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之“虚”

2018-08-29邓集慧蒋烨

艺海 2018年2期
关键词:意境园林

邓集慧 蒋烨

[摘要]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将现实世界虚灵化为精神世界,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中国艺术之“虚”是一种觉解和生活方式,古往今来体现在中国人文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文学、书画、音乐、舞蹈、园林等等。而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古典园林之“虚”,以“儒释道”古典哲学思想作为“虚”的美学思想基础,通过分析空间形式营造园林虚境和运用虚借艺术造园手法两个主要方面来阐述“虚”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形式中的作用,并强调“虚”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虚景;虚借;意境

“虚”的内涵

“虚”指抽象的、无形的、微妙的感知体验,大多时候是一种想象和联想后领悟到的意境。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空白、空洞、空虚和虚无,而是在其间蕴涵着极为丰富的间接形象。它是一个更重要有用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灵的、意味深远的空间,它可以使文学、绘画、园林等艺术进入一种自由至美的意境。“虚”是中国传统美学核心意境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尤其受到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框架,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提出了“虚”观念。道家学说主张“自然无为”,强调“天地之美”,在老子看来,天地的万有虚无是相依相存的,而且“有生于无”,虚胜于实。佛教传人中国,受道家学说以及儒学的影响,与玄学相结合形成禅宗,禅宗肯定了“无”,并发展了“空”,禅宗这种清静空寂的世界观及审美观直接促成了表达“虚空”观的内在抽象美。而儒学则将自然的、心灵的审美标准以中庸的姿态显现于人世,它为道家和禅宗思想的“虚”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限度“师法自然”,同时又提炼出片段,并将其抽象化,建立适合的“自然像”,糅合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的极端趋向。儒释道对于“虚”在观念形态上达到了统一和互补,凝练出“虚境”美学观念。这一观念被后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指导实践及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渐臻成熟形成独特的民族个性,创造出别具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

园林空间中的“虚景”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目的,而是追求一种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意境。这种意境在审美理想上讲究实景与虚景、静态与动态、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在审美欣赏上则讲究人对物的感受,心与物的交融。园林空间的处理、园林意境的创造皆具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征。用园林中的风貌寄托造园者的思绪与志怀,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引为某一存在于思维中的虚境,化景物为情思、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空间意象,是园林艺术的至高追求。

园林空间有开敞、闭合、纵深、内外等不同,将这些不同的空间按使用功能、动态观赏、静态观赏的要求进行划分组织是园林空间组织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以上空间布局形式综合应用,使空间有大有小、有明有暗、有开有闭、有内外、有纵深、有过渡,形成一个有节奏、有变化而又统一的空间体系。但空间常常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大小空间相会,多种空间进行组合,或串联或并列,综合交错的。使单一空间变为多样空间,使静观视线转化为动观视线,把一览无余的景色转变为层层引导、处处更新、步步深入、曲折多变的境界,以提供能持续欣赏的程序,需要对空间进行拆分整合,利用特殊的造园手法来实现。

空间带给人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高大、有的低矮、有的空旷、有的狭窄等等,对人的身心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虚实空间的对比变化遵循着“实处求虚,虚中得实,淡而不薄,厚而不滞”的规律。如苏州拙政园倒影楼利用水中的倒影与庭院景致相互渗透,来以虚衬托实之美。北京颐和园以昆明湖來衬托万寿山丰富的景致。利用湖面具有扩展延伸景物的特点,将万寿山有限的风光转化为无限风光。宁波天童寺古道两旁有大片松林,路人经过这条古道时,就能体会到“未入天童心先静”的状态。寺院空间与古道相接,从而使寺院空间扩展了无数倍,增强了园林空间的延伸性。苏州狮子林的曲廊,造园家利用廊“长”和“曲”的特点,借“曲”组景,借“曲”生幽,巧妙地将周围景致与其串联起来,可以在无景处生景,增加了景深层次,增添了园林趣味,让园林范围无限延伸。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实景是虚景存在的基础,虚境是由实境引发的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的“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是伴随着具象引发的想象而产生的对情、神、意和感悟的“象外之旨”。而这一独特的空间境像给予人们的则是一种置身于园林中身之所历、心之所悟的生命感和宇宙感。

造园手法中的“虚借”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就提出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艺术原则,对我国园林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园林虚景的过程,也巧妙地运用了虚借这种手法。为了塑造园林虚景的虚借形式有借声、借光影、借芳香、借气象等等。园林中的声、光影、气味、气象等虚景要素没有可供其直接借助的实体形态存在,所以要把握时机的借鉴一切不确定、灵活多变的虚景元素,也就是计成所谓的“因时而借”。如鸟鸣、芳香、梵音、日光、月色、倒影等等。

借声。鸟声是大自然本色的体现。其音色优美婉转。利用鸟声烘托山林之寂静。苏州太平山庄半山亭有楹联为“高树鸟啼青嶂里,半山泉响白云中”,描述鸟声、泉声融合为一体,合奏出让人为之感叹的天籁之音,在宛如屏障的青山中和白云间回响。鸟鸣声为园林增添不少趣味。悠悠的梵音,会让产生人超脱世俗红尘之心境。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脚下的净慈寺,每当傍晚寺庙里梵钟敲响,钟声清越悠扬,在南屏山中回荡,随风远播,可传达到西湖彼岸,回音荡漾,钟声、回音交融在一起,经久不息,形成“南屏晚钟”的悠远情韵。

借香。闻香入境是中式园林营造氛围的常用手法。园林中的香味有很多种,如植物散发的芳香、书香、墨香、檀香等等,这些香气令人心旷神怡。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远香堂为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堂名源于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因水中遍植荷花而得名。夏日荷风送香,令人神清气爽。

借光影。光影借助中式园林中形态各异的造景元素和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在园林中传达着奇妙无穷的光影魅力。光象征着生命,太阳的东起西沉引发人们对自然万物丰富的想象。如隋朝杨素在《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中说过:“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描述了太阳升起世界万物欣欣向荣的生机景象。唐白居易在《湖亭望水》有“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的名句,将黄昏日落的迷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只要有日月天光,便会有形影不离。光线的强弱会使影的浓淡变化不息,若巧妙加以运用,就能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古典园林中,梅旁的疏影、石旁的怪影、花下的碎影、粉墙的剪影、水中的倒影等等都是虚与实的结合、意与境的统一。如拙政园的“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犹如绚丽的彩虹,利用倒影摸不着看不透的特点,与园林中的实景要素相结合,产生虚境之美,为园林景致锦上添花。光影所烘托的意境是寄情于园林中的物境,情生于景又超出所寄托的事物之外,让人无限回味与遐想。

虚景是园林中实景以外的境像。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虚境景观由空间、声色、气味、气象与实景结合生成,通过“虚借”造园手法创造出来。并使之契合而成以不測为量的、令人品味不尽的空间美的组合,富有气韵的生命感。

结语

中国美学推崇“虚”,其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将现实世界虚灵化为精神世界,中国艺术之虚是一种觉解和生活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中“虚境”的营构,反映了儒、释、道“师法自然、唯道集虚、空灵寂静、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融合;在造园艺术上介入了“巧于因借”的手法,运用“虚借”的表达方式使园林景观获得“天人合一”的物我交融、飘然脱俗的意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

[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陈从周,说园[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6]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2009.

[7]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彭锋.中西美学中的虚与实[J].北京大学学报,第48卷,第1期,2011(01).

[9]宋珊,邹志荣,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

[10]戴孝军,心与物的和谐——庄子“游心”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J].美与时(上)2012(03).

猜你喜欢

意境园林
情融意境韵含美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