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VoLTE的网络覆盖和容量提升技术研究

2018-09-04刘焕勇

移动通信 2018年6期

刘焕勇

【摘 要】分析了VoLTE技术和其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几种提升VoLTE覆盖和容量的技术,包括头压缩、半静态调度、TTI绑定等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创新性技术,包括调度周期动态调整技术、多天线接收技术和RLC分段等技术实现VoLTE的语音容量和覆盖范围提升。

【关键词】VoLTE;鲁棒性头压缩;半静态调度;TTI绑定;RLC分段

1 引言

VoLTE是4G的语音业务解决方案。VoLTE主要为用户提供AMR-WB(Adaptive Multi-Rate WideBand Speech Codec,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语音编码)23.85 kb/s和AMR-NB(Adaptive Multi-Rate NarrowBand Speech Codec,自适应多速率窄带语音编码)12.2 kb/s两种高清速率语音业务[1]。相比2G/3G 9.6 kb/s速率的语音业务,VoLTE的语音质量更高、更清晰。由于VoLTE采用了基于分组数据业务的传输方案,其呼叫时延等网络指标也明显优于2G/3G语音业务。通过外场测试,VoLTE的MOS(Mean Opinion Score,平均主观意见分)分值一般在3.8分以上,而2G/3G的MOS分值则一般在3.0左右,VoLTE的各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2G/3G网络。

VoLTE为用户提供了高清语音业务,但覆盖距离却低于同频段的2G/3G网络[2-3]。图1为800 MHz频段上,VoLTE业务和CDMA语音业务的覆盖距离对比。由于受终端发射功率的限制,VoLTE是上行覆盖受限系统,其上行覆盖范围小于下行覆盖范围。VoLTE覆盖范围小于2G/3G语音覆盖范围,同CDMA网络相比,覆盖距离相差10%左右,主要是VoLTE高清语音业务对eNodeB上行接收机灵敏度要求更高,导致VoLTE覆盖距离减小。同样在相同的覆盖范围内,也导致VoLTE的接入用户数也相应减少。基于上述两个VoLTE实际问题,提出几种提升VoLTE的网络覆盖和容量技术。

2 基于RoHC技术的VoLTE容量提升

VoLTE的IP语音包由报头和有效负荷组成,其中报头包括IP、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具体如图2所示,由IPv4、UDP和RTP组成的报头长度总计40个字节,而有效负荷只有20个字节,近67%的无线资源用于承载报头,显然浪费太多的无线资源。

针对VoLTE传输,通常在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采用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鲁棒性头压缩)技术进行报头压缩[4]。RoHC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框架,能将报头最高压缩到1个字节,通常情况下,也可压缩到4到5个字节,能带来90%的压缩效率。经过RoHC后,1个调度周期内的语音包长度可压缩到580 bits左右,分配的RB数目也大幅减少,系统能够增加更多的语音接入数。

图3为在打开和关闭RoHC两种场景下,单個用户每秒所占用的RB数对比示意图。RoHC开启后,近点用户可节省20%的RB,远点用户则可节省60%的RB。因此,RoHC技术可明显提升VoLTE网络容量。

3 基于SPS技术的VoLTE容量提升

LTE的系统资源主要包括RB和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5-6]。CCE承载的信息包括用户的RB起始位置、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编码调制策略)等级和其它控制信息[7-10]。表1为LTE不同带宽下RB和CCE占用情况:

LTE数据业务通常采用动态调度方法,即每个TTI调度周期都会为用户分配CCE。CCE分配数目则根据用户的SINR值确定。SINR值较高的近点用户会分配给1或2个CCE;SINR值较低的远点用户则会分配给4或8个CCE。

VoLTE属于小数据包业务,如果采用动态调度方法,即每次发送语音包时,都要为用户分配CCE,则CCE成为系统容量的瓶颈。以3 MHz带宽为例,1个TTI分配的CCE数目12个,考虑到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70%利用率,在一个TTI内只能调度一个远点用户(8个CCE),显然不能接受。

3.1 SPS技术

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静态调度)是基站通过初次传输的SPS-C-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的PDCCH指定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当前的调度信息。UE保存当前的调度信息,在以后每一个固定的周期(如20 ms),在相同的时域和频域资源发送和接收数据,基站不再为这个用户占用CCE,进而节省大量的CCE来增加更多的接入用户。

图4为SPS的RB分配方案示意图,eNodeB每隔一个20 ms调度周期,为同一个用户分配固定的RB起始位置(见绿色部分),不需要在每个调度周期都为UE分配CCE,从而可节省CCE。

表2为外场测试三个不同路段,分别打开和关闭SPS后,平均每秒调度CCE和MCS等级的对比。SPS打开后,三个路段的平均每秒调度的CCE均有明显下降,说明SPS能有效降低CCE。SPS打开后,三个路段平均分配的RB会增加,同时MCS等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SPS通过对用户只分配一次CCE的方法来节省CCE,进而增加VoLTE用户,提升网络容量,特别适合于室内这种信道变化较慢的应用场景。对于一些信道变化较大的应用场景,如高速公路场景,开启SPS后,系统性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比如RB增加、MCS等级下降等,进而影响VoLTE质量。为此,特提出了另外一种节省CCE资源技术来提升网络容量。

