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矛盾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路径

2018-09-03江利群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乡差异土地制度乡村振兴

摘 要: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矛盾由来已久,是社会主要矛盾之一,但本质还是发展问题,有土地制度、政策偏向、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应首先化解城乡矛盾,走城乡融合之路,才能把乡村打造成更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城乡矛盾 城乡差异 土地制度 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在城乡在收入、教育、医疗条件等方面差距大,城市繁荣化而农村日趋衰落等等,这些结构性矛盾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基础条件是对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的深刻而准确的认知,其要义是:城市和农村是共同体,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并不矛盾。

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基础条件看,城乡之间应是融合的共同体;从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角度看,城乡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城乡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认识到它最终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道路上不断被消减。

1.城乡矛盾的理论概述

(1)城乡矛盾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揭示出了城乡关系是从“同一”到“对立”,再到“融合”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关系中,对立不是永恒的,必然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灭,最终达到理想的融合状态。城乡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而我国当前的城乡关系正处于对立和融合之间的历史阶段。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关系中最显著的一个方面,有学者对其做了哲学上的定义,即在一定地域、时空和社会中存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元和乡村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构和内容。

城乡矛盾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界定:它是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中突出的内容,表现为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城乡居民两大身份矛盾、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矛盾等,矛盾的焦点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协调。而从狭义、现实的角度看,它体现出来的是城市居民和农村人口在收入、劳动、消费、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的矛盾。

(2)城乡矛盾的本质特征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城乡矛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也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正面回答解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从我国城乡矛盾出现伊始,它就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健康协调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虽然当前城镇化道路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带来了“城市病”和“乡村衰落”等,说明城乡矛盾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并且有这样的风险,即城镇化发展没有真正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差别的矛盾,而是让其转化为城市体系内部更加复杂、深刻而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二,城乡矛盾的核心还是发展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可知,城乡对立的最终归属是走向消亡,未来社会必定会走向“各自发挥优势,互为补充,以避免二者的各自发展的片面性”的城乡融合之路。城乡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遭到破坏,归根到底,是发展的取向和模式出了问题。城乡融合将不再是“农村服务城市”或“工业反哺农业”的代名词,而是城与乡两方面都要发展,且这种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2.我国现阶段城乡矛盾的表现内容

我国城乡矛盾问题由来已久,贯穿于城乡关系演变的各个阶段,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城市中心集聚带来的弊端与乡村边缘化引发的乡村衰落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要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角度分别进行说明:首先是城市中心化问题。城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是绝对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地位。城市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地,城市工业化体系的建成和发展也需要大规模的劳动力,自然的就有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这就带来了突出的“城市病”问题,具体表现有能源资源使用紧张、环境污染加剧、居住房价虚高、交通拥堵得不到缓解、教育资源紧缺、就医难、存在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等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乡村衰落问题了,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村耕地,留下了大量难以融入城市的无地农民,再加上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多是老弱人口,乡村衰落就无可避免了,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劳动力缺失、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问题突出、乡村传统文化衰落严重、乡村社会治理难等。

第二,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與乡村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的使用上。一方面,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有土地作保障。城市现代化建设包括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以及老城区的现代化改造两个方面,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才能保障建设空间,这使得城市的发展不断外延至乡村的土地。然而,我国农村土地的现状却是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面积锐减,使得耕地保护形势也日趋严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造成了城市化发展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

第三,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差异的矛盾。

首先在劳动就业方面。这与城乡基础教育失衡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的整体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相应的教育经费和师资资源也主要集中于城市,使得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进入城市后也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但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已逐步由单纯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使得低教育水平的农民就业空间严重缩小,就业难度大大增加。

再者就是社会保障方面。当前还处于城乡融合的初始阶段,城乡二元结构还远未破局,大量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农民群体,虽然与城市居民同样的为城市建设发展做着贡献,却不能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医疗、保险、子女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这个群体实际上成为了城市边缘人群,其中社会保障差异引发的矛盾是需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第四,城市和乡村文化冲突的矛盾。

