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的研究及分析

2018-09-04陈建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氯氮平氯氮血药浓度

陈建仁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之一[1],目前, 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疾病的发生机制, 但较多研究显示[2,3],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免疫功能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手段, 其中氯氮平属于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效果较佳。有研究显示[4,5],该药物经患者服用后可迅速吸收, 但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血药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会显著增加, 安全性有待考究。为探讨氯氮平不同血药浓度和疗效、不良反应的关系, 本院对154例接受氯氮平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11日~2017年8月23日本院收治的1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 19~72岁 , 平均年龄 (46.75±8.73)岁 , 男 54例 (35.06%),女100例(64.94%);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29.24±10.61)个月 ;体重 41~92 kg, 平均体重 (72.24±10.61)kg。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临床信息齐全。排除标准:①内分泌功能紊乱或免疫异常者;②近期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激素、抗过敏类药物治疗;③合并躯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54例患者均接受氯氮平治疗, 初始剂量为25~50 mg/d口服, 结合患者病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最大剂量应<400 mg/d。

1.2.2 研究方法 分析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主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年龄、性别)、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同时, 于患者最后一次服药后12 h取其血液标本, 对其实施离心处理,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患者的氯氮平血药浓度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分析不同服药剂量、不同年龄与氯氮平血药浓度关系, 以及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与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疗效参考文献[4]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服药剂量和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 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 其氯氮平血药浓度亦逐渐上升, 各服药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服药剂量和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 ±s)

表1 不同服药剂量和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 ±s)

注:各服药剂量组比较, P<0.05

<200 106 359.24±162.96 200~300 32 519.36±203.61>300 16 659.24±172.68 F 12.3652 P 0.0000

2.2 不同年龄和氯氮平血药浓度关系 不同年龄组间的氯氮平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和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 ±s)

表2 不同年龄和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关系( ±s)

注:不同年龄组比较, P>0.05

青年(<30) 45 432.24±236.45中年(30~60) 81 404.36±212.36老年(>60) 28 369.12±185.62 F 1.3652 P 0.0858

2.3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关系 154例患者中, 痊

愈35例, 显效78例, 有效15例, 无效26例, 总有效率为83.12%(128/154)。氯氮平中浓度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低浓度组的70.91%和高浓度组的82.61%, 且氯氮平高浓度组总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组,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关系[n(%)]

2.4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关系 154例患者中, 4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乏力12例, 头昏7例, 嗜睡6例, 发热8例, 体位性低血压9例, 2例便秘。氯氮平中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6%, 低浓度组为23.64%, 高浓度组为34.78%,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氯氮平属于临床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之一, 具有较佳的抗精神病效果, 且毒副作用较小, 但较多研究显示, 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易受个体差异影响, 所以, 有必要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探究[6,7]。

本研究对154例接受氯氮平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 氯氮平血药浓度亦逐渐上升, 各服药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和大多数研究保持一致, 这亦提示为保证疗效, 在对患者实施氯氮平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氯氮平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进行相应调整[8]。同时, 不同年龄组间的氯氮平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该研究结果和部分研究[9]不一致,出现该现象很可能是由于样本例数过少所致, 为进一步验证,还需开展大样本研究。此外, 研究结果中, 15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12%(128/154)。氯氮平中浓度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低浓度组的70.91%和高浓度组的82.61%, 氯氮平中浓度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低浓度组的70.91%和高浓度组的82.61%, 且氯氮平高浓度组总有效率高于低浓度组, 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为提高总有效率, 可在治疗期间应调整用药剂量,使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介于300~600 ng/ml之间。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 154例患者中, 4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氯氮平中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6%、低浓度组为23.64%、高浓度组为34.78%、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血液浓度无明显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还需开展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治疗期间, 为保证疗效应加强对其实施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 指导临床个性化的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氯氮平氯氮血药浓度
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躁狂症患者碳酸锂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麻黄对甘草3个成分血药浓度的影响
莫沙必利对氯氮平所致低结肠动力的临床疗效研究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及药物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