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在互联网群组中的行为研究及责任意识培养

2018-08-29巩飞

科技传播 2018年1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高校学生

巩飞

摘 要 文章以互联网群组为研究背景,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学生在互联网群组中的具体行为特征,并结合互联网群组相关特点,从高校学生、高校、互联网平台建立者等角度出发,提出培养高校学生在互联网群组中责任意识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群组;高校学生;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7-0153-0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群体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完成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其中20~29岁年龄结构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0%,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群体占比达到31.9%,可见大学生逐渐成为了使用网络的主力军。

在网络急速发展的时代下,不同形式的互联网群组也在快速增加,几乎每个网民都会加入一定数量的互联网群组当中,群组的普及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让人们及时了解资讯,分享各自生活、工作当中的心情等。

但是另一方面,不良信息也同时会像病毒一样在不同群组当中迅速传播,辟谣不及时就会造成非常坏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认识并不是非常的成熟,网络的虚拟环境就成为了许多人发泄不良情绪的温床,一些人表现出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两面性,部分大学生缺乏网络责任意识,特别是在网络群组当中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不良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那么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在网络群组中的行为表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群组责任意识就变得意义重大。

1 互联网群组的相关概念解析

2017年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于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该规定的出台对于促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比如:微信群、QQ群、贴吧、微博群组等。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平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包括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所以互联网群组中不只有群主一个责任主体,还有群主、参与人(发言人)、网络平台提供商等主体。

在群组中,作为建立群组的群主在群成员交流以及群内信息发布的时候要切实履行管理责任,除此之外,作为群组当中的主要组成人员,群成员也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作为提供互联网群组的平台商也应该履行必要的责任,对互联网群组进行必要的监督。

2 高校学生在网络群组中的行为特征

2.1 利用网络群组进行自我个性表达

首先,利用互联群组进行人际沟通交流。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以“95后”为主体,甚至已经迈向了“00”后大学生时代。大学生们往往个性非常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所以在互联网群组当中,大学生群体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就会主动的去利用这一渠道充分表达自身的个性以及想法,再加上网络群组相对自由,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这就更为他们交流表达提供了便利。

其次,利用互联网群组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有多种渠道与方式,与人交流也是其中之一。高校学生群体作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代表,会充分利用网络群组获取信息以及传递信息,比如说建立班级群、年级群、社团群、老乡群等等。

最后,呈现出网络语言文明度高的特征。高校学生因为受到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涵养,能表现出较高的素质,所以在网络群组当中与人交流的时候,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

2.2 在网络群组中缺乏理性思维,容易盲从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在网络平台都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真假难辨的信息,各种各样的信息会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进入高校学生的视野,由于高校学生自身处在三观形成的阶段,在思想上并不是十分的成熟,理性分析的能力严重缺乏,当网络信息充斥到高校学生的视野当中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辨别真假,特别容易被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或者意见领袖所左右。当这些信息通过不同的网络群组不停的传播的时候,高校学生就会迷失在信息的盲流当中。逐渐的,一些大学生就会丧失自我判断,遇到事情没有自主辨析的能力,这非常不利用他们的成长。

同时,因为网络群组的便捷性以及及时性的特点,这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以及与人沟通提供了便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些不良信息通过网络群组传播的时候,这些不良信息就会像“病毒”一样在高校学生当中传播,会造成非常不好的结果。

2.3 过度依赖网络群组,线上线下“两面性”

由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自由,于是他们就有很大的权利去决定何如支配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在除了上课,参加校园活动外,都能够合理的利用网络,良好的把控自己的上网时间,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过度沉溺网络世界,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过度依赖网络群组就会让学生模糊现实世界以及网络世界,把大量的时间以及社交沟通都放在网络群组中进行,渐渐地现实社交的能力就会弱化。

另外,一些高校学生在网络群组中呈现线上线下“两面性”特点。一方面是一些學生在网络群组中表现的非常活跃,但是在人际实际交往过程中却比较内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性格原因引起的,只要学生自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当中增强锻炼,多与人沟通,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一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两面性”是网络的虚拟自我以及现实的真实自我的两面性。比如说在网络群组中语言文明度高,能够及时发声辟谣,维护网络群组环境等,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却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3 培养高校学生在网络群组中责任意识的途径

3.1 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高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以及对象,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這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基本要素。

一方面,高校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作为高校学生而言,在人生当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不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要承担作为这一角色扮演的责任人。在网路群组当中,高校学生一旦加入一个群组里面去,就成为了这个群组的一份子,相应的就应该履行遵守群组规定、遵守法律规范的责任。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责任观念。在日常的互联网群组交流过程当中,能够自觉维护群组的网络环境,制止群组当中的不文明行为,不得当的言行。要敢于发声,敢于同不得当的网络群组当中的行为说不。

3.2 加强引导,强化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建设

高校尤其是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倡导者,应该及时关注学生在网络群组中的行为表现,要加强高校学生在互联网群组当中的行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高校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特别是一些学生特别容易走极端,在网络当中发表一些不当言论,这个时候,高校辅导员应该予以适当的引导,对学生加强教育与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同时,应该鼓励先进,建立一批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通过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这个有力的抓手,更好的维护网络群组环境。

3.3 加强监管,切实履行相应责任

网络群组涉及多个责任主体,网络群组的组建者、群组成员、网络群组提供平台都应该按照《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要求规范与约束各自行为。在高校当中,网络群组的建立者可能是老师也可能会是学生,无论群主是老师或者是学生,都应该及时关注群组内容,及时制止群组中的不文明行为。高校学生作为互联网群组中的成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群内的言行,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作为互联网群组平台提供者,相关企业应该通过技术支持等方式做到有效监管,防止黄赌毒等一些非法行为在互联网群组中传播。互联网的良好有序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参与和监管,只有各方都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才能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菲.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9-11.

[2]周敏.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53-55.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高校学生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广播新闻编辑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