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己亥建储与晚清政局

2018-09-03张海洋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张海洋

摘 要: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对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进行了非常严酷的肃清。这场肃清运动最终在1900年初达到高潮,史称“己亥建储”。在晚清最后的十年改革中,各方势力因建储运动而留下的矛盾阴影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非常消极影响,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关键词:己亥建储 党争 晚清政局

己亥建储作为中国20世纪发生的第一件大事,虽然只是满清贵族的一场政治斗争,但其对于晚清政局的影响却是非常深刻的。

(一) 庚子国难

首先,最表象的影响便是庚子国难。被立储一事冲昏了头脑的载漪等人为了皇帝的位子不惜与洋人一战,甚至伪造出了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的照会。战争的灾难与苛刻条约无疑给清廷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其对于中国和清廷的打击则是空前的。[1]清政府要承担巨额且持续性的经济赔偿,“对一个从事追赶式工业和基础建设发展的国家而言,这是自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数十年间,使之积弱不振的根源。”[2]这场战争使清廷在政治等一系列主权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从而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次,己亥建储的失败也意味着清廷政局中顽固守旧派的彻底没落。义和团的失败,加之《辛丑条约》中惩办战犯的要求,使得刚毅、徐桐等极端守旧派从此销声匿迹。刚毅、徐桐等人作为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极端的排斥西方文明,他们正因如此而支持废掉光绪帝并成为己亥建储的始作俑者,但是经此失败,那些极端守旧的官僚销声匿迹,极端的排外主义就此而终。

(二)皇权的衰落

皇权在中国封建史中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经己亥建储一事,皇帝的威严被慈禧太后和满洲贵族削弱了。甚至在己亥建储之后,皇权几乎等同于零。戊戌政变之后诸位顽固派大臣就在慈禧的支持下庭审光绪皇帝,随后被囚禁在瀛台而失去了处理政事的权力。但这还仅仅是在行政方面。而在己亥建储之后,皇帝在各个方面的尊严也都不复存在。据《景侍郎日记》载,溥儁被立为大阿哥进宫之后,“于宫中肆行无忌,一日呼帝为‘鬼子皇帝,为帝所闻,奏知太后,太后大怒,立命鞭儁二十,以示罚。”[3]而溥儁的父亲竟然带着义和团闯进了宫中要杀掉光绪皇帝,虽然载漪的行为也受到了慈禧太后的严厉呵斥,但是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光绪皇帝的尴尬处境。再者,义和团“扶清灭洋”,喊出了“杀尽一龙二虎十三羊”的口号,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光绪帝,这也足见光绪皇帝在农民中的形象,这也是义和团运动的尴尬所在,一方面要扶清,另一方面却要杀清朝的皇帝。

(三)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伴随着皇帝权威的衰落,其引发的连锁反应便是朝廷对于地方的管控能力下降。随着义和团进入京畿地区,朝廷与各国公使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尤其是在载漪进入总理衙门之后,其极端的排外思想引起了各国公使的反感与恐惧。由于朝廷与使馆区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导致慈禧太后因为害怕归政从而排斥各国公使,而排斥公使又不得不重用载漪与义和团,但这样的行为又增加了各国公使的恐惧。在这种沟通不顺畅的情况下战争一触即发。

而在战争爆发之后,东南督抚竟然宣布皇帝的圣旨为“矫诏”,并堂而皇之的与列强谈判,进行东南互保。虽然东南互保的行为在清廷中得到了荣禄的支持,但这毕竟是抗旨的行为。让慈禧太后更加为难的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慈禧太后不得不宣称东南互保是正确的行为,并且得到了嘉奖。这在慈禧太后的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地方督抚的权力不断扩大以致于威胁到中央。在己亥建储之后,地方官员对于朝廷颁布的不利于己的命令,往往采取“阳奉阴违”、“拖延不办”、“公开反对”、“以‘去就相要挟”的手段来对抗中央,这也就使得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不断的激化。[4]

(四)满汉民族的冲突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加剧无疑加速了满汉官员的对立。满人对于汉人的戒心由来已久,一直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心病。而伴随着己亥建储运动,满洲贵族进行了彻底的翻盘。己亥建储之后,地方督抚中的满官数量较洋务运动时增加了近一倍,时人讽刺朝廷的做法为“八旗蔽日”,“排满翻成扬九旗”。在朝中汉族官员的地位也下降了,尤其是在光绪皇帝去世之后,摄政王载沣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则彻底的将汉人排除在外,客观上使支持清王朝的汉族官僚转向革命的阵营。

满人对汉人的戒心经过舆论的宣传,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伴随着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二者两相融合,汉族人开始极端仇视满族人。这种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弥合的。辛亥革命期间,汉人对于满人的仇视甚至是仇杀一度引起了满族人的恐慌,纷纷改换名氏。汉族与满族两个民族间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开始的民族觉醒,无疑对于满汉两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损失。

己亥建储也严重的打击了旗人的自尊心。在戊戌变法期间,旗人担心维新派的政策会对自己的自身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旗人多反对以光绪帝为首的政治改良运动。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旗人的既得利益得到了顽固派的保障。因而,这一群体支持宫禁中的废立之事。但是随着己亥建储一事的复杂化,尤其是当其认为反对废立一派与帝国势力相勾结時,那么他们则自然而然的与民间义和团运动走到一起“扶清灭洋”。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大量的旗人在作战中被杀或自杀。而此时的旗人领袖慈禧太后却逃到了陕西。旗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贫穷,疾病甚至鸦片瘾等诸多陋习愈发被汉人所歧视,“许多旗人残存的一点自尊心在正在剥蚀,而外人对旗人生存状况的冷嘲热讽已逐渐浸入他们孩子的心田。”[5]

己亥建储作为1900年清廷内部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其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清王朝最后十年的走向,也正因为如此,这场闹剧更像是清王朝的一道催命符,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