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7—2016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死亡病例分析

2018-09-03阳赣萍李月娥胡铁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肿瘤科肿瘤

阳赣萍 李月娥 胡铁骊

摘要:目的 分析湖南中醫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07-2016年肿瘤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为恶性肿瘤防治、改善预后及中医药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6年本院肿瘤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死因、住院费用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本院肿瘤科住院死亡病例830例,其中男性548例,女性282例,病死率逐年下降。患者平均住院费39 630.86元,其中中医药年均治疗费为6206.98元(15.66%)。结肠癌患者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最高(20.10%),其次为肺癌、乳腺癌、肝癌。死因排序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因肺癌死亡的患者男女比例为1.61∶1。男性患者平均生存期为446.3 d,远低于女性患者的738.3 d。生存期较长的恶性肿瘤为子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生存期较短的为胰腺癌、肝癌、肺癌。结论 本院肿瘤科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具有一定代表性。临床中加强肺癌尤其是男性肺癌患者的预防和控制,合理利用中医药卫生资源与防治手段,改善肝癌患者预后,提高乳腺癌、宫颈癌等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对恶性肿瘤防治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肿瘤科;死亡病例;死因排序;肿瘤;平均生存期;中医药治疗费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6.005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06-0016-05

Analysis on Death Cases of On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2007-2016

YANG Gan-ping, LI Yue-e, HU Tie-li

Information Center,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ath cases of the oncology inpatients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is hospital”) during 2007–2016;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prognosis improvement and rational allocation of TCM health resources. Methods The death cases of the oncology inpatients from 2007 to 2016 were analyzed by retrospective medical history method from the aspects of causes of death, hospitalization costs and survival time. Results There were 830 death cases of the oncology in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during 2007–2016, with 548 males and 282 females, and the mortality r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s for patients was 39 630.86 yuan, of which TCM treatment cost 6206.98 yuan (15.66%).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had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TCM treatment costs (20.10%), followed by lung cancer, breast cancer, and liver cancer. The top five causes of death were lung cancer, liver cancer, breast cancer, colon cancer, and rectal cancer. The sex ratio of patients who died of lung cancer was 1.61:1. The average survival time of male patients was 446.3 days, which was far lower than the 738.3 days of female patients. The cancers with long-term survival periods were cervical cancer, breast cancer, and rectal cancer. The cancers with shorter survival periods were pancreatic cancer, liver cancer, and lung cancer. Conclusion The structure of death causes of the oncology in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representation. The prevention and

通讯作者:胡铁骊,E-mail:hs381@163.com

control of lung cancer, especially male lung cancer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CM health resources and prevention should be utilized rationally;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should be improve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or cervical cancer, which is importa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

Keywords: oncology; death cases; death cause sequence; neoplasm; average survival; TCM treatment costs

我国第三次居民死因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属于世界较高水平,不同性别、地区差异明显,并呈持续增长趋势[1]。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确切,在综合治疗中有独特地位和优势,带瘤生存和生命质量提高是其显著特点[2]。有研究显示,使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3]。笔者通过分析本院肿瘤科2007-2016年死亡病例,旨在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改善预后及中医药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病史分析方法,选择2007-2016年本院肿瘤科死亡病例,通过病案统计管理软件收集病案首页、入院记录、死亡记录资料,由本院病案统计室进行核对,确保资料真实、可靠。疾病分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4]。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7、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构成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H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数据采集与质量控制

1.3.1 死因分析

死因构成以主要诊断为准,对主要诊断进行质量控制后进行分析。由于医保分值需求、编码失误、医师病历书写欠严谨或其他未知原因,少数病历的主要诊断为广泛转移性恶性肿瘤、手术后对症治疗、肿瘤化学治疗疗程、呼吸衰竭、恶性肿瘤的支持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等。通过查找原始病历,按照ICD-10主要诊断的编码原则对其进行修正。如广泛转移性恶性肿瘤需找到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1.3.2 生存期分析

