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汉语言文学中的古今诗歌赏析

2018-09-03赵名哲

神州·中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浅议汉语言文学赏析

赵名哲

摘要:高中古今诗词,蕴藉着语言美、人文美,具有鉴赏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学会赏析古今诗词也是我们的文化素质高的表现之一。本文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经验,立足高中语文课本,浅析古今诗歌赏析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高中语文;汉语言文学;古今诗歌;赏析;浅议

引言

诗歌,是文人墨客半世生活、一生情感的高度浓缩。但是由于高中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对古诗词的赏析往往只是停留在字词、韵律的表面。针对此,本文抓住古诗词的鉴赏规律,浅析其赏析方法,以期为高中生学习古诗词赏析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一、博览群书,熟知诗词创作背景

(1)把握诗歌源于时代的感情脉搏

高中教材中的诗词,看似诗人个人的感情抒发,但是如果读者将诗词的鉴赏脱轨与特定的时代的话,那么读者将无法把握诗词的本质内涵。一位优秀的诗人,总是能够将个人的感情扣紧时代的脉搏。他们创作的原始感情,是时代的呼声。他们的诗歌创作是为百姓呐喊,为理想讴歌。因此,想要看穿诗人蕴藉在优美的字里行间的感情基调,就必须立足时代。想要透过那抑扬顿挫的美妙韵律读懂诗人的呼喊,就必需熟知诗词的创作背景。而离开创作背景,赏析诗歌,那是毫无意义的。作为高中生,我们的知识来源不能再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学会自习、博览群书,才是一位高中生应有的学习态度。

(2)透析诗歌蕴藉的诗人的社会理想

《再别康桥》,如果单从诗词的整体上看,这首现代诗歌的形式非常整体,透露出结构美。但是这首诗歌虽说结构整齐,而读起来又不呆板,反而灵气逼人。再者,“轻轻地”、“悄悄地”,极富韵律美,延绵不绝。如果仅从结构、韵律的视域出发,那么这首诗歌的赏析无疑只能停留在上述的层面上。诗人徐志摩即有“寻梦”的热情,却又也“甘心做一条水草”。想要解读诗句的思想本质,高中生不妨从徐志摩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了解诗人的人生境遇。唯有立足时代,读者才能够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感情。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诗人的构建的社会理想彻底破灭。“康桥”既是诗人精神的故土,也是理想的寄托。相比《再别康桥》,古诗《春望》的感情主旋律要明确得多。开篇的“国破”,道出了古诗的时代背景,也即诗人正处于烽火连天的年代。但是如果读者只是从字面上理解,那还远远不能够体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因此,读者不妨先了解“安史之乱”与诗人的生平境遇。唯有如此,读者才能够更好地解读诗歌的感情基调,才能够更加全面地赏析诗歌。

二、从典故出发,探究诗歌的意象

(1)用典的表现手法

诗人创作诗歌往往会运用典故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诗中的一个个典故,蕴藉了诗人的感情,也是诗人思想的见证。读者可以从中而得知诗歌的内涵。同时,典故的运用也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饱和,而意蕴更加绵长、深刻。同时,读者也可以从典故的历史知识中,品味诗歌独具特色的意象,从而走进诗人所创作的文学意境中。总之,典故赋予了诗歌意象,这些意象具有相同的意思,让诗人的感情浮现出来,而读者一目了然。因此,倘若在一首诗歌面前,高中生感到茫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妨利用典故的知识去解读诗歌。典故所建构的诗歌意象往往是不变的。每一个典故都有其历史渊源,然而典故所延伸的意象,虽然感情主旋律大抵相似,但是也极具灵活性。赏析诗歌之时,高中生既需要还原典故的感情风貌,也不能被典故所定格在条条框框之内。总之,诗歌文化博大精深,鉴赏诗歌没有固定模板,但是具有规律可循。而典故,就是诗歌的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

(2)解读典故,感悟诗歌意象

《雨霖铃》一诗,“长亭”便是用典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建筑了许多“亭”,有“长亭”,也有“短亭”。这些“亭”,是长途跋涉的游人停歇、休憩之处。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四处游玩,而“亭”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一个特殊的意象。他们在长亭中,常常与友人作别,因此在诗歌中,“长亭”时常是离别之意。倘若高中生知道了“长亭”这一典故,就自然能够解读诗歌之意,从而赏析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再如,“商女”,有歌女之意,具有贬义色彩。知道这一典故,赏析《泊秦淮》这首诗歌时,高中生也就轻松地知道诗人借助“商女”针砭时弊,对当下官宦的奢靡成风的痛恨之情。再者,细心的高中生会发现,诗歌常常会出现“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人眼底,月亮也即故乡,月亮的方向,也就是故乡的方向。因此,文人墨客常常引用“月亮”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总而言之,赏析诗歌离不开典故知识,高中生需要日常多积累。唯有多积累,高中生在遇到诗歌中的典故时,不会感到陌生,反而能够借助典故的知识帮助自己赏析诗歌。

三、以诗人的風格为导向,赏析诗歌

诗歌,是诗人的生活、阅历的缩影。诗歌的创作,深受诗人性格的影响。有些诗人生性阔达,如曹操,虽说感叹自己已达“暮年”,但是却壮志凌云,一如《龟虽寿》。再如,毛泽东,其诗词更是意境开阔,笑谈古今。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法,对中国古诗的派别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做一下归纳。从内容上看,诗歌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个派别。从风格上看,诗歌可以归纳为婉约、豪放两个派别。而根据此,赏析诗歌之时,高中生可以先看一下诗人。其实,看到诗人,读者就已经可以大抵了解诗歌的风格特征与感情旋律。如,李白,他创作的诗歌,意境洒脱、飘逸,如梦如幻,极具浪漫主义特色。再如,李清照,诗人李清照年少之时,诗歌风格清新、活泼。而在经历人生种种磨难之后,李清照的诗歌开始走向悲情色彩的创作之路。如,《声声慢》。因此,可以从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高中生才能够更为确切地定位诗歌的感情色彩,从而更好地赏析诗歌。

结语

高中生在赏析诗歌之时,总是由于自身的感情体悟不足,而无法深刻理解诗歌。其实,诗歌虽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是赏析诗歌还是具有规律可循的。首先高中生需要博览群书,熟知诗词创作背景,从创作背景把握诗歌源于时代的感情脉搏。其次,高中生可以从典故出发,探究诗歌的意象。再次,高中生可以以诗人的风格为导向,赏析诗歌。

参考文献:

[1]张缨.高中诗歌鉴赏策略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83-86

[2]丛文雁.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想法[J]成功(教育).2011,(1):123-123

[3]欧小蓉.写出心中的美——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法之一[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3):55-55

猜你喜欢

浅议汉语言文学赏析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浅议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浅议
“修辞立其诚”浅议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