒介写作:包括媒介写作的写话、新闻、修改、观察、想象、感受、记事、写人、写景、立意、选材、结构。

媒介口语:介绍自己、叙述讨论、主持、采访、导游、通话、演讲、慰问、辩论、交谈。

从教材的内容上看,这套课程仍然追求完整的体系性,带有“面面俱到”的色彩。此外,课程的宣教色彩较为浓厚,实务训练较为充分,其实更加接近高等教育中的新闻学专业教育,而与一般意义上强调对媒介现象的批判性理解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不甚匹配。

三、总结与讨论

通过对上述两种主流课程体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重视教化、引导和道德内省的文化观念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媒介技术和媒介文化日趋国际化的当下,不可否认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初、中等教育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甚至媒介素养教育本身,都还没有被纳入现存的主流教学体系。虽然有一部分课程包含了相关的媒介知识及应用方法介绍,但严格来说,大多数课程都没有触及媒介素养的核心概念。有一些体系即使有比较深入的课程,也缺乏系统、完善的教学指导框架。

具体而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注意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 避免媒介素养教育与传播实践脱节

虽然研究者们一再强调实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我国现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很容易出现“与真正意义上的媒介实践脱节”的情况。在具体的课程中,教育者会更倾向使用认知导向的方式进行宣讲式的教学,实践层面往往强调教会学生们基本实用性的技能和知识。现在我国主流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在话语层面对“实践”的强调很容易令人们形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误解:仅仅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电脑、互联网是首要任务,而对于学生在媒介化环境中的理解能力、分析批判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不过是辅助性的。

由于认知导向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育者都只能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缺乏对媒介文化真实情况的考量,遑论批判性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极易导致学生对媒介环境产生错误的把握,无法将自身从课堂中学到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运用在现实环境中,甚至导致认知混淆和混乱的局面。学生掌握了大量认知层面的浅层知识,面对实际环境下的一些争议复杂的媒介情境,却很难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分析、并加以解决。为解决这个问题,大卫·巴金汉提出的包括若干教学模块的媒介素养课程设计方案——文本分析(textualanalysis)、情境分析(contextualanalysis)、个案研究(casestudies)、改编与转移(translation)和情景模拟(simulation)——可以被更好地借鉴到我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之中。[6]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性有待提升

在特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国绝大部分中、小学及部分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普遍较为强调对基本媒介知识的介绍和媒介使用过程中的道德引导,带有思政教育的色彩。这导致媒介素养课程专业教师的短缺,以及现有课程体系的实验性、探索性特征。最终结果是,不同学校、不同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衔接或整合,几乎不存在可以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教育方式。

主流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有效地在前沿学术研究和课程体系搭建之间建立良性沟通的桥梁,使全国媒介素养教育机构大致遵循着一套行业内普遍认可的、科学的培养方案。通过上文的分析,很容易发现我国主流媒介素养培养模式的内在逻辑其实存在显著的断裂,大多数培养模式往往只强调学生获得某一两方面能力,而忽视了全面、系统的能力培养,更缺乏跨学科、跨年级的系统性整合,以及教育的内容与青少年社会化一般模式之间的整合。在可预见的将来,如何在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前沿理论体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体系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是使我国独有的教育理念真正惠及青少年在媒介化生态下的成长的关键所在。

【注释】

[1] 陆晔:《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2章。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媒介素质研究中心,http://www.xwxy.fudan.edu.cn/node2/fdxwxy/xsyj/node822/userobject1ai101485.html.

[3] 浙江传媒学院研究所.http://mjsy.zjicm.edu.cn/.

[4] 潘建荣:《短课程、长作业凸显特色课程的张力》 ,载《上海教育》,2014年第21期。

[5] 北京市第166中学。http://www.bj166z.cn/.

[6] David Buckingham,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John Wiley & Sons, 2013, p. 101.

猜你喜欢

媒介课程体系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