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态势下财税工作的发展

2018-09-05张依婷

发展 2018年8期
关键词:事权预算法财税

张依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财税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落实积极财税政策,不断深化财税体系改革,加快内部体制建设,财政工作取得了全面进步。

一、财税工作的现状

第一,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改革。为了进—步配合预算法修改,推动财政系统深入落实预算法,国务院颁布了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决定,加强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意见,同时对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进行了清理。

第二,税制改革有序推进。为了有效推动营改增试点范围不断加大,我们可以将铁路运输、电信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营改增,研究制定消费税改革方案,不断调整当前各种消费政策。为了有效配合全国人大推进房产税改革,积极推进环保税立法工作,财税体制改革围绕着当前事权和支出责任变通深入进行研究,系统梳理了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事权和支出责任的研究,对于食品药品监管等各个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进行了调整。

第三,经济稳步发展。当前,我国财政赤字和财政预算总量大体相当,区间处于可控范围。在这样背景下,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投资,保证重点项目始终有资金投入,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導作用,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到经济落后地区进行投入。与此同时,推进政府减税降费力度。这一方案可以有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最后,推动外贸协调发展。

二、做好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

第一,财政收入由以往中高速向中低速转变,要克服速度依赖,不能出现竭泽而渔的现象。在当前我国税收中,间接税比重过高,这就使得原材料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税收贡献率非常大,所得税贡献率相对较少。在现行税制体制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财政收入下滑的状态会更加剧烈。在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我国服务业比重增速需要超过第二产业,财政收入由以往的两位数增长变为一位数增长。近些年来,我国财政增长已经出现了明显放缓迹象,新常态下资源要素等结构性因素也存在着过剩周期性调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财政收入都会处于中低速增长发展趋势。我国一些资源大省甚至出现了停滞状态,因此需要对此保持头脑清醒,克服惯性思维,科学应对。通过做好科学规划来克服财政收入过高目标。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坚决防止出现财政空转现象,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与预算法要求违背,会误导宏观调控决策。

第二,需要创新调控思路和方法。在新常态下,我国三期叠加相互交织,影响较大,统筹需要达到稳增长和调方向等多重目标,需要正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结合。首先,我们应当坚持底线思维,需要对经济增长速度理性看待,保持定力,对于市场的预期需要进行稳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供给管理。我们需要不断克服过度依靠需求思想的惯性思维,必须做好供求两方面的统筹。对于当前依旧存在的行政性垄断和壁垒问题需要进一步破除,促进社会各个资源自由流通。

综上所述,新经济常态下的财税工作应当认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客观形势,做好科学规划,防止出现财税目标增速过快的局面。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创新思维调控,分别从坚持底线思维、加强供给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创新调控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财税工作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事权预算法财税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财税资金如何“投得准管得住、用得好、效益高”
财税补助与研发投入:倒U型关系的检验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推进央地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财权事权国务院发文推进 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改革
浅论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
落实新《预算法》应解决两大问题
人大修法紧扣改革脉搏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