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代平水县相关问题考辨

2018-09-04仝建平

史志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绛州金史胡天

李 琼 仝建平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河东南路为金代重要区域,其路治长期设于平阳府,金末迁治晋安府,后于晋安府置平水县。平水为临汾盆地的河流,平阳因居于平水之阳而得名,平水又是平阳的别称,金元平阳刻本又称平水本。平水县、平阳、平水、平水本这些概念,各有所指又相互联系,很容易混淆。对于平水县,之前虽有学者在研究河东南路行政区划及平水刻本时有所涉及,但没有专门考证。因此,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欲对平水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将其与平阳、河流之平水、平阳别称之平水、平水刻本这些概念一个个剥离,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李昌宪《金代行政区划史》、刘振中《平阳版刻图说》二书中皆因混淆了平水和平水县而有错误之处,文中对此皆有交待。

一、平水县治所考辨

平水县,《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中《金·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图幅旁注文:“河东南路无考县名绛州平水”[1](P56)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目前,关于平水县的治所学界众说纷纭,大致存在四种观点。笔者通过查阅资料,逐一考辨这些观点,探究平水县究竟治于何地。

第一种: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如王颋先生《完颜金行政地理》中有:“平水县。兴定四年,析临汾县立平水县,隶晋安府。按:平水县,治今山西临汾市西北西头东南(《大清一统志》卷一三八:‘西平(平水县故)城,在临汾县西北四十里’)。”[2](P110)王颋.完颜金行政地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

《金史》将平水县置于绛州辖县中,载:“平水,兴定四年七月徙置汾河之西,从平阳公胡天作之请也。”[1](元)脱脱.金史·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5.(P637)可知平水县兴定四年(1220)将县治徙于汾河之西,隶属绛州。而兴定二年(1218)十二月,“升绛州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降平阳为散府。”[2](元)脱脱.金史·宣宗纪中.中华书局,1975.(P341)所以平水县隶属晋安府无疑,这一点王颋先生的观点与《金史》所述一致。王颋先生认为平水县为临汾县析置,治今山西临汾市西北西头东南。临汾县西部确实位于汾河之西,而且有平水发源于此,但临汾县是平阳府的辖县,而且临汾县与晋安府之间还隔着平阳府的襄陵县,并未直接与晋安府接壤,如何越过襄陵县隶属晋安府?虽兴定二年(1218)始,晋安府为河东南路路治,河东南路皆属其所辖,但临汾县境更确切的说应属平阳府所辖。再者,笔者查阅《大清一统志》载:“西平城,在临汾县西北四十里。”[3](清)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P524)并无“平水县故”四字,不知《完颜金行政地理》中这四字出现于此处依据为何?故王颋先生《完颜金行政地理》中所述平水县治今山西临汾市西北西头东南,似有矛盾、牵强之处,还有待考证。

第二种:在今山西新绛县。如毛春翔先生《古书版本常谈》中:“就地方说,金刻的中心地区只有平水县一处。平水在今山西境内,据说其地当在今新绛县境,地颇偏僻,兵事难以波及,故有坊刻行世。”[4]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中华书局,1962.(P40)

据《金史》,平水县为兴定四年(1220)七月徙置,兴定年间正值蒙古向河东地区大肆进攻之时,金蒙在平阳、晋安一带互相争夺,战争频繁,并非毛春翔先生所说的“兵事难以波及”。平水县在金代属绛州辖县,金绛州境内位于汾河之西的有太平县(治今山西襄汾县汾城镇)、正平县(治今山西新绛县)、稷山县(治今山西稷山县)。稷山县境内汾河为东西走向,若在其境设县,只能是位于汾河之北或汾河之南,故平水县不在稷山县境内。正平县在金代是绛州的治所,其境内的汾河段大致呈东西走向,将县境南北一分为二,东段的汾河大致沿正平县界呈东北——西南走向。不管哪种走向,均与平水县位于“汾河之西”的史实不符,由此推断平水县治所也不在金代正平县境,即不在今山西新绛县境。

