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赛教结合”对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

2018-09-03郑梦辉刘岩

体育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研究

郑梦辉 刘岩

摘 要:为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积极探索实施全员参与的“班级联赛”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学校体育工作模式,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建构班级联赛的评价考核框架,以班级联赛的全员评价促进体育教学等学校体育工作的规范性及体育锻炼的实效性,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区域开展的“赛教结合”模式,有效促进了全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区域教研;赛教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5-0050-02

济南市槐荫区自2012年开始探索实践区域“赛教结合”模式,打破了传统运动会竞技体育的框架,改变了传统专项体育教学的单一评价模式,创新学校体育比赛和体育教学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中小学生运动会“变脸”,按照“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拉动机制,切实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育教学改革。

一、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创新“赛教结合”模式

槐荫区教育局秉承“质量与特色双轮驱动”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各学校坚持学校特色体育的持续开展、全面推广和深入挖掘,重视学校体育“一校一品”的特色建设,而且将学生体育技能掌握和体质健康提升的“体育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自2012年以来,深入开展体育教学与全员班级联赛相结合的探索与实施,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区域开展的“赛教结合”模式。

区域“赛教结合”,即在一定的区县范围内,通过把学生比赛项目设置、评价办法、实施组织等,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效果评价等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一种体育工作模式。“赛教结合”打破了传统的运动会比赛中“体育优等生”“尖子生”的竞技形式,突破比赛人数的局限性,丰富比赛项目的设置,随机抽签决定参赛班级进行检测,重体质轻竞技,重全员轻尖子,重过程轻结果,通过新的评价办法有效规范了学校体育工作,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且行且思,优化完善“赛教结合”模式

“赛教结合”下的全员参与“班级联赛”与“体育教学评价”相结合,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建构班级联赛的评价考核框架,以班级联赛的全员评价促进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随着“赛教模式”的推进与发展,结合测评数据与测评效果,不断改进优化比赛内容及评价办法。

1.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建构“班级联赛”的评价考核框架

槐荫区教育局聘请济南市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为专家顾问,认真研读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对不同水平段的教学内容给出的建议,根据全区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和区域体育工作现状,组织区体育骨干教师对全区中小学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细化,构建中小学科学、系统的教学进度框架,将学生不同学段应知应会的基本运动技能合理分配至每学期,学校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工作与特色体育课程进行补充完善,并随着班级联赛的深入开展,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进度框架。以此,制定的“班级联赛”测试内容包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类、学生体育基本技能类、学校特色体育活动类和国家课程类四部分内容(表1)。

2.“班级联赛”随机质检,客观全面评价学校体育工作

随着“赛教结合”模式的实践开展,教育局不断反思,探究班级联赛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比赛模式,完善比赛机制。班级联赛的参赛主体不再是学生个体,而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全体学生,2012~2014年比赛采用全区各学校进行同一年级的优胜班比赛,督促各学校扎实开展好校级班级联赛评比,同时也暴露出“优班更优、弱班更弱”的情况;2015年槐荫区教育局提前两周各学校现场随机抽取班级进行比赛,使班级联赛的比赛更加做到“随机”,同时暴露出“突击强化”的情况;2016年的班级联赛又作出新的调整,提前一天公布各学校随机抽取的参赛班级,更能客观反映各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对规范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区域“赛教结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干预

1.“赛教结合”模式有效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

“赛教结合”模式是槐荫区教育局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重要举措,指明了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深入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各学校实行“一把手”体育工作负责制,建立健全“赛教结合”模式下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要求思想重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全员参与,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有章可循,制度保障到位。区教育局还将学校的班级联赛、体育质量抽检等考核情况列入学校总体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对在班級联赛和质量抽检中表现突出的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一系列的奖惩措施,为实施槐荫区“赛教结合”的体育工作模式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提升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

2.“赛教结合”模式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干预

(1)“赛教结合”模式规范了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类项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项目的测试内容,实际测试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与上报成绩相差5个百分点,在团体总分扣10分,以此提高各中小学对体质健康数据测试及上报严肃性的认识,督促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上报工作的真实,准确掌握全区各中小学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赛教结合”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动态监控。槐荫区教育局通过对班级联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及技能掌握效果进行分析,及时向各中小学进行数据反馈,要求各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研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力求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槐荫区教研室再组织不定期的体育教学质量抽测,通过随机质检的方式对班级联赛测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进行动态监控,随机抽取测试学校与测试班级,通过现场测试与班级联赛测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各学校课堂教学与日常锻炼的整改效果。

(3)“赛教结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效果分析。槐荫区自2012年开展区域“赛教结合”模式的研究以来,通过实践与反思,不断完善班级联赛比赛与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有效促进了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水平,学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综合素质都有明显的提升。

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槐荫区开始探究区域“赛教结合”下的班级联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引导各中小学在校内开展校级班级联赛,全区小学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初中增加引体向上测试,全区初中学生样本综合评定达标率下降,区教育局及时调整班级联赛比赛项目,初中学生的达标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自2015年开始班级联赛采用随机抽取参赛班级测评的办法,促使学校体育教学与锻炼更加面向全体,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较大的提升。

3.区域“赛教结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干预

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与掌握的主要途径。班级联赛测试中将队列队形等基本常规纳入测评,提高体育课堂的规范性;随机抽取参赛班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规范、严谨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要夯实体育教学基础,提高课堂效率;比赛过程和结果就很直观和有效地反映了学生的学练态度和效果;队列队形比赛、特色操展演都需要教师示范领做,不论在职还是外聘,专职还是兼职,中年还是青年,担任抽测班级任课教师的,都必须亲自示范领做,促进全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促进学生熟练掌握田径、体操、球类、武术、韵律操等多项体育基本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引导学生对体育的健身价值、健美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等产生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区域“赛教结合”全面促进了学校大课间及特色体育工作

“不一样的学校,演绎着同样的精彩”是槐荫区学校体育工作的真实写照,槐荫区教研室要求各中小学以“全面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以终身体育锻炼”为目标,打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大课间形式,要求班级活动做到有序组织、责任到人、活泼有趣、密度与强度科学。槐荫区班级联赛的特色体育类评比,要求各中小学创编独具特色的大课间自编操,真正让特色体育成为学生锻炼身体、感受不同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鼓励各中小学开发特色体育校本课程,使得学校体育运动向着多样化、群体化发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如在特色体育类测试中,有篮球操、足球操、网球操、排球操、健美操、柔道操、击剑操、武术操、竹竿舞、抖空竹、绣球灯、跳皮筋、太极扇、水桶舞等形式多樣的特色体育项目,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四、结束语

区域“赛教结合”的班级联赛与体育教学等有机结合的体育工作模式,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将学生体育技能的学练与体育比赛活动结合了起来,将全体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体育教学评价结合了起来,将普及体育健康知识与创设学校特色有机结合了起来,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意识。槐荫区教育局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区域“赛教结合”模式的测评内容与评价机制,使班级联赛与体育教学适应区县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和兴趣需求,引导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健康现状,开展丰富多样、科学合理的“赛教结合”下的比赛与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