文化差异是任何一个与人相关的矛盾问题中都不可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在其中更多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的是村规民约。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传统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总体来说,乡村文化的代名词是粗野、保守、落后;城市文化的代名词是精英、先进、超前。近些年,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乡村和城市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基本接近一致,使得城乡文化偏见和冲突减弱了很多,但乡村文化滞后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城乡文化冲突仍是城乡矛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

3.基于化解城乡矛盾视角的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不管是城市现代化,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都不能建立在城乡分割的基础上,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逐步化解城乡矛盾,走城乡融合之路,并通过自身产业改革,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同时也要在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发展上下功夫,在提升乡村活力的同时,也要使乡村成为人人趋之若鹜的美好家园。

(1)适度放缓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城镇化的适度放缓是指政府层面降低对城市的政策偏向,以均衡公共资源配置,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放缓城镇化不是抑制城市的发展,而是抑制其盲目规模化、形象化、泡沫化的扭曲发展,同时均衡资源配置,以改善农村生产和发展需求受到抑制的局面。具体的做法有两点,一是政府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财政投入,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形成多层次的投资机制,加快推进建设进度。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由政府主导,建立城乡关系公共协调机制。首先,政府要利用其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发展成果的再分配问题,合理运用经济、行政甚至法律手段规范管理,实现城乡之间公平而协调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逐步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建立覆盖面更广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加快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同时注重稳定性。改革城乡户籍制度的根本需求是要打破城乡居民间财富、地位、福利不平等的局面,特别是要改变农民在整个利益格局中的低下地位,目前国家也开始陆续地进行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但一定要稳妥进行,可以选择在部分中小城市进行改革试点,再逐步全面展开部署。

第三,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持续性。城乡协调发展是关系全局的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包含了资源、环境、政治、经济、以及人文等多个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调度至关重要。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持续性,就是要求首先进行资源利用环节的合理布局,在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淘汰资源消耗大且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其次是要注重城乡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相互匹配,防止脱离实际,忽略发展质量。最后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保证城乡协调发展是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

(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缩小城乡差距。

一是通过乡村在资源、区位、人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以找准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符合市场定位和市场需求的产业结构;二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方面功能(重点是特色文化和特色旅游),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强与城市间的良性互动,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稳定而持续的产业支撑;三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养新型职业农业作为生产主体,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完善乡村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激发乡村活力,避免乡村衰落的重要途径体制机制是社会发展活力的总开关,乡村社会也是一样,只有完善乡村体制机制,才会激活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乡村振兴才会成为可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相当于给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九”,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类主体提供了稳定预期,也有效避免了经营者在土地上涸泽而渔的短视行为。重点是提高农村土地的市场活力,放活经营权,使土地成为农村最活跃、让农民能获得回报丰厚的生产要素。

建立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保证。传统乡村治理中,法治意识淡薄,能人化、家族化治理的色彩比较浓厚,治理效率差,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关键在于建立法治、德治和乡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其中,乡村自治是核心。具体做法包括提升干部的素質和责任意识,强化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乡贤群体的重要作用,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具体活动中,逐步实现具有乡风文明色彩的有效治理。

(4)提升乡村文明,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乡土文化是城乡融合中弥足珍贵的特色文化资源。在消解城乡矛盾的乡村振兴道路上,首先应深入挖掘传统乡村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内容,重构乡村文化生态,使中华传统中的和谐、孝道等精髓文化在乡村中重新绽放光彩。其次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教育和宣传,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思想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其中乡村中的乡贤以及党员干部应起到示范作用,并负起宣扬乡村文明的责任,建设乡村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娱乐设施也是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此外,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乡村文明的重要特征。发展生态农业、保持村容整洁、发展乡村旅游业也是间接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潘小刚.试论城乡矛盾与政治稳定[J].文史博览,2005(14):51-52。

[2] 韩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风险:城乡矛盾内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3):4-8。

[3] 朱启臻.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8(2):19-25。

作者简介:江利群(1985—),女,重庆忠县人,硕士,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研究。

猜你喜欢

城乡差异土地制度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土地开发权与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分析
基于公平视角的城乡学前教育差异分析
基于教育公平的音乐教育城乡差异调查
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制度改革初探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城乡差异分析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