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大整本书的阅读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09-04刘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语文核心素养阅读

刘蓉

【摘 要】阅读整本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文化场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落实各种阅读方法,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加大对整本书的阅读要求。

【关键词】阅读;文化基础;认知能力;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100-03

读整本书的要求并不是现在的新提法,语文课程本应包括多种教学组织形态,整本书阅读也是其中之一。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整本书阅读从未在母语教学中消失过,变化的只是受到重视的程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界倡导的“整本书阅读”并非新生事物,而是旧话重提。

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以单篇文章为主,阅读时间短、阅读目的单一,难以建构文章间的意义关联,散点式阅读的倾向比较明显。日常生活中的微信、微博等阅读形式直接导致阅读的碎片化。而《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句话中的关键点是“读整本的书”。

既然这样,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就要根据要求,落实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工作,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理解”“运用”“思维”“审美”等四个维度。

整本书阅读相对于单篇课文而言,它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供广阔的文化场景

碎片化的阅读打断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学生的认识也出现了不完整性,而整本书的阅读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能给学生提供广阔、完整的文化场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社会生活的背景,获得完整的认识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又提出了“文化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人文底蕴”,指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的关注,而基础、底蕴和情怀这些都需要积淀,积淀是需要长时间积累沉淀,所以我们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比如七年级要求阅读的整本书《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它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阅读这本书,学生要弄清作者的时间点,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来了解作者性格和志趣的形成原因及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通过对文章的具体深入地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作者对往事、对亲友、对师长的情感流露,理解当时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这本书的文化场景就比较广阔,读懂这本书,我们对上个世纪初的社会情况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再如《西游记》一书。《西游记》讲述盘古开天辟地,一颗仙石迸生出的美猴王拜倒菩提门下,取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法术,却因大闹天宫闯下大祸,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唐三藏到西方取经收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作其徒弟。四人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展开一段艰辛的取经之旅。

这本书的成书背景比较特殊,作者本人生活在明朝的中后期,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西游记》是一部宗教与神话、迷信与魔幻等要素混合的民间文学文本,是一个经历漫长历史时间的集体创作和最后的个体加工的文本形式。对于儒、道、释三种价值体系喜剧化的嘲笑和反讽,凸显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晚期,随着商品经济萌芽和渐次,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和精神信仰的溃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老师不加以引导,他们就只把它当作神魔小说来读而已,并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停留在浅表层次的阅读,它就没有体现四大名著的价值。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后,他们才会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有个整体的认识。

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整本书的阅读提供的信息很多,学生在建构认知时需要不断地认识、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解构、不断地建构,我们还要借助联想等思维方式,联系我们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从分析中得到新的认识和思考。

比如还说《西游记》,我们来看孙悟空,孙悟空自诞生以来,就是民众心中的英雄,是一位大闹天宫、为民申冤、抱打不平的英雄,我们是否可以质疑一下,其实他也是一位“贪官”。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孙悟空在天上做过两任官职:第一个是最小的弼马温;第二个是最大的齐天大圣。

在做弼马温这个最小的官职的过程中,就他认为他的官很大,但实际上他的官却非常小,他觉得自己大过了天,因此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为所欲为。在觉得自己大实际却很小的纠结情绪中可能滋生恶的行为,这就是弼马温。

第二个就是齐天大圣。这个官理论上是可以與玉皇大帝平起平坐的,实际上,在朝上孙悟空从来不坐,猴子屁股坐不稳,他一直都是站着的,再有他还不行君臣之礼。他作为蟠桃园的管理者,把蟠桃园管成这个样子,已经犯下大错了,可他并不认为有错。监守自盗,这是第一项罪名,知错不改就是第二项罪名。他找的理由就是没有接到玉皇大帝的邀请,并不是别人看不起他,而是他本人感到自卑,所以他偷吃仙桃,不知悔改,大闹蟠桃会,偷吃仙酒,偷吃仙丹,这时候他所犯的罪就大了,玉皇大帝只有征剿这个猴子了。征剿过程也是异常艰辛,最终是佛祖一巴掌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这一巴掌换了天宫五百年的清静,可见,清平世界,是需要用佛法来维系的。

