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证时代进步
——全国党刊代表汇聚遵义

2018-08-29李佳旭

遵义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党刊创刊杂志社

文 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火红的八月,汇集着红色的底蕴;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写着诗样的情怀。

8月2日,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区)的党刊领导、专家、代表齐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参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党刊交流发展暨遵义杂志社建社创刊十周年研讨会。共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交流学习党刊工作经验,共商党刊发展大计,并为遵义杂志社建社创刊十周年加油鼓劲。

在《遵义》创刊建社十周年之际,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专门发来贺信。

贺信说:遵义杂志社建社创刊以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舆论主阵地,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办刊质量,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刊网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全国城市党刊研究会秘书长古龙高代表研究会向遵义杂志社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他说,遵义杂志社在全国城市党刊研讨会发展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通过十年来的努力,《遵义》杂志成为全国城市党刊的标杆和示范。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遵义》杂志与全国各地党刊共同开拓党刊发展新局面,不断铸就党刊新辉煌。

受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欣委托,遵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冉世勇向此次参会的领导、专家、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希望遵义杂志社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宣传报道,讲好遵义故事,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拼搏,再度启航、继续前进。

《遵义》,这本年轻的杂志;遵义杂志社,这个年轻的团队,牢牢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遵义的重要指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秉承“中等城市观察者”定位,坚守“做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初心,十年磨一剑,追梦前行。

《遵义》杂志,并非无本之木。

虽然创刊建社仅十年,却有一位老同志与之有着二十年的“交情”,因为《遵义》杂志还有一个前身——《遵义工作》,而这位老同志就是一直关心帮助遵义杂志社发展的原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董仕荣。

二十年前,董仕荣工作调动到遵义市委政研室,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接手《遵义工作》的编印工作。董仕荣说,遵义这座城市,因为外来人口多、土著人口少,所以能相互渗透、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他认为,遵义还有“建功”的特点,只要给予一个平台,就能不负众望、建功立业。而《遵义》杂志创刊建社为年轻人提供奋斗的平台,如今的成绩也是佐证。

谈到《遵义》杂志这个干事创业平台的搭建,就不得不提这本杂志成功申请公开刊号的亲历者、促成者和推动者——遵义杂志社第一任主编、现任贵州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姚鸿。也是在他手上,《遵义》由内资刊物升级为全国公开发行时政月刊。

姚鸿说:“2008年7月25日,是我这一生都值得铭记的日子,经过近千个日夜的奔走,这一天遵义杂志社成立挂牌,省内外媒体、专家齐聚,向世人宣布了《遵义》杂志的诞生。”

与十多家单位合作办刊、出版周期调整为了半月刊、旗下全资子公司天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创办遵义杂志网、开通微信公众号、成立品味遵义工作室、控股实体渝彩图文有限公司成立……凡此种种,都在几年后的团队手中完成。这个团队,除了遵义杂志社第二任主编贺黎明,还包括已经离开杂志社的班子成员程建强、程晓秋、余娅、郑尚坚等。

“近百年来,中国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华民族从未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更接近中国梦。《遵义》创刊也是改革的成果,是一种文化自觉,是遵义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靓丽名片,《遵义》是在改革大环境下的产物,没有改革的精神,创刊无异于天方夜谭。”在这个以“改革开放”与“党刊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上,贺黎明再次突出“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知名媒体人、传媒学博士马世领曾经担任过《遵义》杂志三年的执行主编,拥有浓厚“《遵义》情结”的他也给出了自己此次遵义之行的“经验之谈”:希望《遵义》在办刊中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违禁令、不昧良知、不舍主业、不拘一格。

中新社贵州分社社长张一凡对《遵义》的发展也提出了期望:十年对期刊来说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遵义有自己的地标符号,遵义杂志社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水平宣传遵义,写出更多有意义的中国故事。

当代贵州期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当代贵州杂志社社长邓国超在此次研讨会中也对《遵义》给予了肯定,他说:遵义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遵义》杂志,在新闻创作、融媒体发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成绩都十分耀眼。创刊十年来,已经成为了一本负责任的党刊,始终秉承中等城市观察者的定位;是一本满怀人文情怀的杂志,具有非常强的人文关怀。

曾任《羊城晚报》总编室主任的资深媒体人陈进是第二次参加遵义杂志社的活动。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评价了现今的《遵义》杂志:“这本杂志在这个时候进入了自己的下一个时空进程,在这个时空进程里,它逐渐具备了样本意义。其价值在于让党刊与时俱进。”

“仲夏上娄山,勇攀凌云青峰。谁与时代为伴,有党刊遵义。自然嬗变标杆追,风雨十年辉。拼却收获硕果,笑求明朝意。”《潍坊通讯》执行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张岳华在遵义参加研讨会期间特意为《遵义》杂志作词一首——《好事近•〈遵义〉创刊十周年》。

张岳华说,《遵义》是一种载体,承载了中国革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点,记录了中国改革从发韧到深化的轨迹;《遵义》是一种精神,它既代表着一种艰苦创业、勇于拼搏,又代表着一种冲破藩篱勇于创新的精神;《遵义》是一种模式。它是中等城市的时政媒体,它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报道者,更是时代的守望者、评论者;《遵义》是一种样板,它是中国城市党刊发展的一个样板,一个内陆城市拥有全国三线城市唯一的全国刊号,经过创业、创新、融合,发展如此之快,不愧为全国城市党刊的遵义现象;《遵义》是一种方向,系列刊、全媒体、融媒体,公众号、网站、表情包,机制创新、媒体融合、文创产业等,无不代表了当今媒体的发展方向。

对于《遵义》杂志的创新发展,“前辈”董仕荣也作出了高度评价:《遵义》探索了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径,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把一个刊号的潜力挖掘发挥到了极致,把城市品牌的张力发扬到了极致;《遵义》还锤炼了一支很好的创业团队,采编印、文图影、专兼聘,优势互补、人才济济、朝气蓬勃。

这个十年,是拓荒的十年,是播种的十年,也是收获的十年。

《遵义》为探究者提供路径、为管理者提供借鉴、为思想者提供平台,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交流提供桥梁通道。

“中等城市观察者”见证着祖国的每一步发展,未来十年、二十年……《遵义》还将保持着负责任的态度记录、思考,跃马扬鞭、笃定前行。

猜你喜欢

党刊创刊杂志社
融媒体时代党刊如何做好选题策划
《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社
《汽车与驾驶维修》杂志社
《汽车电器》杂志社
创刊40周年抒怀
《汽车电器》杂志社
1994:创刊
创刊寄语
注重党刊学用 确保发挥作用
庆祝《烹调知识》创刊二十周年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