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石化:化工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2018-09-03胡拥军

中国石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腈纶精细化工聚酯

□ 本刊记者 胡拥军

上海石化在新产品开发上形成“研发一代、转化一代、推广一代”模式,持续不断推出市场欢迎、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为美好生活添彩。

在46年的发展中,上海石化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结构调整,产品从原来的化纤原料为主,向油化纤塑四大类产品中的高品质油品、功能型纤维、绿色环保聚酯、高性能塑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挺进。

“我们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以及几十年来不断积累形成的技术优势,淘汰老产品,开发新产品。许多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海石化副总工程师任国强说。

为化工产品家族添新成员

今年5月,上海石化向市场推出新型常温常压阳离子聚酯切片,聚酯切片家族又添新成员。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阻燃聚酯、低熔点聚酯、复合纺专用聚酯、有光高收缩膜用聚酯(HSF型)、增黏聚酯切片、工程塑料用聚酯切片、膜用聚酯切片等高附加值新产品,保持着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008年,上海石化成功开发出阻燃聚酯切片,打开了产业结构调整之门。其后,通过不断完善,阻燃聚酯切片形成大有光、半消光、全消光三大系列产品,基本代替了进口产品,成为国内首家采用连续化工艺生产阻燃聚酯切片的企业,并在合成工艺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2年,上海石化又将目光投向工程塑料用聚酯切片。由于该聚酯切片使材料具有“聚酯+塑料”的特性,用它制作的超轻箱包,在国外大型商场成功销售,受到用户和消费者的青睐。上海石化把目光投向高档膜用聚酯产品,2014年下半年开发出292新牌号产品,实现膜用聚酯产品的升级换代。该产品具有卓越的质量性能,适用于高档光学膜生产。目前,该产品在江浙一带及山东地区拥有稳固的市场。

上海石化碳五新装置。谭启亮 供图

上海石化腈纶生产装置包括南装置、北装置、金阳装置,其生产量曾一度占据中国石化腈纶产量的半壁江山和国内腈纶市场的四分之一。该公司在做大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做精做优腈纶新品。该公司生产的原液着色腈纶,在国内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今年初,紫丁香色、蓝星晨色和戈亚红色三种新色系原液着色腈纶成功进军服装用腈纶领域,受到用户欢迎。这一工艺,与在后道工序进行着色相比,色泽更鲜艳、色牢度更强,同时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今年5月,金阳装置通过对原液添加纳米功能材料进行改性,成功开发出保暖内衣专用的“发热腈纶”,可提高服饰的蓄热性能。产品一经问市,就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担当着中国石化腈纶新产品的开发重任,上海石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开发原则,力求将新产品开发形成“研发一代、转化一代、推广一代”模式,持续不断推出市场欢迎、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为美好生活添彩。

上海石化在国内聚酯行业中的独特地位,被国家赋予制定行业标准的重任。从2004年至今,以上海石化为主制定、修订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达到6个,基本涵盖了聚酯系列产品。

新材料打破国外垄断

一种被称为“黑料”的用于燃气管道生产的原料,2018年以来以满负荷状态由上海石化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打破了该原料被国外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助推国家“煤改气”天然气管网建设的中国网中国造。

“黑料”被国外垄断的10年,也是上海石化聚烯烃产业奋发图强的10年,该公司逐渐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生产企业,并于2015年通过国际权威PE100+行业认证,成为国内首家PE100+协会成员。取得这张国际通行证,也意味着打破了坚固的市场壁垒。

上海石化聚烯烃的专用料和新产品时常跻身国外同类产品先进行列,实现以国代进,深受用户好评,赢得了广阔市场。如丙丁共聚产品M850B,因其高透明性、低析出性的优异特点,打破了食品行业高标准包装材料原材料被国外一统的局面,推动国内食品行业包装材料的升级换代;β晶型高抗冲聚丙烯专用料、汽车用高结晶聚丙烯专用料、无规共聚高透明聚丙烯专用料等,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器电子配件、家电产品等各种领域;医用聚丙烯和医用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料、G树脂系列专用料等产品,在行业中保持着技术领先优势。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国家急需的战略高性能材料,应用极其广泛,极具意义。2010年12月,“PAN基碳纤维成套技术开发”列为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2012年9月,上海石化年产3000吨原丝、1500吨碳纤维项目一阶段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每年3000吨聚合物、1500吨原丝、500吨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申请碳纤维相关专利179项,授权62项,碳纤维专利申请量已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四。

上海石化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被列入2017年中国石化重大项目。瞄准国家重点发展方向,新一轮的攻关已经在路上。

引领精细化工纵深发展

裂解碳五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由于技术原因,数十年前,国内化工企业都把它当作廉价燃料一烧了之,被称作“沉睡的产业”。综合利用碳五资源,既是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又是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需要。1991年,随着上海石化2.5万吨/年碳五分离工业试验装置建成投产,这一“沉睡产业”的财富之门被打开,引领精细化工向纵深发展。

2001年,上海石化建成亚洲第一套1000吨/年异戊烯装置,这是碳五分离技术的一次重大进步。异戊烯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农药中间体频那酮及麝香香料。这些产品此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该装置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09年,该公司投产了一套15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2011年又新建一套1万吨/年异戊烯联合装置,使碳五分离的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并为深度开发从中间体下延到附加值更高的下游产品打下基础。

目前,上海石化已形成聚合级异戊二烯、化学级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4种产品及下游异戊烯、高纯度戊烷系列产品,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碳五系列产品产业链,碳五利用率达到45%,为国家石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细化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展,上海石化碳五分离技术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许可境内外5家企业,并得到成功应用。

猜你喜欢

腈纶精细化工聚酯
◆防水卷材
泉州永春骏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防水卷材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腈纶行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辽宁省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探析与建议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成功生产超高收缩腈纶
在精细化工领域创造更大价值——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专访
精细化工车间“三字诀” 让精益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腈纶毛条产生毛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