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地区高校跨境电商人才职业意识培养探析

2018-09-05刘潇梁恒

发展 2018年8期
关键词:跨境毕业生电子商务

刘潇 梁恒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相关专业的学生不能尽早转变思想,未能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完成跨境电商相关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以至于毕业后仍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培训应试,可能因此错失步入跨境电商行业的最佳就業时机。本文通过探索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新模式的本地化方法,分析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试图探究西北地区高校跨境电商人才职业意识培养的新思路。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除了传统的以内贸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模式之外,新的基于网络的全球电子商务模式的出现,足不出户便可以与全世界无缝对接并完成交易。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现象,随着消费者源源不断地从境外购买产品,这种消费现象在业界悄悄地获得了巨大的动力。根据埃森哲的最新调查数据,到2020年,会有超过20亿的电子商务消费者或60%的全球目标消费者将使用线上交易方式消费,其消费金额将占总体零售消费的13.5%,相当于3.4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从2014年至2020年,全球B2C平台的交费总额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5%)。而且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东南亚以及像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仍有超过数千亿的潜在电子商务消费市场,在这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中,行业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渴望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影响就业意识因素分析

(一)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地处西北地区的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地域生活差异等方面影响,不理解或是没有深刻理解对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一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潦草而过,敷衍了事,职业规划的意识十分淡薄,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加之目前在校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呵护。面对着就业季的到来,更多的大学生倾向于观望。一些大学生甚至早早在大一大二期间,就将“水到渠成”“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等顺口溜奉为就业信条甚至就业格言,严重影响了大学期间的就业和职业意识,不能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创造先决条件。

(二)从众心理加剧

目前大学生呈现出在职业规划阶段缺乏自我思考力,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做好计划;在职业选择阶段缺乏能动性,不能良好地在求职行动中获得自我澄清;在学好专业并参与实习实践阶段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能有效结合爱好特长与学科竞赛、社会工作等活动形成良性互动。

(三)片面的就业价值观

作为高校毕业生,普遍期望的如“薪资补贴较高、福利待遇较丰厚、能有舒适的工作环境、稳定的工作岗位、离家较近方便上下班”等等。部分毕业生由于过于盲从这些自己设下的“条条框框”,如同走入就业的“死胡同”而久久不能脱身。毕业生在求职之路上,更多应该追逐挑战,努力寻求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毕业生的求职实际上是一个“发现之旅”,是发现自我价值并不断完善自我的往复过程。而太过于追求工作的“一步到位”,只会在求职行动过程中耗费精力而“事倍功半”。

(四)自己不能做主

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的过渡阶段,社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经济形势欠佳、公招性岗位招聘大量缩减等等。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节点的诸多选择时,由于对社会接触较浅薄,而家长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摸爬滚打”几十载,作为过来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独到的看法抑或是经验教训,作为“涉世未深”的应届毕业生们都免不了向家长们寻求意见。而大多数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相对稳定且离家较近的工作。毕业生在收到单位录用通知后,却又纷纷办理了解约手续,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而是因为家长的一句话。其中,有的家长还在追求过去所谓的“铁饭碗”,不愿子女到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有的家长过分疼爱孩子,不希望孩子离家太远,担心孩子远离父母会“吃苦受罪”;还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较大,因此对孩子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工资待遇达不到预期就不让孩子签约。根据某招聘机构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家长的反对下放弃已签约的工作占到8.8%。由此可见,“家长意见”仍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占一定主导作用,家长的意见左右毕业生就业,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培养模式探索

(一)职业意识早培养

对于当前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讲,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学习、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在校期间如果能够结合自身『青况,比如能力与爱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试图想象一下自己更倾向于哪一行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朝向也会随着不断的澄清而愈发明晰。学校也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特质,开展丰富的专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时间,通过动手实践让自己成长成才。

(二)注重因材施教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和优势,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和适合的教育,让教学模式与学生特质相辅相成,更加注重学生潜在素质的挖掘,并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与能力,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方向,合理适配在校期间与之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实践内容,避免学生“走弯路”“走岔路”。

(三)创新培训模式

在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吸收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把阿里生态产业引进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推进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成熟可行的教学和实训体系在大学生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让大学生利用在校期间掌握电商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并根据毕业生的意愿挑选合适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成为符合跨境电商企业眼中的中高端人才。

我国跨境电商正处在发展的加速时期,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投入对外贸易事业,对于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外贸稳定增长以及外贸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校园培训基地和校园孵化中心,学生借助阿里体系的模块化人才培育模式,阶段性自主完成岗前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试,可在校园内自主初创并孵化潜力创业项目,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益于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搭建实习就业、创新创业平台,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提供全新的有益尝试与探索。

三、结语

人才培养目的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所在。西北地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向一线城市看齐,同时发展区位优势,进一步结合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向国际接轨,致力于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西北地区高校对于电商人才特别是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更是当务之急,无论是讲授方法的多样,还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从指导中挖潜力,从实践中见真知,从创新模式出发丰富并完善符合西北地区高校人才培育特点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框架。

猜你喜欢

跨境毕业生电子商务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