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脑梗死出院患者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评价

2018-08-14邵利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医护出院脑梗死

邵利敏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因缺血区域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吞咽障碍及失语等躯体功能障碍[1]。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6个月是其恢复的黄金时期,整体健康维护有助于降低患者残疾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在急性症状得到相应控制后通常采取居家治疗与康复;因此,将健康教育职能拓展延伸,出院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使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得到了保证[2],将帮助患者出院后仍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机体康复[3]。笔者观察医护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对脑梗死出院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7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8例,均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并伴有躯体功能不适等症状,意识清晰,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1)出院后独居;(2)严重心、肝、肺、肾等合并症;(3)不能配合医护人员。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4~77 岁,平均(55.59±3.88)岁;病程 7 d 至2个月,平均(15.11±2.94)d。对照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0~78岁,平均(56.23±5.98)岁;病程 6d至 1.5个月,平均(15.08±1.90)d。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护理执行,包括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指导肢体康复训练等,但在患者出院后仅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把整个康复护理分阶段执行。成立以神经内科护士长为组长,6名护师及2名临床医师为组员的医护联合家访服务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为本专科以上学历,在进行临床试验前,所有成员均一起学习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后期恢复要点康复方法及其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等培训。第1阶段:入院时调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与患者一起制定住院期间目标,增强患者信心;第2阶段:除进行一般护理外,在出院前1周进行相应的院外康复教育,包括用药、饮食、不同时期康复锻炼方法等信息,以及针对患者个体的专科特殊护理指导,如尿管、胃管护理指导;第3阶段:出院后1周即开始采取事前电话沟通、入户一对一指导和咨询,随访频率为出院后前2 个月,2 周/次,后续 4 个月,1 月/次,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目前疾病康复状态的了解并给予进一步康复措施指导,了解患者按时服药和饮食控制情况,并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测血压,定期复查等。随时掌握患者一般情况,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出院 6个月后接受入户随访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填写健康调查简表(SF-36),包括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6部分。记录患者出院后饮食依从、服药依从、运动复健依从及定期复诊依从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1.00%,高于对照组的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8<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依从率 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率、服药依从率、运动复健依从率、定期复诊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是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4]。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患者及家属对卒中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促进其康复,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我国护理工作一般局限于住院期间,患者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宣教和指导,同时生活环境的差异,与之相应的家庭康复护理也表现出随意性及盲目性;因此,许多患者难以恢复到理想状态[5]。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的一部分,是专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延续,其目的在于保障住院患者稳定康复的基础上,在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保障康复效果[6]。其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使院内康复和院外康复成为连续、有机的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因此更为顺利。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依从性改善情况比较 例(%)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满意度,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还是出院后的各项依从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由医院进行电话随访,虽然此方法比较经济、方便、高效,不需要使用者掌握特殊的技能,但电话回访受到患者身边照顾者的观察力、责任心、表达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妨碍回访护士健康宣教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妨碍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普及率和满意度。观察组采用的医护联合家访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是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和干预,弥补了患者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知识的链接空白,充分发挥出医护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医护联合的评判性思维,给予患者及家属专业指导,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利于建立护患亲情服务。由此可见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开展医护联合家访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但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在医院繁重的工作后,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笔者建议,在医院医共体联动体系下,共享患者信息;医院定期派人到社区卫生合作单位,为有需求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知识培训与指导。患者出院后由社区医院追踪护理,建立护理档案,医院据此进行调整或指导,不但满足社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且更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健康需求和延续性护理,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及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医护出院脑梗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