通过查询死亡病历入院记录的病史信息获得首次确诊日期,计算患者生存期(死亡时间-恶性肿瘤确诊时间)。

1.3.3 中医药治疗费用

通过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费用信息分析死亡患者的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包括一般医疗服务费(含中医辨证论治费和中医辨证论治会诊费)、中医诊断、中医治疗(含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与灸法、中医推拿治疗、中医肛肠治疗和中医特殊治疗)、中医其他(含中药特殊调配加工和辨证施膳)、中成药费和中草药费。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中医药治疗费用÷总费用×100%。

1.3.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病死率、死因排序、生存期、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总费用及平均住院日。

2 结果

2.1 死亡病例概况

2007-2016年,本院肿瘤科住院死亡病例共830例,其中男性548例,女性282例;年龄12~96岁,平均(63.52±12.14)岁。肿瘤科死亡患者占全院死亡患者的比例从2007年的35.66%下降到2016年的11.19%。10年间肿瘤科總病死率为5.70%,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除外)。见表1。

2.2 住院费用分析

830例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为39 630.86元。儿童组(≤14岁)、青年组(>14~44岁)、中年组(>44~64岁)、老年组(>64岁)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7 762.93、26 750.01、37 595.06、43 036.3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平均住院日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平均住院总费用增加。10年间肿瘤科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为18 711.89元,远低于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F=14.014,P=0.010)。见表2。

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由2007年的19 517.78元上升到2016年的58 875.28元,10年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39 630.86元,其中年均中医药治疗费用为6206.98元,占总费用的15.66%。10年间平均中医药治疗费用介于2437.40~11 966.85元,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2007-2014年中医药治疗费用占比波动较大,由2007年的29.11%下降到2010年的6.03%,又逐年上升到2014年的20.95%,2015-2016年占比稍有下降,2013-2016年占比18%以上。10年间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平缓波动增长,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波动较大,表明2013年后中医药诊治手段逐渐被广泛接受。见表3。

2.3 死因分析

830例死亡患者中,死于恶性肿瘤826例,肝占位性病变2例,多浆膜腔积液1例,呼吸衰竭1例。死因排序前10位为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卵巢癌、胃癌、鼻咽癌。其中因肺癌死亡患者347例(41.81%),肝癌12.05%,乳腺癌、结肠癌分别为4.82%、4.58%,前10位死因共占82.78%。见表4。

830例死亡患者中男性患者死因排序前5位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直肠癌与胰腺癌;女性患者死因排序前5位为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结肠癌。男女患者死因排序除第1位肺癌外,其他排序均不相同。中年組患者死因排序前5位为肺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直肠癌;老年组患者死因排序前5位为肺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中年、老年2组患者的前2位死因相同。在前10位死因病种中,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介于9.76%~20.10%,结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最高(20.10%),其次是肺癌(17.36%)、乳腺癌(16.64%)、肝癌(15.97%),比例最低为鼻咽癌(9.76%)。表明中医药治疗在结肠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诊治上可能有重要作用。

830例患者中因肺癌死亡347例,占总死亡人数的41.81%。548例男性患者因肺癌死亡263例(47.99%),282例女性患者因肺癌死亡84例(29.79%)。男性因肺癌死亡比例远高于女性,比例1.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65,P=0.000)。

2.4 生存期分析

830例患者的最长生存期为9142 d(子宫颈癌),最短为3 d(男性肺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545.5 d。2007-2016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波动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男性平均生存期为446.3 d,女性平均生存期为738.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明10年间男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远低于女性患者。详见表5。平均生存期按年龄分段进行分析,儿童组只有1例,总生存期为718 d,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患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73.8、528.0、58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表明本院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详见表6。

从死因排序前10位的平均生存期来看,肺癌、肝癌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96.8、328.0 d,胰腺癌平均生存期最短(169.3 d),其次为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的平均生存期最长,为1385.1 d。

性别分组的死因前10位的平均生存期中,男性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最短(171.8 d),其次是食管癌、胃癌,平均生存期最长的是直肠癌(861.9 d);女性也是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最短(163.4 d),子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最长(1838.8 d),其次是乳腺癌(1385.1 d)。

中年组死因前10位患者中,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期最长(1410.1 d),最短的是胰腺癌患者(168.3 d),其次是肝癌患者(203.1 d);老年组中胰腺癌平均生存期最短(178.8 d),乳腺癌最长(1300.2 d)。