一颗不安的心,一颗躁动的心,一颗狂妄的心,究竟应该怎么平复呢?这就是《西游记》提供给我们的一个哲学与人生的命题。如果不带着学生阅读思考,学生们理解不到这个层次,作品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其实,孙悟空由猴到妖再到神,最后成佛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实际上就是所有人的心灵都要经历的成长过程。

因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时需要线性思维,梳理人物或事件发展演变的过程;也需要发散思维,由一个人物或事物出发,找出与之相关的人物或事物;更需要辩证思维,探究内容间的对立与统一。

通过推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整本书阅读也就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整本书的阅读很重要,它在慢慢地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阅读的各种方法得到合理运用

阅读整本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要保持连贯的阅读状态,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常用的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的运用,在阅读初期,我们先对阅读内容进行分类,然后配以不同的阅读指导,再开始让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比如《西游记》,它的篇幅就很长,我就要求学生在前八章要进行精读,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我们要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也需要这部分的内容,中间的故事根据喜好有选择性地进行略读,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情节可以精读,有些类似的打妖魔鬼怪的情节就可以跳读。这样学生的阅读时间可以缩短,阅读的整体性会增强,信息的连贯性也得到了增强。

又如《水浒传》,它的篇幅也非常长,但它的结构有很有特色,它的很多情节又可以处理成独立的故事,我就指导学生进行归类阅读。武松的故事、林冲的故事、宋江的故事等,我们先进行归类阅读,阅读完后再进行整合,分析这些故事的相同点,然后以事系人 ,串联起这一百零八位好汉,展现整本书的特点,让学生们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图。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利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人物的具体形象。比如武松和鲁智深比较,武松和李逵比较等,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比较,关键要比较出大家都认同的结果。这样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较高,而且又愿意动脑筋进行阅读,当然所收获的东西就很多了。

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梳理脉络、撰写摘要,循序渐进地深入文本,理解主题,追问人性……阅读活动涉及的能力要素多,各个能力要素在阅读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是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所以,搞好了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

比如阅读《骆驼祥子》时,为完成这一阅读任务,学生根据人物祥子,筛选相关信息,建立“人物信息档案”,然后按照一定的类别整理,梳理出祥子的发展历程,提取出祥子的的典型事件,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细节等,然后透过事件认识人物,理解作品反应社会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

我们在交流阅读体会时,有学生从祥子的下半生入手,分析他的情感和婚姻;有的从虎妞入手,分析祥子悲剧的原因;有的把祥子的经历和《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作对比……听了他们不同角度的分析,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阅读《西游记》后,我们的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这部巨著给我们带来的人生智慧。如: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就是团队的合作过程,我们现在的社会提倡的就是团队的合作;车迟国的赌斗情节就是告诉我们,人不能争强好胜;车迟国的国王代表了昏庸的君主,他告诉我们君主并不是因为妖怪才昏庸,而是因为有了昏君才会有妖魔作祟……这些高于作品的认识,如果不是深入阅读,是不会有这样的见解的。

阅读《朝花夕拾》后,我们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然后交流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联系生活能力、各种审美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发展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就开阔了视野,能够与古代的先贤对话就会获得精神的愉悦。而这种愉悦又能使他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有更多的体悟,文化的因子就会进入学生的血脉之中。学生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就能形成独特的文化人格,便不会迷失在社会中。学生在获得语言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获得自己。可以说,学生发展语言的过程,就是获得新生命的过程。学生为了人生境界的提升,为了生命的完美而進行阅读。换言之,整本书阅读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更能够使学生具有完美的人生。

语文的核心素养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活动,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微信分享2016(06).

[2]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读文笔记,2017(03).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语文核心素养阅读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