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微诗意的发掘

2018-08-29詹绍姬

湛江文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永利风物渔火

◎ 詹绍姬

故乡是每个人出发的起点,对于作家来说故乡是精神的原乡,是创作的源泉。作家对故乡的认知某种程度影响了作品气质。

梁永利诗歌世界的故乡是渔火点点、是牧童短笛、是乡音节节,是旧风物,是老相识,是有着传统古典美的乡村意象所编织的网。故乡这张网里旧情谊,是“小镇的路将祠堂绕了三环”的宗族血亲社会,是旧风物,是“白鹭辨认来客,看见抄小路走的/翅膀重重地拍响”这只白鹭是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是李易安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梁永利善于把隐藏在事物内里的幽微诗意阐发出来,颇耐人寻味。故乡的一只白鹭有是旧相识,这多么有人情味的细节。

故乡这张温情脉脉的网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田园诗意的乡村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因横笛在春天乱吹,我的亲人/打听不到归家的方向/南边是新高速入口,北边留给高铁/河水自东向西,灯光照射的牧童/越走越远。”“渔火早已消失,看到的是娱乐城的灯光……渔火在诗篇里燃烧/燃烧的渔火,在北部湾早已消失。”现代文明对传统乡村的占领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方言方音已经被普通话粗暴清洗,人们不再讲“日头毒赖”“他只用普通话讲/太阳很猛”。民风民俗也已经走向消亡,“野性退化,市面假货流行/你、粽子、龙舟已死于民俗”。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乡愁已经无处安放。离开似乎是每个游子的宿命,“走吧!故乡之上是江湖”。

回不去的故乡,无处安放的乡愁,让诗人对乡村风物、人情恋恋不忘。梁永利善描摹风物,梁永利也善于表现风土人情。《爱与哀愁》《踏浪》《二狗喝水》《爱是什么》,梁永利通过这四篇小诗,把乡村爱情表现的颇有生机,把二狗和大妞带着乡野气息的爱欲情仇故事生动地搬演,情欲滋长,生机勃勃。难能可贵的是这几首小诗写得有野性但不粗鄙,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这一本诗集名曰《自在与拷问》,“自在”与“拷问”是一对并峙对立的概念,对峙产生的张力使得诗歌有韵味、有余味。其中《无色》是一首很特别的诗,这首诗歌充满了矛盾张力的纠扯,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涌动。

第十三颗檀香珠落地

滚出不能呼唤的名字

白炽灯下,飞蛾

追回蜕蛹的时光

夜莺藏在桃园

墙上的仕女,描摹了一场盛宴

春水自西向东

弄月的人作别太虚

这是一首只有四节的短诗,却充满张力,耐人寻味。诗歌第一节的张力来自于佛珠与尘缘的纠扯,是“色”与“空”哲学的古老对峙。佛珠落地的声音与无声的呼唤,一闹一静,把“色”与“空”两者之间的沟壑填满了,钩沉多少爱恨情仇的纠葛,全部交给读者的人生经验和想象力,诗意也由此生发。第二节的张力来自蜕变的狂欢与破茧的挣扎。来自束缚的压力和自由的欢畅。第三节的纠扯源自繁华的昙花一现和落寞的永恒亘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得意时能居安思危,是人生智慧。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都有对“宴饮”的描摹。绘画上有《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最后的晚餐》不胜枚举,文学上有孔尚任《桃花扇》里的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曲终人杳,江上峰青。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安排了一场夜宴狂欢中忽然墙外传来一阵叹息,在一个家族鼎盛时期就埋下衰败的伏笔。第四节是春水东流时光流逝,是现实和太虚幻境的对峙,是时间的流逝,物质的消亡和虚幻的永恒的张力。

好的诗歌是对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是对生活中幽微诗意的发掘。好的诗歌还要找到准确的词语和合适的修辞表达,让读者产生丰富有趣味的联想,这也是好诗能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永利风物渔火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展览
白象:打造有骨气的民族品牌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渔火像豆子撒遍海滩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木槿
江畔行
过骊山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ngqiaoye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