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护理体会

2018-08-28肖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综合性护理

肖芳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筆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行针灸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行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疗效、Portmann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痊愈时间为(10.36±1.24)d,短于对照组的(16.59±1.67)d,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对于改善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和价值,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非常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周围性面瘫; 针灸治疗;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3.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3-0106-02

近年,临床上的周围性面瘫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主要是由于面部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引起的,权威数据显示,其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10%,且绝大多数患者为单侧发病,只有极少数患者为双侧发病[1-2]。临床上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口眼歪斜、嘟嘴困难以及无法闭眼等,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目前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以针灸为主,提前治疗与护理,可帮助患者康复。笔者为分析综合护理对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行针灸治疗,随机将其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49.9±12.5)岁;左侧17例,右侧13例。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平均(51.3±12.6)岁;左侧13例,右侧1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2)均为首次发病;(3)研究前未进行其他相关治疗[3]。

1.2.2 排除标准 (1)先天性面瘫者;(2)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其他疾病引起的面瘫患者[4]。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定位患者的地仓穴、太阳穴,对患者的嘴角以及眼部等周围性免她部位进行穴位按压,穴位按压的方向要自上而下,每次按压的时间应控制在5~10 min,保证患者的面目神经通络,促进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2)对患者的面瘫部位进行按摩,按摩之前,应采用温热的毛巾对其部位进行湿敷,通络血液,按摩时要注意手的力度,动作要轻柔,每次的按摩时间应该控制在10 min左右;(3)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过程中,要时刻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有消极情绪,应该立即疏导,消除其内心的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康复;(4)患者每次进行针灸治疗后,应坚持锻炼自己的面部神经,避免机头萎缩,如咀嚼、嘟嘴、皱眉及闭眼睛等,每天的锻炼时间要适宜,每个动作可每次锻炼10次,3次/d;(5)由于秋冬季易着凉,要叮嘱患者时刻注意保暖,坚持使用温热的水尽心洗漱,另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对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进食油腻与刺激性强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针对其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痊愈时间及护理前后的Portmann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疗效评价标准:痊愈,面部表情正常,说话与笑时,无口眼歪斜,双侧的鼻唇沟恢复对称,双侧的额纹对称,进食时齿颊间不留食物残渣,抬额皱眉与闭目均正常,鼓腮时无漏气现象;好转,说话与笑时,有轻微的口眼歪斜,鼻唇沟、双侧的额纹基本对称,进食时齿颊间不留食物残渣,闭目不紧,鼓腮时无漏气现象;无效,经治疗护理,患者的面部表情无改善或者面瘫症状进一步恶化[5-6]。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根据医院自行制定的满意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得分满分100分,≥90分非常满意,≤80分不满意,得分81~89分为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时间为(10.36±1.24)d,短于对照组的(16.59±1.6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ortmann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Bell麻痹,临床上又称之为周围性面瘫,以面部神经麻痹为主要特征,机体的额纹消失、眼闭合不全以及无法皱眉、口眼倾向健侧歪斜等均被诊断为周围性面瘫[7-8]。目前,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是有学者猜测,其致病原因主要是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感染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等,从而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出现痉挛,有的患者是由于自己的神经功能不稳进而使面神经出现水肿与缺血[9-10]。临床上对于周围性面部神经缺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减压术、神经移植等,旨在恢复神经功能,但是由于手术治疗会损害患者的其他正常神经,且治疗费用昂贵,迄今为止,针灸治疗是最好的手段。但是针灸治疗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面部神经康复。穴位按压,可通经活络,面部按摩,可松解小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另外,可对不适应的刺激起到减缓作用,一定程度的收缩锻炼,一方面可防止肌肉萎缩,另一方面可激活神经功能,对于改善面部神经缺损以及恢复正常面部表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莫永兰等[11]在研究中指出,给予周围性面瘫患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以上,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Yanilmaz等[12]在研究中表明,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面部神经痊愈时间较其他护理方案者明显缩短,另外,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非常好。笔者为进一步分析综合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应用效果,进行此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为(10.36±1.24)d,短于对照组的(16.59±1.67)d;护理后研究组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另外,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所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莫永兰等[1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此研究的可信度非常高。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Eksi G,Akbay E,Bayarogullari H,et al.The effect of width of facial canal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alysi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5,272(9):2283-2289.

[2]甘麗娇,沈文清,吴永红,等.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12-213.

[3]常雅丽,张宏伟.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68-269.

[4]李晓倩.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z2):70-71.

[5]刘若冰.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3):573.

[6]程永红.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3-1714.

[7] VanderWerf F,Reits D,Metselaar M,et al.Long-term effect of prednisolone on functional blink recovery after transient peripheral facial motor paralysi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2,146(3):448-454.

[8]程素霞.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2):387-388.

[9]陈德琴,潘良德.针灸加微波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3(31):233-234.

[10]李立娟,张靖.分期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56.

[11]莫永兰,何玮.兴奋针灸刺激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378-379.

[12] Yanilmaz M,Akduman D,Sagun O,et al.The Effects of Aminoguanidine, Methylprednisolone, and Melatonin on Nerve Recovery in Peripheral Facial Nerve Neurorrhaphy[J].J Craniofac Surg,2015,26(3):667-672.

(收稿日期:2017-11-24)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综合性护理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