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2018-09-04刘高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比较分析

刘高原

【摘 要】课程标准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编写教案的主要依据和参考,因此,对课程标准进行详细分析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作。教育部于2016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意见稿)》,本文通过与2003 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发现2016版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地理课程结构三方面相对于2003版具有显著的改变和进步,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135-03

2016頒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意见稿)》以来,引起了教育者、中学教师的广泛关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指引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迈向一个新台阶。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诸多变化,其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本文对2016年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沿用了十余年之久的2003版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地理课程结构三方面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并做出了一定评价。

一、地理课程理念的比较与理解

通过研读2003版与2016版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及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但具体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是变化发展的。

(一)价值取向的变化

2016版与2003版相比最大的变化就在于2016版课程理念的表述是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展开。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课程设计指向于核心素养,核心素养需要融入学科课程[1]。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专业化的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课本之后形成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03版“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中的素养是地理的一般素养,较核心素养它的涵盖范围更广,概括程度更低。而2016年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概括性更高、更为具体,突出地理学科与科学性。

(二)课程建设的变化

2003版指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设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的地理课程”。这关注到了不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其落脚点在于满足当代学生对地理方面的需要。

2016版在2003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不仅要建设多样性与选择性的课程,还要建构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不仅要有量的提高,还要有质的保证,尤其是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选择方面不仅考虑到学生需求,也要考虑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要满足学生现在生活的地理需求,也要满足学生未来地理生活的需要。

(三)学习方式的变化

2003版“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地理实践,考虑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以往学生记忆、教师讲解为主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落脚点在于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而这种方式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并没有做阐述说明。

2016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设适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不仅表明了要改变学习方式,并指明了改变学习方式的目的是要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学习、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通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脚点不仅可以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还能改变学习方式这一过程。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属于教学方式转变,所以2016版并未将其单独罗列。

(四)评价体系的变化

2003版“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强调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避免了单一的评价,使得评价更为全面,其着眼点在于评价方式的转变。2016版“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指出了评价标准、评价的方式以及评价的内容,相对于2003版来说评价体系理念阐述涵盖面更广、更具体、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的比较与理解

2003版课程目标先陈述总目标,而后将总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阐述,2016版地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是三维目标进行整合提炼,分别对应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其变化经历了一个由面到立体的变化[2]。

地理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离不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寓于二者中又高于二者。2016版对课程目标的表述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但也与三维目标具有重合部分,其中“人地协调观”表述内容更侧重“知识与技能”中渗透;“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侧重“过程与方法”中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共同涵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三、地理课程结构的比较与理解

2003版及2016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都将高中地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

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结构设计在整体上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统一。高中地理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互联系与融合。选修部分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层面,关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2016版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与2003版相比变化较大,必修模块包括两个部分:地理1、地理2。选修课程变为两个部分;但选修课程的内容并未减少,选修1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选修2包括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政治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九个模块。

通过对2003和2016版的课程标准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发现2016版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在价值取向、课程建设、学习方式、评价体系四方面较2003版都有显著的进步,具体体现在价值取向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学科特色;课程体系表现为多元化、科学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向核心素养靠拢;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具体。课程目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提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维学习目标。课程结构更加贴合学生学习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总体上来讲2016版的课程标准符合时代的需要,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求,达到了培养现代公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08).

[2] 李琳,李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演进及对课堂教学形态的影响——以中学地理课程为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3] 马建平,白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比较分析——以“2003版”和“2016版”为例[J]. 地理教育,2017(S1).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课程结构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方式探微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