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口腔阻鼾器治疗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

2018-08-27曾莉韦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下颌呼吸机气道

曾莉 韦一

OSAHS是一种发生在睡眠期间的由上气道阻塞引起的打鼾、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综合征[1]。本次研究中,对重症OSAHS的患者采用了口腔阻鼾器和CPAP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室2012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OSAHS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CPAP组、阻鼾器组、阻鼾器联合CPAP组,各20例。同时从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体检,收集患者的病情信息,既往病史等。排除标准:滥用药物者、精神障碍者、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者、严重心脑肝肾疾病者、因解剖或病理因素导致的上气道阻塞者。本次研究上报本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2]。纳入标准:均符合2011年版《OSAHS诊治指南》中有关OSAHS的诊断标准,按照AHI可将OSAHS患者划分成轻度、中度与重度3个等级,均符合重度 OSAHS,即 AHI>30,氧饱和度 (SaO2)<80%[3];采用阻鼾器治疗的患者,排除严重牙周病与上气道周围组织肿瘤,上下颌移动无障碍,后牙完好。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s)

注:四组比较,P>0.05

年龄(岁) 43.25±2.64 44.25±2.24 43.76±2.91 44.15±3.03体质量指数(kg/m2) 27.46±3.51 28.43±3.91 29.43±3.82 29.16±3.43 AHI 36.42±5.16 35.47±5.34 37.34±5.73 36.60±5.06病程(年) 6.20±1.40 6.80±2.40 6.40±1.70 6.20±1.50颈围 (cm) 42.56±2.01 45.06±2.51 43.51±2.11 44.50±2.76

1.2 方法 CPAP组采用CPAP治疗,阻鼾器组采用阻鼾器治疗,阻鼾器联合CPAP组采用阻鼾器与CPAP联合治疗。CPAP治疗:采用飞利浦伟康呼吸机,在首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时滴定出最佳有效压力,滴定结果达到合格或以上,在3个月后复查患者的PSG,读取佩戴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SD卡。阻鼾器治疗:患者选用本院口腔科制作的下颌前伸式阻鼾器。对照组不做治疗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四组治疗前ESS评分,比较四组3个月后的 AHI、AI、N1/TST、N2/TST、MSaO2、LSaO2、TST、睡眠效率、SWS/TST、REM/TST、ESS评分,比较阻鼾器联合CPAP组与CPAP组患者的呼吸机佩戴情况(90%CPAP压力、每晚带机时间、带机天数以及漏气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阻鼾器联合CPAP组患者的ESS评分(3.50±2.24)分最低,其次为CPAP组(4.18±3.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8.43±3.31)分和阻鼾器组的(6.41±2.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阻鼾器联合CPAP组和CPAP组的AHI、AI、N1/TST、N2/T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阻鼾器组,MSaO2、LSaO2、TST、睡眠效率、SWS/TST、REM/TST、E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阻鼾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个月后四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3个月后四组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和阻鼾器组比较,aP<0.05

AHI 36.42±5.16 4.25±2.54a 21.70±5.41 3.25±3.95a MSaO2(%) 84.41±6.51 95.13±5.95a 89.43±6.82 96.16±6.43a LSaO2(%) 72.42±7.16 91.47±6.84a 77.34±7.73 96.60±6.05a TST(min) 416.20±21.40 456.80±22.40a 420.40±21.70 466.20±21.50a睡眠效率(%) 80.04±6.07 92.06±6.51a 85.51±4.31 92.50±2.76a AI 11.43±2.31 2.18±2.16a 15.01±2.78 2.03±2.04a N1/TST(%) 20.46±4.51 5.43±3.91a 14.43±5.82 5.16±3.43a N2/TST(%) 62.82±6.46 54.47±3.34a 59.34±6.73 54.60±3.26a SWS/TST(%) 9.20±4.41 16.80±2.47a 14.40±4.75 16.20±2.53a REM/TST(%) 12.56±2.01 24.06±3.51a 13.51±2.11 24.50±3.76a ESS评分(分) 8.43±3.31 15.18±2.06a 8.41±2.08 15.50±2.04a

2.2 阻鼾器联合CPAP组与CPAP组患者的呼吸机佩戴情况比较 阻鼾器联合CPAP组的90%CPAP压力、每晚带机时间、带机天数以及漏气量分别为(10.45±3.06)cm H2O(1 cm H2O=0.098 kPa)、(7.13±2.60)h、(493.00±18.60)d、(12.92±4.02)L/min,CPAP组分别为(12.42±3.56)cm H2O、(5.13±2.10)h、(413.20±10.40)d、(19.92±5.04)L/min。阻鼾器联合CPAP组的90%CPAP压力与漏气量明显低于CPAP组,每晚带机时间和带机天数均长于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OSAH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打鼾、嗜睡、呼吸暂停、睡眠中断、低氧血症等。在OSAHS的临床治疗中,CPAP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重症的OSAHS患者实施CPAP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均比较差,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阻鼾器是一种通过前伸下颌来改变舌部、下颌以及软腭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器具,能增加上呼吸道开放肌张力,进而实现开大并稳定上气道的作用[4,5]。目前,阻鼾器也是OSAHS治疗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采用阻鼾器和CPAP联合治疗OSAHS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阻鼾器或CPAP,阻鼾器与CPAP相结合对OSAHS的临床治疗具有显著性作用。

猜你喜欢

下颌呼吸机气道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