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研,让我找回自律发现自我

2018-08-18张拴狗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8年8期
关键词:挂科神童考研

◎ 张拴狗

二月底,各大院校的考研初试成绩相继出来。作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在查到比较理想的分数后,我没有喜极而泣,而是十分平静地陷入了一场“盛大”的思考。

去年考研失败后父母给了我一笔钱供我在学校租房子复习。作为曾经别人眼里的神童,我却在大学四年逃课、挂科、考研失败,到底缘起何处?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前18年在父母极其严苛的管控下让我在读大学后失去了自律……

我非“神童”,父母“神通”

小时候的我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时曾经在一次学校奥赛中考到年级第一,一直保持期中、期末双满分的成绩,并凭借这样的辉煌战绩被学校批准跳过二年级直接读三年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一直雄霸年级前三,更是在六年级垄断了绝大多数的年级第一。在这样的成绩下,生活中异常调皮捣蛋的我成了大家赞不绝口的神童。

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童”,全是靠父母的“神通”。我的父母并不暴躁,但是却异常严厉。一年级的时候,考试成绩99或者98分,会被母亲用尺子打哭;五年级的暑假作业因为附加题敷衍了事,被母亲撕掉一整本作业册,重新手抄了一本交了上去……类似的责罚大概以一周一次的频率出现在我的小学生涯,但我只会以眼泪和顺从来解决。以当时的心智,我根本不足以去跟同龄人控诉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并天真地以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严厉。

初中:青春期逆反被扼杀在萌芽中

初中阶段算是一个过渡,在别人家的大人向我的父母哭诉青春期孩子的桀骜不驯时,母亲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逆反就是打得不够狠。”逆反与否和下手轻重的关系时至今日我还是不得而知,但我的青春期逆反似乎真的是在父母的高压下,刚开始萌芽就烟消云散了。也许这种逆反心理的消失更大的来源于恐惧。

高中:叛逆的开始

高中是我心智开始健全的结点,在我眼中,世界开始渐渐变得感性。同时,学校的封闭式管理让我得以长时间远离父母的约束。高一,那真是天性飞速释放,野蛮生长的一年。我开始对女生产生微妙的情绪,开始在班主任批评不当的时候起身反驳,开始跟坐在最后排的“吊车尾”打成一片,也开始在考试中跌出年级前一百名。我似乎慢慢开始懂得,尊严、面子这类东西对男人的重要性,但也在追求这些东西的同时,跌破了父母的忍耐极限。

我变得不再听话,于是他们开始变本加厉地控制我,每天都对我无缝监视:中午和下午放学会在教学楼下接我回家,晚自习会跑到教室偷偷看我有没有认真自习。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开始在发现他们偷看我的时候直接把书扔掉或者转头找人聊天,回家挨骂的时候扔一句“我是故意的”。父母惊讶—乖学生已经变成了一个坏孩子。于是,他们开始疯狂地给我找家教,开始对我进行更加全方位地监控,在本就紧锣密鼓的高中,让我气都没法透一口。

那时候我天真地以为,如果他们没有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我可能没办法考上一所211院校。可如今,我才意识到,极端的管教方式才是我在大学后失去自律、学无耐心的主要原因,棍棒之下的成绩在离开棍棒后会荡然无存。

大学:丧失自律后的苦果……

十一年在父母监视下近乎无社交的生活让我的情商明显低于绝大多数大一学生,除了真诚,一无所有。

初入大学,我获得了自由,可远离了父母的规划与监视,我开始慌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如何安排。除了肆意玩耍,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高中的时候,父母总跟我说:“现在管你严是为了让你考个好大学,上了大学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真是天大的谎言。在大学安排不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怎么能过得精彩?怎么会考上研究生?又怎么会积攒实力进入职场?

可惜的是,那时的我一心想着脱离前18年被禁锢的人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于是,从未品尝过真正自由的“神童”开始了一个放任自流的堕落人生。

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天赋。大一逃课上网也冲进过全系前十,大二又在完全裸考的情况下考过了六级,如此种种,算是我大学生涯慢性堕落的错误指南针—果然不努力也可以在大学混得风生水起。那时的我当着班长,做着光鲜无比的学生会干部,仿佛在那几年我就是最牛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工作杰出。就在这种无限膨胀的节奏里,我渐渐学会了逃课、刷夜、打游戏、考前突击、挂科……慢慢地,我俨然成了一个高中时坐在后排的“差生”的模样。

不过,我也不是没有觉醒过。大三那年,在得知挂科并失去保研资格的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没有任何自律可言的我并不是人们口中的神童。“我只不过是一个会自暴自弃、会考试不及格的普通人啊!”我在心里默念。

不甘堕落的我开始了疯狂的补救,但在挣扎中坚持了几天早睡早起、规律饮食、出勤上自习后,我再也坚持不住了……于是又开始了那个逃课、刷夜、打游戏、考前突击、挂科的死循环。我也明白,自制力这种东西,不是说回来就回来的,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往往得费一番心血才能改正。

考研“二战”:找回迷失的自我

挫折来得猝不及防,却又理所应当。第一次考研,那种连调剂都没有机会的失败击碎了我的信心。在是否二战的问题上,我与父母彻底谈崩。他们不打算给我选择的余地,必须二战,而那时的我,感觉到时间不等人,我希望参加工作,早一点独立。

我开始参加宣讲会、跑面试,去了很多家公司,在两个月里数家单位抛出了橄榄枝。可当我真的被通知签约的时候,我犹豫了。在签约期限的那几天,我迷茫了,我在反思:为什么读大学?为什么考研?为什么找工作?

真的要感谢那段日子,我开始试着规划自己的人生。从小习惯于被人吹捧的我,向来自命不凡的我,习惯于被父母操控的我彻彻底底地想了一圈,利用几天的时间把各种选择的利弊都分析了一遍。最终,我选择考研,我渴望在研究生阶段学到更多本专业的技能,也渴望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这一次,不是面对父母的逆来顺受,也绝非想通过就业反抗父母提议的二战决定,我发自肺腑地想再考一次研究生。

就这样,从去年毕业到今年,我在学校租房子,每天按部就班地复习。虽然我的自制力在父母变态的管控下丧失了,但我有信心把它找回来!我调整了一年来的作息,每天早睡早起,按点吃饭,自习累了出去休息一阵儿接着回来看书,周末偶尔跟同学一起打个球调节下心情。慢慢地,不会的数学题被我一道道解答了出来,化作了考研试题上的满意答卷。

出成绩的那天,我忐忑的心变得异常平静,因为我知道,这不是一位考研党二次拼搏、喜极而泣的励志故事,更多的是一个丧失自律的大学生找回人生的辛酸过程。

我思忖,有时候,最最周全的管教,并不能造就一个完美的下一代。放出多一点点的空间,或许才能让孩子建立起一个完美的人格。

猜你喜欢

挂科神童考研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给考研学生免费加鸡腿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超级秀场 挂科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程挂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校园卡消费预测学生挂科情况
都是神童
刘晏七岁为官
考研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