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李芬芳科研路谱写无悔青春

2018-08-14杨静

女性天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日本学生

杨静

苗蕾出生于辽宁锦州,在陕西咸阳完成了本科学习。1995年,苗蕾本科毕业后留校执教,五年之后,成功申请到日本留学的机会。这次留学经历改变了她的一生。在日本八年多的学习和工作生涯,给苗蕾的科研人生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2007年,苗蕾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工作条件,回到了广州加入我国新能源事业,她一心扑在能源材料的科研领域上,发表多篇优质论文,成为该领域杰出的领头人,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A类,而在能源所引进的“百人计划”中女科学家的比例仅仅为12.5%。2015年前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任教。她曾获2013年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2017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苗蕾无疑是当代有梦想的杰出女性代表,在自己的科研与教职生涯中谱写着无悔的青春。

日本留学归国 献身科研事业

1995年毕业的苗蕾,因成绩优异,留校担任教职。这份工作在当时已非常令人艳羡,可她觉得作为一个大学老师,仅仅拥有本科学历是不够的。就这么一路走来,她出国读研读博士。“现在想起来,觉得做科研是非常开心的事,觉得自己的当初的选择很正确。”苗蕾说。

1999年5月,苗蕾东渡日本,同年8月份参加研究生入选考试并被录取。2000年4月,开始了在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都市循环工学专业的学习,专攻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研究后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

那时,国内的科研环境与国外比还有很大差距,很多设施不完善。计算机尚未普及,一台价格数千元的计算机,对刚刚在大学任教、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苗蕾来说,简直不敢想象。因此信息的获取与沟通并不流畅,即便是发个简单的电子邮件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那时日本的经济更发达,科研环境也优越不少。苗蕾非常珍惜这良好的条件,在求学期间,尽可能地利用它们开展自己的研究与学习。“到那之后感觉一直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当时日本的实验条件远远好于国内,所以就拼命地做实验。”

苗蕾也很快就克服了语言关,迅速融进了日本的文化生活当中。留学期间,苗蕾获得了很多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每年还可以去欧洲交流学习两次。这些经历让苗蕾增长了识见。

早在2002年,苗蕾就在关键理论方面获得了日本工业新闻社举办的先端科技大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在日本度过了8年的求学与工作生涯,这段留学经历苗蕾自称“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苗蕾2007年回国的时候已经发表七八十篇论文,也协助老师建过实验室,受到了很多国际同行的认可,接受过十几次国际大会的邀请。在日本时,苗蕾便同一些大公司如丰田等合作研发产品,也为一些医药公司做产品开发。那些研发过程成为苗蕾科研道路上的宝贵实践经历。苗蕾将自己的勤奋归功于时代,“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勤奋,扎根实验室,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期待多年后开花结果”。

对苗蕾来说,回国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落叶归根,内心才能拥有归属感与幸福感。“能够在祖国的土地上工作,能够天天和家人相处,觉得很踏实。”

苗蕾在国内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近5年来共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13名。目前负责一个由6 名教工、20 余名博/硕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八桂团队”,近10年来为我国能源材料和器件领域培养了30 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她从事相变能源材料中的热电转换和气凝胶材料的创新合成及其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领域的应用研究,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日本新能源发展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独立发表论文共计77篇,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

在苗蕾的带领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热电材料领域开展了多年研究,开创性地研发了基于木材、纸张等低成本的碳基光热转换材料,并且从仿生学原理出发制作了模拟植物蒸腾作用的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与前景。谈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苗蕾表示:“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其实最为关键。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生活压力,很多年轻人都急于求成……唯有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能沉下心来做科研才是难能可贵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对自己的老师,苗蕾始终心怀深切感激。一路走来,在恩师们的鼓励和支持下,她才拿下硕士和博士学位,走上科研的道路。

对苗蕾影响最深的导师,应该算是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导师種村荣(Tanemura Sakae)。種村荣曾经留学英国,视野开阔、知识渊博、为人和蔼宽融。他是位好的教育家,对不同民族的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偏见。種村荣不但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更竭尽所能为每个学生創造良好的条件去实现自我。苗蕾觉得自己十分幸运,遇到了一位好导师,而她的敏而好学也受到导师的关注。

后来種村荣退休,苗蕾回国,这段厚重的师生情仍一直持续。现年已经75岁的種村荣每年都会来中国,协助指导学生做科研,为中日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牵线搭桥,申报国际合作项目。苗蕾同导师的这段师生之缘,架起了中日的科研交流的桥梁。

2014年苗蕾获得广西八桂学者称号,2015年她重新回归教师岗位,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学业上,苗蕾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验进展,给他们建议与指导。闲暇时间,她也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外地学会交流,或者打羽毛球、爬山。

对搞科研的人来说,身体力行、思辨创新的科研精神十分宝贵。苗蕾认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是刻苦求实,忍耐寂寞,持之以恒。她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传承这种精神。做科学研究是一个很漫长、很辛苦的过程,产出慢,经济回报不一定能达到预期,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并做好长期不懈努力和坚持的准备。除此之外要有一颗阳光的心去对待生活,看待世界,正确看待社会阴暗面。她主张要用爱心和真诚引导学生,“对学生像培养自己孩子一样,引导他们在科研道路上成长并回馈社会。苗蕾会尽自己的力量为同学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传承自己导师的教诲。

提到学生,苗蕾十分欣慰:“我第一个硕博连读的女博士,毕业后再安徽大学执教,结婚生子后,也都继续在科研道路上前行,其他的学生毕业后也基本都是在大学任教,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一直保持很好的师生情谊。”无论学生想要出国深造还是企业就职,苗蕾都会尽最大努力支持与帮忙,“他们都像我的孩子一样,希望给他们最好的。”

“最伟大的成就是女儿”

日常的学习工作之外,苗蕾很关心政治、经济和国家大事。她认为国家的兴旺发达与每一个个体息息相关。理工科出身的她发现关注自然科学久了,学会了换一个角度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规律。

苗蕾认可且喜爱如今的工作,她觉得当下能够好好投身科研便是最幸福的事。她也很乐意女儿未来能从事这样一份职业。谈到女儿,苗蕾的语气满是欣悦。

她的女儿今年快满17岁了,还在读高中。小姑娘非常独立,从初中开始便开始住校,只有周末才回家。苗蕾会抓紧这时间同孩子沟通,女儿学校里有什么事也愿意与妈妈分享。苗蕾谈起自己的女儿时很欣慰,她比同龄人更懂事,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多才多艺,爱好广泛,自幼学习弹钢琴、拉二胡和声乐,现在又学起了街舞。小姑娘学习生活上也很自觉、独立,不需要妈妈操心,与同学相处十分融洽,经常组织班级活动。苗蕾形容女儿最突出的优点是很有爱心,同理心强,能够照顾和帮助他人。

平时工作节奏紧张,苗蕾很少有足够休息的时间,也很难顾及家庭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工作与家庭生活,能做到都兼顾实属难事,总的来说还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家人。苗蕾感慨,年轻时候总是在工作上树立很多奋斗目标,对孩子和父母有一些缺失,现在有所反省,学会一个做更加平衡的人。

当被问及“你认为自己至今为止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时,苗蕾毫不犹豫,语气温柔答:“是我的女儿。”除了做一个好母亲,苗蕾也希望能成为孩子的良師益友,在女儿的成长道路上陪伴着她一路成长。

猜你喜欢

日本学生
探寻日本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