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见习教学中Simbaby模拟教学的应用分析

2018-08-2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儿科教学法

Simbaby是目前而言比较先进的一款婴儿患者仿真模型,其解剖学结构逼真,临床功能丰富,通常应用儿科模拟教学、婴儿护理培训等方面[1]。在儿科见习教学中,带教老师通过Simbaby与病例资料的结合应用,有效、合理引导见习学生展开各项诊疗与操作技能的模拟综合实训,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2]。目前,Simbaby模拟在我国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虽显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但也不乏问题的存在。文章现结合实际操作,对儿科见习教学中Simbaby模拟教学的应用与建议作一分析,期望能对提高Simbaby的应用价值起到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12月,将2016级的36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儿科见习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选择2017级的36例医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Simbaby模拟教学法。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2016级的对照组见习生采用儿科传统教学:在理论课讲解时采用传统的教师实训授课模式,使用的教具是简易模拟婴儿,教师先结合视频做出讲解,然后示范操作,接着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从旁指导点评,最后对学生的诊疗操作技能做出考核。

2017级的实验组见习生采用儿科Simbaby模拟教学:(1)带教老师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结合Simbaby自带的系统软件进行儿科典型病例的编辑,并制作流程图,设置多套患儿的处理结果;(2)让医学生对Simbaby模型的正常体征与异常体征充分了解,接着为医学生提供一个病例简介及场景,引导学生根据模型的病情变化进行诊疗等操作。病例处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人操作或是团队协作;(3)教师根据学生做出的诊疗措施,决定下一步教学流程。若诊疗得当,Simbaby模型则会显示好转的体征,反之则病情恶化,对病情恶化者学生需快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教师根据操作结果,对学生操作时存在的失误进行讲解纠正,使学生加以改正与强化。学生接着在Simbaby模型上进行重复的诊疗练习,以熟练操作方法,加深记忆;(4)最后,教师与学生讨论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对知识薄弱环节作进一步的补充讲解,务必使学生吃透所学知识,减少学习盲区[3-4]。

1.3 评估指标

两组见习学生在教期末,均进行相同内容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题目在儿科学试题库中随机抽取,满分设置为100分,要求试卷回收率为100%。操作技能考核包括对小儿心肺复苏、小儿光照疗法、气管插管操作、心电图监测等儿科常见10项操作技术的考核,满分为100分。两组在完成全部教学课程后,应用教学评价问卷评估两组见习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问卷共计8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则代表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越高。同时统计实验组学生对Simbaby模拟教学的建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效果的评价

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实验组采用Simbaby模拟见习教学的见习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均得到提升,组间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表1 两组教学效果的评价(±s,分)

组别 例数(n) 理论知识评分 操作技能评分对照组 36 82.7±11.26 86.6±12.75实验组 36 90.4±9.83 94.8±5.19 t值 - 3.090 3.574 P值 - 0.002 0.001

2.2 两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

比较两组见习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实验组在学习兴趣、信息评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收获、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s,分)

表2 两组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s,分)

调查项目 对照组 实验组 t值 P值学习兴趣 7.6±2.0 9.3±0.6 4.884 0.001信息评估能力 8.1±1.7 8.9±1.0 2.433 0.017实践操作能力 7.8±2.1 9.1±0.6 3.571 0.001学习收获 8.5±1.3 9.5±0.3 4.497 0.001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8.8±0.9 9.1±0.7 1.578 0.118临床思维能力 8.2±1.3 8.8±1.0 2.194 0.031判断与分析能力 8.4±1.3 8.6±1.1 0.704 0.483团队合作能力 8.0±1.6 8.4±1.5 1.094 0.277

2.3 实验组对Simbaby模拟教学的建议

自2017年实施Simbaby模拟教学法后,教师重视见习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与评价程度,并积极收集学生对Simbaby模拟教学的建议。统计可见,学生对Simbaby模拟教学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见表3。

表3 实验组对Simbaby模拟教学的建议(n=36)

3 讨论

Simbaby模拟教学是指将可互动、能模拟婴儿异常体征与正常体征婴儿教具,结合摄像系统、模拟病人监护仪、操作软件,由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心肺听诊、气胸穿刺、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生命体征监测等各种操作,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步提高的一种儿科见习教学法[5-7]。较之传统的教学法而言,Simbaby模拟教学通过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可进行多种儿科教学模拟病例的编写及实践,能更好地服务于儿科见习生,促进其临床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的提高[8-9]。再者,Simbaby高仿真情境模拟教学法有效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与真实性,使学习不再那么枯燥、难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10]。根据本次分析可见,采用Simbaby模拟教学的实验组见习学生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的对照组,且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要更高于对照组,可见当下Simbaby模拟教学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要更为适用一些,这一研究观点与其他文献的研究观点也比较符合[11-12]。

但在研究中也发现,Simbaby模拟教学在儿科见习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Simbaby的模拟性不足、模拟教学时间较短等是比较突出的问题,Simbaby的模拟性不足问题目前只能希冀科技的快速发展得到优化改善,而课时短这种问题容易解决,教师结合学习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尽量增加课时,使学生能获得充分的知识吸收。在Simbaby模拟教学中,学生在沟通训练这一块的学习也比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受人力、财力等影响,无法投入大量精力去进行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模拟训练,且Simbaby模拟对实践操作比较重视,忽视了与“患儿家属”及“患儿”的沟通训练,导致学生的沟通能力弱,在临床工作中可能会影响医患关系,这方面问题应高度重视,从其他途径予以弥补、完善,以促进见习生的沟通能力提高。此外,模拟教学在我国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时间尚短,很多医学习已经适应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Simbaby模拟教学尚无法完全适应,自学能力较差,因此今后应通过加强Simbaby模拟教学与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再者,有很多学生认为,在大班(>40人)授课中采用Simbaby模拟教学,教师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位学生,或是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分配到相应的实训任务,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到知识精髓,无法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最好能将学生分成10~15人的小班进行授课,以便教师充分掌握每位学习的学习情况,达到满意的Simbaby模拟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儿科见习教学中应用Simbaby模拟教学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提高其诊疗操作能力,但也期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Simbaby模拟教学法,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儿科见习教学中。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儿科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