第三种:在今山西襄汾县古城镇。如齐峰、李晋林《山西平水刻书业与中国古代出版》中:“唐贞观十年曾徙县于敬德堡(今襄汾县古城镇),疑金末平水县即此地。恰在太平县北、汾河之西。不敢臆断,暂附阙疑。”[5]齐峰,李晋林.山西平水刻书业与中国古代出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P40)

首先,经过查阅雍正《山西通志》载:“《魏志》:真君七年置泰平县。唐贞观七年徙县于敬德堡,今名故城镇。《旧志》:太平古城有二,一在县北二十五里,今为古城镇,其北即太平关也;一在县东三十里,即移于关东者,后改为北固县。”[6](雍正)山西通志.中华书局,2005.(P1335)可知唐代曾经徙县于敬德堡是在贞观七年(633),并不是贞观十年(636),而且唐代徙县一事与金末徙置平水县相隔587年,无法相提并论,仅因二者都曾徙县且位置相近便认为是同一个地方,略显牵强。又《钦定续文献通考》载:“臣等谨按马考,及唐、宋志无平水县,而汉、晋、隋河东郡皆无此县名,查金志此县注云:‘兴定四年徙置汾河之西’,则本有是县,而非特置,大抵出自五代,或既废金复,史皆未之详也。”[7](清)嵇璜,曹仁虎等.钦定续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P376)可知金之前各代皆无平水县,故应为金代所置。虽然史料对于金兴定四年(1220)徙置之前的史实也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与587年前唐代徙县一事无关。而且《山西平水刻书业与中国古代出版》中说“不敢臆断,暂附阙疑”,说明这种猜想也是不确定的。

第四种:余蔚《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后置)平水县,兴定四年七月置。治今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一带。”[1]余蔚.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P783)

金末,蒙古军南下向河东南路发动猛烈进攻,兴定二年(1218)十月“癸丑,下平阳”[2](元)脱脱.金史·宣宗纪中.中华书局,1975.(P340)。平阳府被攻占后,十二月金朝升绛州为晋安府并作为河东南路路治。晋安府处于金蒙交战一线,守御河南之藩篱,其地位之重可想而知。兴定四年(1220),“天作请以晋安府之翼城县为翼州,以垣曲、绛县隶焉。置平水县于汾河之西,朝廷皆从之。”[3](元)脱脱.金史·胡天作传.中华书局,1975.(P2587)胡天作在晋安府东部设翼州之举,既加强了对晋安府东部及南部的管理,又从侧翼加强对蒙古的防御,缓解晋安府的压力。平水县恐怕也是因军事原因而置,可使晋安府前线地带多一层屏障,缓解蒙古对府治的直接攻击。

在晋安府管辖范围内且位于汾河之西的,除了前文排除的稷山县和正平县,还剩太平县。汾河在太平县境内为南北走向,其境大部分都位于汾河之西,若在此置县,位置与史相符。徙平水县于汾河之西,说明其县治距离汾河不远,如果远的话,就会以其他比如山川、地名等参照物来确定其位置,以汾河作为参照物,可知平水县治距离汾河较近。而且绛州段是汾河的下游地区,水流量大,利于取水灌溉,交通运输便利。因此,若与上述条件相符合,则平水县应治今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中北部地区。这里距离汾河较近,且位于汾河之西,距离太平、正平也有一定的距离。最主要的一点是,平水县位于晋安府治所正平县北部,可与太平县一道作为晋安府汾河之西的北部防御屏障,在蒙古军南下进攻晋安府时消耗蒙古部分兵力。而且平水县东有汾河作为天然屏障,在防御方面有一定优势。故余蔚认为平水县治今襄汾县南贾镇一带是可取的。但是,汾河从南贾镇东南的下鲁村开始直至永固乡南部都是呈东北——西南走向,若在南贾镇南部及永固乡设县,与汾河之西的史实不符,因此平水县治可能位于南贾镇中北部地区。

