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生态保护双赢

2018-08-28朱英明夏妍

群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扬子江城市群要素

朱英明 夏妍

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极,发挥好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聚高效发展,对江苏加快集聚高端要素、提升整体竞争力而言至关重要。目前,扬子江城市群在产业集聚过程中,面临着开发强度过高、污染协同治理滞后、同质性产业集聚、环境联防联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城市群能级的进一步提升。

扬子江城市群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工业园区密布,工业集聚水平较高,不可避免地导致污染物排放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且这些工业园区大都临近城市,资源占用多、环境风险高、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由此构成了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具有增长机制的产业集聚活动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如何通过集聚高端要素,重建高质量生态环境本底,是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在现有属地管理模式下,与快速发展的产业集聚现象相比,扬子江城市群内各城市污染协同治理滞后于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导致扬子江城市群整体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如何统筹规划绿色产业链,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同步加强环境污染协同治理,促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扬子江城市群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扬子江城市群拥有众多的产业集聚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不同形式的园区。从城市群层面来看,各类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是错位和互补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存在明显不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业绩考核的巨大压力,部分产业集聚区倾向于吸引热门产业甚至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投资项目入园,造成各类产业集聚区名称不同但实际功能趋同,产业集聚的同质性现象较为普遍。产业同质化集聚使得扬子江城市群产业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呈现单向流动模式,在导致资源和能源消耗浪费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的污染排放规模,这是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扬子江城市群的行政区经济对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离性,导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的协调会商机制不够完善。在行政区经济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影响下,城市间协作可能会诱发“非合作博弈”,共建型产业集聚区的双方因缺乏有效的协商机制、具有法律约束的合作机制以及企业的共生机制等,无法根本解决在管理机构设立、土地审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治理职责等方面的争议。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行政化及其产业共生集聚观念的缺失,是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针对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二者的“双赢”发展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大力集聚高端要素,锻造高质量生态环境本底。扬子江城市群各市自然地理区位得天独厚,集聚了全省最为丰富的经济、科教、人文等要素资源,可以形成聚合高端要素的发展单元。扬子江城市群是一个带状城市群,城市间生产要素大规模、高频率自由流动,城市的新陈代谢加快了城市功能的发展与演进,城市的能级水平不断提升。然而城市群南北有较大的发展梯度差,为实现跨江融合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集聚利用高端要素。通过各种高端要素的空间集聚,实现城市群层面污染排放的集中处理,推动绿色技术创新,锻造高质量生态环境本底,为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环境基础。

统筹规划绿色产业链,打造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区域。在全面推进扬子江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要以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找差距、明方向、添措施,在理念、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和创新,通过高质量规划绿色产业价值链,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顺应城市间产业链分工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产业链环节的区位指向性特点要求,将绿色產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城市中,形成城市群内区际绿色产业链,打造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区域。

推进异质性产业集聚,放大高质量集聚的正环境效应。扬子江城市群产业集聚区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尤其是在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下,产业集聚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有些产业集聚区依然处于成长期,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资源要素的持续集聚导致污染排放刚性增长。而有些产业集聚区则步入衰退期,为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机。为此,在推进高质量产业集聚过程中,应采取差异化产业集聚推进战略,在降低产业集聚带来的负环境效应的同时,进一步放大高质量产业集聚的正环境效应。

坚持产业共生理念,催生高质量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基于产业共生的视角,通过构建城市群或城市内部低污染能量循环系统,形成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是破解产业集聚的生态瓶颈约束的有效路径。扬子江城市群高质量产业集聚发展应当积极促进跨产业的合作共生,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构建以资源、技术和管理为基础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城市群内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在产城融合的目标导向下,应促进城镇产业体系的逐渐完善,使得物质资源在城市群内循环有效利用,从而降低产业系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高能耗、高排放特征突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应积极探索利用多种形式的共生发展途径,发展经济效益好、污染排放低的生态产业园区,并通过产业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源在不同园区之间循环利用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扬子江城市群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本刊启事
扬子江药业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