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组的死因前10位平均生存期结果可看出,平均生存期较长的疾病为子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及老年卵巢癌患者,生存期较短的为胰腺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

3 讨论

3.1 合理配置中医药卫生资源,提高中医药对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

2007-2016年肿瘤科死亡率逐年下降,830例死亡患者中男性人数约为女性的2倍,与曾红梅等[5]对我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的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显示,1989-2008年中国恶性肿瘤的标准化死亡率略有下降,男性高于女性。目前,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界重大课题。患者难以忍受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期望中医药治疗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中医药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有利于增效减毒或增敏、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在术后或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中作用明显,在晚期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替代或补充作用[6]。本院肿瘤科患者以晚期癌症居多,在恶性肿瘤患者增多的情况下,肿瘤科死亡率反而下降,表明中医药在恶性肿瘤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持续增长的情形下,如何合理利用中医药资源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将成为研究者们的长期目标。

3.2 加强男性肺癌预防控制,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

中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增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是肺癌、胃癌和肝癌[7]。本研究显示,肺癌在近10年的死因构成中所占比例为41.81%,在死因排序中排名第一,其平均生存期只有396.8 d,一般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或广泛转移期。本院肺癌死亡患者男性远多于女性,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费用比例为17.36%。可见,加强肺癌尤其是男性肺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降低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肺癌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发病死亡最常见、增长幅度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宣教,利用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肺癌的重要课题,其中控制烟草、防治大气污染、提高中医药对肺癌的诊治水平是21世纪中国控制肺癌的关键。

3.3 加强肝病中医药治疗研究,改善肝癌患者预后

死因第2位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不理想,病毒性肝炎、饮酒、熬夜等都是肝癌患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肝癌平均生存期短于肺癌,中年组肝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仅203.1 d,肝癌中医药治疗费用占15.97%。本院肝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应进一步加强肝病中医药治疗研究,改善肝癌患者生活质量。

3.4 进一步提高生存期较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平均总生存期较长的主要为子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及老年卵巢癌,乳腺癌平均生存期1385.1 d,这与陈万青等[8]的研究一致,即乳腺癌患者的1、3、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90.5%、80.0%、72.7%。结肠癌、乳腺癌的中医药治疗费用占比高,分别为20.10%、16.64%,如何提高这些生存期较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与生活质量是医疗工作者的研究课题。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乳腺癌患者更易复发转移。乳腺癌和子宮颈癌的预后与心理素质相关,尤其针对职业女性而言,心理健康指导对改善预后尤其重要。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把乳腺癌、子宫颈癌筛查纳入妇女病普查范围内。加强癌症的“三早”预防,提高综合医疗诊治水平,加强传统医学诊疗手段与疗效的宣教,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提高女性心理健康指导力度,最大程度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

3.5 本研究局限性

生存期影响因素较多,如肿瘤原发部位、年龄、肿瘤分期、是否转移、合并症(如糖尿病等)、治疗方式、心理因素等。由于资料缺陷,未能分析众多的影响因素,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癌症患者诊断的金标准是活检病理结果,由于年龄或主观因素影响,并非每个患者都做活检进行确诊,部分患者确诊的依据是CT、PET/CT或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难以完全避免假阳性出现。因此,确诊依据不一致,影响生存期分析结果。再者,本院其他科室亦接收肿瘤患者,如脾胃病科接收胃癌、肠癌等患者,乳腺科接收乳腺癌患者等,故死因排序具有局限性。更具代表性的恶性肿瘤死因排序、生存期的影响因素需要研究数据满足更高要求,如临床资料更全面、样本量更大等。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J].中国肿瘤, 2008,17(5):344-345.

[2] 阙华发,陈红风,徐杰男,等.生命质量与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253-256.

[3] 王媚.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 33(20):92-93.

[4]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M].董景五,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 曾红梅,郑荣寿,张思维,等.1989-2008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7):525-531.

[6] 吴万垠.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替代”与“补充”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111-114.

[7] 王永川,魏丽娟,刘俊田,等.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0):679-682.

[8] 陈万青,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68-674.

(收稿日期:2017-12-19)

(修回日期:2018-02-23;编辑:季巍巍)

猜你喜欢

肿瘤科肿瘤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ceRNA与肿瘤
循证医学在肿瘤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