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子《虚极章》与艺术

2018-09-03窦君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徐冰禅宗老子

窦君

摘 要:老子的《道德经》被奉为古代哲学的经典,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研究老子哲学的学者众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社会、政治、文学等领域。但是,老子的哲学并不局限于社会学、政治、文学等领域,在艺术领域也同样适用。本文试图通过老子《道德经》中的虚极章的研究,联系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简要探讨之间的两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老子 虚极章 现当代艺术 禅宗 徐冰

致虚极,守静焉。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忘作,凶。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没身不殆。[1]——老子《虚极章》

“虚极”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得道的状态。要达到“虚极”的状态,首先要心态平和,心如止水,也就是守静。守静才能发现万物发展,变化,达到“虚极”的状态,才能跳出常规,看万物反复,轮回。然而万物众生,各有各自的归宿。到达自己的归宿就是“静”,“静”也就是来往反复,生命轮回,而来往反复,生命轮回才知道规律,知道规律才是真的理解。不知道规律,胡搞乱整是危险的。知道规律才能宽容,宽容才能公道公平,做到公道公平就能当王,当王才能知天命,知道天命才能明白“道”的涵义,只有“道”才能永恒,哪怕身体不在(人死了),“道”也不能消亡,相反能一直流传。

我之所以对老子的虚极章感兴趣,首先是我觉得老子所说的“虚极”和禅宗的“冥想”有一定的相似。我理解的虚极和冥想都是一种状态,进一步说是一种认识万物或宇宙规律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跳出三界五行,去除心中杂念为了更好的理解各种规律的一种前状态。不同的是,我认为虚极更高深,是一种结果,冥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老子所说的守静,如果守静是达到虚极状态的前期准备的话,那么冥想也有相同的功能,貌似事实也是如此。“致虚极”就是“至虚极”,就是达到虚极的意思,因此虚极首先就是一个结果,老子认为要到虚极必须要守静,而达到虚极的终极目的就是认识道,道很神秘,无法言说,但道能长久,常恒。我们完全可以很现代的把“道”理解为我们所说的“真理”。

其次,我觉得用老子的虚极章来解释慧能与神秀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最早知道慧能是因为徐冰的“何处惹尘埃”,起初倾向慧能后转为为神秀。两首偈子如下,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我认为神秀的禅诗就是老子虚极章的前半部分。老子经常谈“身”,但貌似身不重要,心才重要,虚极章的“守静”就是在谈“心”,其实就是神秀所说的“心如明镜台”。之所以“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神秀“俯察万物,观其复”之后对自己甚至世人所提出的要求,当然这个是以“知常后明”为客观前提的。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神秀并没有对慧能做出回应,真正的做到了“守静”,正如其所说,“时时常打扫”,不争,去杂。而我觉得慧能的偈子,相当的“后现代”,之所以说其后现代是因为慧能的禅诗需要一个之前的文本才能生效,即必须以神秀的禅诗为依托,否则就会失效,这点我认为是非常取巧的,就是老子所说的“不知常,妄作”。我们都知道慧能是六祖,禅宗也被其发扬光大,但禅宗的正统却一直有争议。由禅宗分南北扩展到艺术领域,清朝董其昌提出南北综论,抑北宗而扬南宗,对整个中国的艺术家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我们如果客观的思考,就不难发现,难道文人画真的应该有南北综论?艺术不应该是平等的吗?艺术又如何有高低贵贱之分?而近来的艺术史研究恰恰更加注重,当初我们忽略的部分。因此我用老子虚极章所说定义慧能为“凶”。老子说“道能久,没身不殆”,现在看来也许慧能的禅宗是更好的体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有一天神秀的禅宗会更久。

而在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与老子《虚极章》最为贴合的艺术家,我觉得无疑是徐冰先生。《何处惹尘埃》是徐冰所有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件,理由很简单,因为其简单直接,富有深刻的社会学内涵。《何处惹尘埃》是一件装置艺术,对于一件装置艺术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它的材料和制作过程谈起。有人评价这件作品有“四两拨千斤的智慧”,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它的材料十分的简单,也可以说是十分的常见,取材与我们日常生活就随处可见却经常引不起人重视的灰尘,只是这个灰尘却不一般,是9.11空难现场的灰尘。之所以选择灰尘,按照徐冰老师后来的解释来说估计应该算作“缘分”,佛教讲究佛缘,试想如果不是偶然读到“何处惹尘埃”,这些灰尘也许“沉寂”的又岂止是两年之久。《何处惹尘埃》从制作手法上来看也十分的随意,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灰尘吹落然后拿掉字符露出字迹。对比徐冰老师先前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天书》,《鬼打墙》,又或是烟草计划中的《虎皮》都是一些耗时耗力的作品,而《何处惹尘埃》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它不同与以往的简单,但是简单并不代表艺术作品缺乏力度。对一件艺术作品的理解,我们断然不能孤立。我们知道徐冰老师是学版画出身的,十分注重痕迹的表达,书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痕迹。《何处惹尘埃》最直观的表达也是通过书写的方式,只不过是灰尘的“书写”。《天书》是用刻刀的书写,《鬼打墙》是拓印,宽泛的说来都是一种书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我们也可以简单的把这件作品看作是徐冰老师“书写”系列的一个延续和发展。我觉得这一切,恰恰体現的是老子所说的“道”,正所谓“道能久,没身不殆”,徐冰将自己对于古人哲学的把握运用于艺术领域,使得一件艺术作品称为了永恒的经典。

当然,老子的《虚极章》博大精深,所能解释的事情也是包罗万象,因此我们对于《虚极章》的理解一定是片面的,只能结合不同的时代去理解。我相信对于老子的虚极章只有随着时间的前行,才能被我们越来越准确的理解,同时也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M]朱谦之撰;《老子校释》,6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11(2011.12重印

[2] [M](日)铃木大拙著;刘大悲译.《禅与生活》,56-57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2

猜你喜欢

徐冰禅宗老子
灵 山
徐冰的符号
落叶禅
精明的算计
女生大闹校长室:把妈妈还给我
漫画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智者老子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