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论文“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as Strategic Terminology: Reading Mengzi’s “Ren—Yi” through Strategic Manuals选段的分析及浅思

2018-09-03杨开迪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策略性梁惠王仁政

杨开迪

摘 要:孟子对仁义的阐述和发扬对世代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而后人对孟子的“仁义”思想策略性也有多角度的解读方法,本文对论文”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as Strategic Terminology: Reading Mengzis “Ren-Yi” through Strategic Manuals的选段进行分析,浅析对于孟子“仁义”思想策略性的不同角度和观点。

关键词:孟子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分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形成和确立了“仁义”思想。孟子的“仁”是人的善之本性,而其“义”是源自于“仁”这一内心的本性而发出的行为。孟子以其“仁义”思想作为本源出发,发展和提倡“仁政”学说,让君王以“仁”对待百姓,管理国家,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等。在我看来,孟子的“仁政”思想就是希望他所游说的君王能够认同并接纳他的“仁义”思想,以善的本性和仁爱之心来对待百姓,治理国家。而论文“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as Strategic Terminology: Reading Mengzis “Ren-Yi” through Strategic Manuals中,作者Ting-mien Lee从一个不寻常的角度,以庄子认为儒家“仁义”思想是对道德语言的滥用出发,试以策略性误读的方式来解读孟子的“仁义”思想和“仁政”学说。

这篇关于“对孟子“仁义”思想策略性的误读”的论文,结构缜密,论据充足。作者以与孟子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对“儒墨”思想的贬斥和抨击、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为孟子的“仁义”思想被误读而辩白,以及《淮南子》和《盐铁论》中关于“儒墨”和“仁义”的描述作为出发点提出对“孟子‘仁义思想是否是对道德语言的滥用”的质疑,以《六韬》(《太公兵法》)中对“仁义”的阐述作为论据,从而试验性地推断出,孟子“仁义”思想如此容易被误解,且其关于“仁义”思想的论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则孟子的“仁义”思想有可能是披着 “仁义”这一道德语言的羊皮的策略性言说,是孟子实现其政治主张的伪装。论文进一步假设性地对比世人的“仁义”的角度,从策略性言说的角度来解读孟子向齐宣王、梁惠王的谏言,证明孟子的“仁政”思想可能只是为了得到君王的认同、赢得关注的说法罢了。在论文的第四部分中,作者还分析了庄子对儒家“仁义”思想的理解,陈述了庄子言论中的讥讽与不屑。通过对孟子“仁义”思想进行试验性的策略误读,作者意欲为读者解读孟子的“仁义”思想增加视角,同时也为读者呈现与孟子同一时代的思想者对其“仁义”思想的理解。

盡管如此,此篇论文仍然未能完全说服我以“策略性言说”或“对道德语言的滥用”的视角来看待孟子的“仁义”思想及其“仁政”学说。在此略举以下两个例子:

第一,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六韬》中太公和文王的对话中所体现的“仁义”显示出,“仁义”是一种为君王所用,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性的手段,这不同与孟子提出的“仁义”的人的善的本性和行为(暂且不论孟子的“仁义”是否为其实现其政治主张的伪装),但作者也同时举证除了,《六韬》中对《吕氏春秋》 中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断章取义,将其对“公”的阐述“误读”为君王为得天下则需分利于民的含义。这说明《六韬》为宣扬其政治思想和主张,本就有故意借助和故意误读名家思想来加强自身观点的意图。

第二,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举出梁惠王与孟子的一段对话。梁惠王言“利”,孟子请其不要言“利”而言“仁义”,作者在策略性的解读这段对话时,表示,孟子请梁惠王言“仁义”而不言“利”是为了以“仁义”一词来代表“利”,将“仁义”与“利”,与《六韬》中的君王分利于百姓的“利”等同起来。“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表明,孟子认为“义”优于“利”,且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自己的亲人、背弃自己的君主,所以想请梁惠王以“仁义”的角度来出发,从内心出发而非从利益等外在事物出发对待人民、治理国家,并未有“仁义”来作为“利”的代名词的意思。同时,加之对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理解,春秋战国是诸子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时代,孟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思想,找到能够接纳他的君主,他的“仁政”学说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服务的,难免具有局限性。但孟子先后在齐宣王、梁惠王面前的游说失败,也证明了他并未为了得到任用而顺应战国时代以暴致胜的王道思想,并不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用“仁义”的道德语言来掩盖真实目的之人。

关于孟子“仁政”思想的意义,一百个观众眼中有一百个孟子,无论现代我们如何理解孟子或者儒家的思想,或如作者在论文的结论中所提到的,“如何合理的解读孟子”,“与孟子同一时代的人如何解读他”,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保持独立思考、不拘泥于寻常固有的观点有利于让我们在习得经典的过程中常读常新,这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策略性梁惠王仁政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策略性指导精致文笔
孟子说仁德
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理解的策略性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