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枕上流年

2018-08-27

幸福·健康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瓷枕枕芯药枕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人在睡眠时,头下都要枕着枕头,因此,枕头就成了人的一生中接触时间最多的一个物件。从古至今,人们也格外珍惜这个物件,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它迸发了许多奇思妙想,用它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在我国古代,由于纺织品尚未普及,最早出现的枕具是竹木制作的。这从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枕”所做的解释中可以得到印证。“枕,卧所荐首者。从木。”现在能看到的最早枕具实物为战国的木枕。汉代以后,玉枕、瓷枕、布枕、皮枕、石枕等也陆续出现了。

在我国,古人并不完全把枕头作为简单的睡觉工具,而是潜心琢磨,把它改造成具有使用价值的精美工艺品,为生活增添情趣;把它制作成改善生活质量的“良器”,让生活更加快乐;把它的功能向养生保健延伸,让它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在古人看来,玉枕价值连城,代表着富贵荣华,非平民百姓所能享用;木枕、石枕只能用取自自然的木石加工而成,无法完全达到实用与美感的完美结合;唯有人工烧制的瓷枕才能按自己的心愿设计造型,用纹饰和釉色加以装饰,成为富有艺术性的实用器。

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瓷枕的造型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瓷枕的装饰纹饰取材多样,多取材于当时民间喜闻乐见、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景,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和诗词曲赋、警句吉祥语摘选,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爱好和民间习俗。

目前可见最能体现古代瓷枕艺术水准的是定窑的孩儿枕。定窑工匠独具匠心,将瓷枕塑造成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男孩形象。男孩伏卧于榻上,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两臂环抱垫起头部,右手持一绣球,两足交叉上翘。男孩眉清目秀,眼睛圆而有神,神情悠闲得意。作品线条柔和流畅,细节刻画生动传神,可以跻身中国古代瓷器名品之列。

当然,古人对枕头功能的改造不会停留在“绣花”上,而是充分发挥智慧,开发出许多奇妙的实用功能,让枕头为家居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古人是分时令使用枕头的,冬用布料、皮料软枕,夏用瓷、石、竹、藤等硬枕。但在宋时,人们却发明了一种“冷暖枕”,这种“瓷枕”的枕芯是空的,枕芯上有一个注水口,冬天睡觉可向枕中灌入热水,夏天睡觉可向枕内注入凉水,类似现代的空调,令人叫绝。古人夏令用硬枕,最主要目的就是纳凉。因为人在入睡以后,头部的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难以入睡。古人没有高科技来降温,就用清凉去热的硬枕帮助入睡。

在开发枕头功能方面,古人最大的贡献是将中药材和枕头相结合,发明了至今仍在使用的具有保健養生功效的药枕。药枕是指用药物来充当枕芯的枕头。它是利用睡眠时头部温度及头部的压力,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散发出来,通过呼吸经过肺部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古人的药枕,如是布枕、皮枕等软枕,就直接用质地轻柔的花、叶、籽类药物来填充枕芯;如是藤枕、竹枕、瓷枕、石枕等硬枕,则在枕的内部留空,内装药芯,四壁留孔,以散发药物成分。

我国古代何时出现药枕,已无据可考,但最迟在唐代,已有关于药枕的记载。唐代医家、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就记载“治头项强,不得四顾方,蒸好大豆一斗,令色变,内囊中枕之。”宋代,药枕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当时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中都出现了药枕的身影。如陆游在《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一诗中写到:“采得菊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在古代众多种类的药枕中,以“菊花枕”最受青睐。陆游用菊花枕助眠、治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肯定菊花枕的功效,认为它可以“通关窍,制滞气”、“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田锡还洋洋洒洒地作了一篇《菊花枕赋》,很有兴致地描述了当时做菊花枕的具体步骤。“采采芳菊,霜篱月庭。晞彩日以征燥,逗轻风而日馨……剪红绡而用贮金蕊,代粲枕而爰爰银屏”。

古人用枕头增添生活情趣,获得身体健康。他们的枕上流年十分精彩,值得今人欣赏和效仿。

猜你喜欢

瓷枕枕芯药枕
瓷枕
瓷枕,透心凉
外治疗法
——药枕疗法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不同材质枕芯的清洗方法
枕芯也要勤清洗
使用药枕要讲究什么?
自制药枕治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