3.2 调度周期动态调整技术

VoLTE的调度周期通常为20 ms,即基站每隔20 ms为用户调度一次语音包,即1 s为用户提供50次调度。调度周期动态调整技术是根据用户的MCS/SINR门限值,对调度周期进行动态调整。具体设计方法如表3所示:

其中,对于MCS等级大于25的近点用户,系统自动把调度周期调整为80 ms,每秒12.5次调度;对于MCS等级大于15的中点用户,系统把调度周期自动调整为40 ms,每秒25次调度;对于MCS等级小于15的远点用户,系统调度周期为20 ms,每秒50次调度。这种动态调整的方法在保证用户的足够调度次数的同时,对近点、中点用户减少调度次数,从而减少CCE资源的占用,使更多的用户接入。总之,动态调度能够更好地适应信道快速变化的场景,同时也节省CCE占用。

4 基于TTIB技术的VoLTE覆盖提升

由于受UE发射功率的限制,LTE系统是一个上行覆盖受限系统。当UE位于小区边缘时,UE有时无法完成一个语音数据包的发送,容易丢包。TTIB(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传输时隙绑定)是将一个数据包在连续多个TTI资源上重复进行传输,接收端将多个TTI资源上的数据进行合并,提升传输质量。

如图5所示,用户可在连续4个上行子帧上传输同一传输块,每次传输采用不同版本号,用以做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合并,并且在第四次传输后有对应的ACK/NACK进行反馈。

由于TTIB使用4个连续TTI传输同一个数据包的4个不同版本,提高了传输和解调成功率,能带来4 dB至5 dB的上行覆盖增益。但由于TTIB是4个TTI绑定,如果发生HARQ重传,也需要把4个TTI数据一起重传,增加了系统RB占用。

图6为TTIB开启后外场测试结果,当RSRP大于-120 dBm时,TTIB没有生效;当RSRP小于-120 dBm时,eNodeB自动开启TTIB,当TTIB开启后,能带来4 dB的覆盖增益。对应于RSRP为-122 dBm,TTIB关闭后,MOS分值1.5分;TTIB打开后,MOS分值则高达3.5分,TTIB对远点用户性能提升明显,同时对这一测试路段的MCS和RB分别进行统计。如表4所列,统计后发现当TTIB开启后,上行RB明显增加,进而导致上行用户接入数减少。

TTIB技术增加上行的覆盖,但同时也增加了RB的额外开销,导致用户数减少。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小区容量来决定是否开启TTIB功能。当小区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利用率小于30%时,说明小区用户数不多,可开启TTIB功能以增加用户的上行覆盖功能。当PRB利用率较高时,如PRB利用率大于40%,说明小区负荷较高,不能开启TTIB功能。

当小区负荷较高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技术提升上行覆盖能力:

(1)多天线技术。多天线能有效增加系统的上行覆盖能力,如上行2天线更换为上行4天线,就能带来3 dB的增益,实际应用效果和TTIB相当,并且不增加频率资源的额外开销。

(2)RLC分段技术。指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数据包在RLC层被分成多个小包,当边缘用户在发射功率受限时,不能发送大的数据包时,通过RLC分片,发送小包,从而减少了每个子帧上数据量,提升了小区上行覆盖能力,通过测试发现,RLC分段的增益能达到3 dB左右,同时RB数没有明显增加,VoLTE容量方面优于TTIB。

综上所述,TTIB是VoLTE小区负荷不高时采用的主要技术,当VoLTE小区负荷较高时,不建议采用TTIB技术,而应采用多天线方案和RLC分段方案,为小区用户提升上行覆盖能力。

5 结束语

文章提出了几种增强VoLTE业务覆盖和容量的技术,包括RoHC头压缩技术、半静态调度技术和TTIB技术,同时也指出了上述技术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如调度周期动态调整技术、多天线接收技术和RLC分段技术,为LTE网络提供覆盖更好、容量更大的VoLTE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陈俊,刘磊. VoLTE无线关键技术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4): 36-42.

[2] 罗凤娅,陈杨,杨芙蓉. LTE 800M与异系统共址部署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40(2): 3-8.

[3] 陈晓冬,林衡华. 800 MHz频率LTE重耕中系统间同频组网干扰的研究[J]. 移动通信, 2016,40(4): 49-53.

[4] IETF RFC 3095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S]. 2001.

[5] 3GPP TS 36.300. E-UTRA and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S]. 2009.

[6] 谢大雄,朱晓光,江华. 移动宽带技术——LTE[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7] 3GPP TS 36.32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RT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2009.

[8] 3GPP TS 36.331.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2009.

[9] 3GPP TS 36.322.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RT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2009.

[10] 馬洪源,刘博士,孙逊,等. 面向VoLTE的关口局组网方案分析[J]. 移动通信, 2016,40(2):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