平水县虽然县治位于汾河之西,但其辖境也有可能涉汾河以东,史料无相关记载,故无法得知其所辖四至八到的范围。

二、平水县存在时间考辨

关于平水县的设置时间,李昌宪《金代行政区划史》中认为平水县为大定、明昌年间所置,“平水县(1192前—1220?)按:检《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二,有《重修纪圣亭碑》。该碑金明昌三年(1192)壬子岁夏季月望日由承务郎、前太常博士兼校书郎、云骑尉、赐绯鱼袋致仕平水毛麾谨记。则平水应置于此前。”[4]李昌宪.金代行政区划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P343)可知李昌宪认为碑文中“平水”指的是平水县,故平水县设置应该在明昌三年(1192)之前。但笔者认为此处的“平水”指的不是平水县,而是平阳之别名。“致仕”即辞官退休之意,可知平水毛麾退休前曾做过承务郎等官职。《金文最》卷三十八中载,毛麾于大定二十七年(1187)作《磻溪集序》:“时大定丁未长至日。文林郎、前太常博士兼校书郎、云骑尉致仕平阳毛麾序。”[5](清)张金吾.金文最.中华书局,1990.(P563)此处记载的“平阳”便与《重修纪圣亭碑》“平水”有所出入。但是,无论是“平水”还是“平阳”,都是指毛麾的籍贯。

平阳是今临汾的古称,最初源于春秋晋国的平阳县。曹魏时析河东置平阳郡,唐天宝时为平阳郡,宋为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明、清仍为平阳府。经过这么多朝代的历史积淀,久而久之,临汾地区的人们都习惯以平阳来称其郡望。宋熙宁九年(1073)的《晋州姑射洞新修功德记》中有:“晋,帝尧旧都,平河之阳,郡曰平阳。”[1]王天然.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尧都区卷.三晋出版社,2011.(P23)水之北为阳,故平阳因居于平水之北而得名。“临汾地势高亢,旱田居十分之九……所恃以灌溉者惟平水、通利、利泽、南北永利五渠”[2](民国)临汾县志.成文出版社,1976.(P112)“维平水于诸水实长雄……水所溉,东濒汾,西并姑射,甚广。”[3]王天然.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尧都区卷.三晋出版社,2011.(P45)平水在临汾农业方面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人们也称临汾为平水。毛麾,“字牧达,平阳人”[4]姚奠中.元好问全集.三晋出版社,2013.(P754),自号称“平水老人”,所以“平水”和“平阳”皆指毛麾籍贯,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况且毛麾作《磻溪集序》时为大定二十七年(1187),比明昌三年(1192)的《重修纪圣亭碑》早五年,应该以《磻溪集序》为准。李昌宪先生对碑文理解有误,故其认为平水县置于1192年前是不准确的。

对于平水县置县时间,《金史·胡天作传》载,兴定四年(1220),“天作请以晋安府之翼城县为翼州,以垣曲、绛县隶焉。置平水县于汾河之西,朝廷皆从之。”[5](元)脱脱.金史·胡天作传.中华书局,1975.(P2587)《金史·地理志》载:“平水,兴定四年七月徙置汾河之西,从平阳公胡天作之请也。”[6](元)脱脱.金史·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5.(P637)《胡天作传》和《地理志》皆有平水县在兴定四年(1220)的记载,但一为“置”,一为“徙置”,既然“徙置”比“置”用词更确切,那么便以“徙置”为准。平水县在1220年徙置汾河之西,说明最晚在1220年已有平水县。

对于平水县废于何时,史料中也无明确记载。蒙古军兴定二年(1218)十月攻下平阳,十二月晋安府升为路治。兴定三年(1219)“靳和以所部归蒙古,遂分浍水为界,南属金,北属蒙古。”[7](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凤凰出版社,2005.(P33)又“兴定三年十一月,城破,贞与府官十余人皆死之。”[8](元)脱脱.金史·粘割贞传.中华书局,1975.(P2675)晋安府城破,形势危急,所以兴定四年(1220)才会升翼城为翼州,从侧翼拱卫晋安府,防御蒙古南下的进攻。之前平水县治所可能位于汾河之东,为防御蒙古才于1220年徙置汾河之西,与西侧的太平县在晋安府北部形成一道防御屏障,缓冲蒙古对府治的直接攻击。《金史》中金代绛州管八县,而《元史》中绛州管正平、太平、曲沃、翼城等七县,说明元代并无平水县,可能1234年金朝灭亡以后平水县就被取消建制。金末为了防御蒙古而置平水县于汾河之西,金亡后,平水县防御作用已失,于是元代又恢复金末置平水县之前七县的建制。姑且推断平水县存在时间可能为1220年前至1234年前后,更精确的时间还有待进一步寻找资料证明。

