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银丝下的春天

2018-08-28包咏菲王婷

群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居家标准化养老

包咏菲 王婷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银发浪潮滚滚而来。在我国,大多数老人还是习惯于在家里养老,一方面,居家养老的成本相对要低很多,另一方面我国养老具有“反馈性”,子女对父母赡养的义务受到道德的约束和舆论的监督。但当前“421”家庭结构比较普遍,一对夫妻要抚养一个子女,照顾四个老人,从养老角度讲,无论经济来源、生活照料还是亲子交往、亲情慰藉,老人能得到的都很有限,这种风险型的家庭架构也使得传统的居家养老遭遇很多挑战。

常州市天宁区自1985年起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了15年。目前全区老年人口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三大特点。庞大的老年群体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刚性增长。然而,当前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天宁区正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径。

去年年底,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标委验收,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天宁区已逐步形成了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融、专业化和市场化并重、政府购买与社会服务互补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创造出了居家养老管理新经验。

标准先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科学化规范化

“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于2014年4月被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天宁区从2010年起率先提出构建“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扩“床位”、建“餐位”、留“浴位”、供“座位”、保“席位”的举措,重点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居住难、活动难、就餐难、洗浴难、维权难等养老现实问题,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多样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在天宁区居家养老标准化示范点——椿熙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注意到,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挂在墙上,要求十分具体清晰。以老年助浴为例,老人助浴标准化服务包括5道环节:办理手续、浴前准备、帮助洗浴、浴后休息和整理物品。洗浴方式有淋浴和盆浴两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需要助浴的老人一般需提前1天预约,并在家人的陪同下享受收费服务,能自理老人每次15元,半失能老人每次30元。此外,老人助餐标准化服务流程包含食谱发布、订餐、制作老年餐、送餐、用餐、餐后清理、意见征集和改进7道环节。

为巩固扩大“五位一体”养老模式实践成果,进一步拓宽内涵,天宁区将标准化建设确定为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改革最重要的实践载体。

基于此,天宁区编制了《天宁区居家养老标准试点实施方案》,出台了《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激励和奖励制度》等文件,提高了试点参与单位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实施過程中,还先后制定了各项管理标准和制度。

标准化是试点工作快速健康推进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技术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是标准化工作的核心环节。天宁区在向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北京四季青养老院学习取经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养老服务系列标准要求,仔细梳理内部原有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了标准体系明细表。

对照《天宁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阶段性要求,天宁区经过多次研讨,最终形成了“5+X”居家养老标准体系框架:解决老年人日间照料的“床位”、老年助餐需求的“餐位”、老年洗浴的“浴位”、老年人开展文体教育的“座位”、老年人法律维权的“席位”所涉及的所有事项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完成的标准体系包括33项服务提供规范、46项基础通用规范、29项服务保障规范。

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使得原先“半靠制度半靠人”的管理模式发展成为“一切以标准为依据”,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创造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养老标准化管理新经验。

政府搭台:拉起居家养老服务框架

现代社会居家养老不能简单地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家庭,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没有人干的事情,必定需要政府兜底来干,但这种兜底也不是大包大揽,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社会共同解决,总而言之,就是向社会要力量、向市场要资源、向机制要活力。”天宁区委常委、副区长顾潮表示。

近年来,天宁区非常重视民生基础工作,除了标准化工作之外,还积极从机构、小区、平台及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布局,建设完善的载体,激活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拉起居家养老服务框架。

完善“9073”养老布局。所谓“9073”工程,是指90%的老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天宁区通过增设养老机构、养老社区中心站点和支撑居家养老的医养融合中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要。全区现有23家养老机构,共5129张床位;12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共1610张床位,承担日间照料功能;10家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共1937张床位。

进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在天宁区,老人们居住的小区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使得居家养老的环境不尽如人意。天宁区茶山街道于2016年进行了适老化住区改造,通过对小区的适老化设施进行梳理整合,在楼道加装扶手、设置符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标识系统,在小区设置多处“一米花坛”,打造更宜老的居住环境。对小区道路、老年休憩场所等硬件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设置了健身步道,实现人车分流,有效提升了小区环境和居住舒适度。这一适老化住区改造项目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现代民政建设十大创新成果。

开通智慧养老服务指挥平台。今年5月,天宁区智慧养老服务指挥平台在天宁区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正式开通。该平台以养老服务企业安康通为依托,根据老人需求对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进行精准化订制,对服务全过程实现可视化监管,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谈及平台的服务优势,顾潮认为,“过去对老人的上门援助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直觉,对服务效果的评价缺少第一手的信息,通过指挥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这使得对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管成为可能。”这种“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养老模式变革,既让老人舒心,又让子女安心。

打造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为了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天宁区打造了江苏第一家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现已与品牌机构合作,引进康复医院、养老公寓,使得集聚区建设有了有形载体。集聚区周边的地块已于2017年完成了控规调整,地块建设包含了大量的涉老元素,其配套设施更加适合老年人生活。集聚区内涉老产业相对比较集中,在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度创新、营造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唱戏:寻求公益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点

标准化建设意味着服务的科学化、管理的规范化。但标准不等同于一刀切,面向群体的基础性保障不可或缺,针对个体的人性化关怀也不容忽视。对接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精准化的服务,将成为未来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天宁区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天宁区民政局副局长、老龄办主任潘馨表示,为将政府为老服务资金用到刀刃上,天宁区通过招标采购,与多家养老服务型企业达成合作,在市场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服务效能最大化,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幸福度的提升。

现实问题是,当下的很多养老服务企业的可持续运营仍然存在问题。目前天宁区引入的养老服务企业自2016年运行以来,95%的运作资金还是由政府托底,并未成功“造血”,观念的不认同是阻碍“造血”的根本原因。其中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养老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老人、子女的观念尚未转变,不愿意购买居家养老的相关服务,企业很难保持一个合理的收支平衡,结果可能是赔钱赚吆喝,长远看来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养老服务具有社会公益属性,但其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决定了养老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存活,需在公益性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政府托底只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要实现更大的发展还要靠企业自身走向市场,扎扎实实提供服务,打响品牌,实现造血。目前,政府招标合作的企业安康通已在天宁区全面开展服务,今年1—4月的试运行初期属于“送服务上门”的阶段,通过提供线上精神慰藉、线下食住供应等基础性无偿服务,让老人对居家养老有初步的切身感受。下一步将依托平台分别在3个街道連锁运营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低偿服务,比如让老人们享受社区站点的医疗就诊以及有偿定制服务,通过定期为其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利用远红外设备关注老人安全等,满足有经济条件的空巢独居老人的全方位需求。初期通过社区站点试运行,未来辐射周边更多社区,带动老人需求,影响老人的消费观念。

依托政府资源、引入社会化资源,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逐步共建起来。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共赢?以助餐为例,社区居家养老提出共享“中央厨房”的新理念,是通过“中央厨房、社区老年食堂配送、社区老年人家中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中央厨房”方便快捷、营养卫生、价格实惠、安全环保等特点,破解老年人“吃饭难”困局。这一新理念成为推动养老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天宁区茶山街道在投入资金建设“中央厨房”的同时,计划调动周边养老机构闲置资源,建设共享厨房。茶山街道副主任袁维鸿表示,让就近的、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承担起居家养老的部分(助餐)功能,一方面可以让老人短时间内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延伸其产业链。鼓励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进来,通过“中央厨房”模式,开发和提供更便捷高效、价格合理的养老服务产品,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老年人。

天宁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通过搭建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各尽其职的养老服务大公益平台,营造养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氛围,实现了养老服务发展的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居家标准化养老
标准化简述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