三、平水县与平水的关系

平水一词包含两种说法,一是指平水,为河流名称;二是指平阳,即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要想理清平水县与平水的关系,首先要对平水作一番探究。

平水,民国《临汾县志》载:“盖闻水经云:‘平水出平阳西壶口山,即书所谓壶口也。自壶口而西南二百余里曰平山,水潜出其下,曰平水。’”[9](民国)临汾县志.成文出版社,,1976.(P779)可知平水因发源于平阳西南的平山而得名,然后“东径平阳城南,东入汾”[1](北魏)郦道元撰.谭属春,陈爱平点校.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P93)。《金史·地理志》载:“临汾,天会六年定临汾为次赤,余并次畿,置丞、簿、尉各一。有姑射山、平水、壶口山、汾水”[2](元)脱脱.金史·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5.(P634),可知平水为平阳府临汾县的水系。按《山西省历史地图集》[3]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P115)中的《水经注》载山西水系图幅中,平水的流经区域也是在平阳府临汾县境内,但是因为图中所绘河流较多,一些较小的河流就没有入图,因此只显示平水干流的流经区域。但是平水支流众多,便会流经其他县境。《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尧都区卷》载,平水发源于平山,向东流经平水神祠后,“而平水分流,俗所谓十二官河,以溉临汾、襄陵之田者也。”[4]王天然.三晋石刻大全·临汾市尧都区卷.三晋出版社,2011.(P81)从中便知平水分流后有众多支流,俗称十二官河,除了灌溉临汾之地,又“自临汾入邻邑,余润之迨于襄陵者犹三之一”[5](成化)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8.(P882),流经临汾县南部的襄陵县。

据《金史》记载,胡天作于兴定四年(1220)“封平阳公,以平阳、晋安府、隰、吉隶焉。”[6](元)脱脱.金史·胡天作传.中华书局,1975.(P2587)可知平阳府、晋安府都为胡天作所辖,故平水县也在胡天作管辖范围内。从名字来看平水县名中“平水”二字肯定与平水有关,目前没有资料证明平水是否流经绛州,可能平水的支流由临汾入襄陵后又继续向南流,进入太平县后东流汇入汾河,胡天作在其流经之地设置平水县,但这仅是猜测。就算平水不流经平水县,平水既为平阳府重要水系,又是平阳的别称,凭平水之名气,胡天作借鉴平水之名给平水县命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说平水县之名来源于平水。

四、平水县与平水本的关系

平水本在中国版本学上享有盛名,一般指金元时期平阳一带的刻本。平阳别称平水,故又称平水本,但平水本与金末平水县无关。金代平阳府长期为河东南路总管府,作为金代北方的刻书中心,带动了整个河东南路刻书业的繁荣。因此,在今山西临汾、运城地区发现的刻本都可以算作平水本。学界有金代所置平水县是平水本的刊刻地的说法,如毛春翔认为:“就地方说,金刻的中心地区止有平水县一处。平水在今山西境内,据说其地当在今新绛县境,地颇偏僻,兵事难以波及,故有坊刻行世。”[7]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中华书局,1962.(P40)这一观点将平水刻本局限于平水县,显然是没有全面了解金末时局、平水本的刊刻状况以及平水县的立废时间而得出的,故结论有失偏颇。

现存于山西绛县卫庄镇张上村太阴寺中的元大德元年(1297)《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中记载寔公菩萨在天宁寺做住持时,“纠集门徒三千余众,同心戮力,于河、解、隰、吉、平水、绛阳,盛行化缘,起数作院,雕造大藏经板,声震天下。”[8]柴广胜.三晋石刻大全·运城市绛县卷.三晋出版社,2014.(P30)但藏经还未雕完寔公菩萨就圆寂了,之后其门徒于大定十八年(1178)“补雕藏经板数圆备”[8](P31),完成了雕刻藏经的全部工作。刘振中《平阳版刻图说》认为碑文中的“平水”指平水县,平水县与州府并列,“恰恰凸显了平水在化缘、作院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证实了刊本冠名‘平水’之时,仍然保留着平水县建制。”[9]刘振中.平阳版刻图说.临汾市三晋文化研究会,2013.(P4)笔者认为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中的“平水”指的不应是平水县,而是平阳府的别称平水。平水、平阳皆为临汾的别称,不应将二者分开理解。《金史·地理志》载:“平阳府,上。……有书籍。”[1](元)脱脱.金史·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5.(P634)《金文最》所载正大六年(1229)许古的《平水新刊韵略序》中:“近平水书籍王文郁。携新韵见颐菴老人曰。”[2](清)张金吾.金文最.中华书局,1990.(P596)《平水新刊韵略序》中的“平水书籍”便是《金史》中的“书籍”,“平水”便指平阳,可知金曾于平阳府设立“平水书籍”来管理当地书籍出版事务。平阳以其刻书的繁盛带动了河东南路刻书业的发展,刻书范围岂能囿于小小平水县之内。而且能与河中府、解州、隰州等府、州级别并列的,也应属于府、州级别,因此碑文中的平水指的不是平水县而是平阳府。

刘振中《平阳版刻图说》还提到:“冠以‘平水’的刻本,最早的是‘平水中和轩王宅’的《道德宝章》,刊于平水置县八年后的金正大五年(1228);最晚的是‘平水中和轩王宅’的《滏水文集》,刊于平水废县三十五年前的元统二年(1334)”,他认为这些结论“只能是与平水置县有关”。但这么认为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把“平水中和轩王宅”中的“平水”当做了平水县。首先,平水县可能于1234年前后就被取消建制,不可能在100年后的1334年刊刻《滏水文集》,能在1334年刻书的只能是平阳。其次,如果元统二年(1334)为平水废县35年前,那么平水县就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才被废的,若如此,那么元代平水县应该一直存在,但元代史料中并无平水县所属记录。因此刘振中先生认为平水县废于明朝是错误的,“平水中和轩王宅”的刻书并不是刻于平水县,而是刻于平阳。

目前关于金元时期平阳刻书的成果不多,刘振中的《平阳版刻图说》便算其一。书中著录金代平水本国内现存实物十三种及“四美图”(又名“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关公像”(又名“义勇武安王”)刻图两幅,现根据此书内容将这些现存金刻本的情况进行整理,如下表。

《平阳版刻图说》著录金代平水本国内现存实物情况表

据上表,现存的十三种金刻平水本及“四美图”“关公像”刻图中,只有五个刻本可以确定具体的刊刻地,除平水书轩陈氏之外,还有解州天宁寺、平阳张谦、平阳姬家、平阳府徐家,这也又一次证明平水本与平水县无关,否则解州、平阳的刻本将无法解释。书中的其他刻本虽然不知道具体地点,但是专家根据版式、刀法等特点,均认为属平水即平阳所刻。这些刻本大都刻于世宗、章宗时期,可见这一时期典章礼乐之完备,文化艺术之明昌。而平水县设于金末,存在时间又短,还处于金蒙势力胶着的前沿地带,兵事繁多,若将平水本刊刻地认为是平水县,会极大程度地缩短平水本存在的时间,与史不符。因此,平水本不是刻于平水县,而是平阳。对于平水县是否有过刻书,还有待以后出现的资料进一步证明。

综上,笔者经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认为金代平水县治今山西襄汾县南贾镇中北部地区,存在时间可能为1220年前至1234年前后,其设置是借平水之名,但平水本因刻于平阳,平阳又别称平水,故后世称平水本,而不是因为刻于平水县。

猜你喜欢

绛州金史胡天
胡天妮:种小麦应用智能喷灌设施节水50%
英文摘要
绛州鼓乐的流变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21世纪以来的《金史》研究综述
天音掌
《金史·结什角传》笺证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促进绛州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金史研究领域的鸿篇巨著——评《金源文化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