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家族大教堂 修建了一百多年的上帝之作

2018-08-11刘杰锋刘杰锋Adam

城市地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迪耶稣教堂

文+刘杰锋 图+刘杰锋 Adam

圣家族大教堂是一件敬畏上帝的作品,耗费了高迪毕生的精力,它已成为建筑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城市的轮廓形象是由建筑师们的心血打造的,而圣家族大教堂,就出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大师高迪之手,浓缩了巴塞罗那城市建筑历史的菁华,成为巴城当之无愧的地标。

圣家族大教堂是一件敬畏上帝的作品,耗费了高迪毕生的精力,它已成为建筑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圣家族大教堂是一件敬畏上帝的作品,耗费了高迪毕生的精力,它已成为建筑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圣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高迪的作品。相传这座教堂始建于1882年,至今仍然没有竣工,按照当下的说法,这算得上是一项跨世纪的马拉松工程。不过,跨世纪也好,马拉松也罢,这座教堂的艺术价值却是值得赞赏的。所以到了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是一定要去探访的。

初见:奔放夸张的独特外观

圣家族大教堂位于巴塞罗那市艾桑博莱区,东邻高迪广场以及马里纳街,西临萨达纳街,北连布伦文沙街,西接马约卡街,与斜切整个艾桑博莱区的迪亚戈纳大道咫尺相望。这是一栋平面呈矩形,立面为不规则多柱形,不对称的哥特式教堂,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由于教堂本身的建筑高度已逾近百米,四周也已建起密集的高层建筑物,若要一睹芳容,只能在现在高迪广场附近的空旷地带,看见教堂东面的部分侧影。

说实话,由于先前已参观过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科布伦茨大教堂,我觉得自己对欧洲教堂基本形制和内部设置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当时我并没有对圣家族大教堂寄予特别的期望。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当走到圣家族大教堂面前时,我不得不为自己的浅薄无知而惭愧,不得不为教堂精湛的艺术品质而赞叹:这才是真正的宗教建筑艺术!

这座教堂与我想象的,或者已经参观过的教堂外形风格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先前参观过的教堂大都有一种严谨、沉稳的形制和端庄、威凛的气势,那么这座教堂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上的奔放和形制上的夸张感受。虽然还没有正式完工,但是依据建筑图纸和已经完工的部分,我们能够窥见它的雄浑壮丽与俊秀伟岸。不对称的平面布局、紧凑饱满的建筑形制、高低错杂的立体造型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人眩晕。那座高达170米的钟塔,象征着伟大的基督耶稣,它旁边的4座较小的钟塔代表着纯洁的天使,在5个殿堂的拱顶上,还有一座钟塔在建,代表着圣母玛利亚。据了解,将来还会在教堂的正立面修建4座钟塔,如果将这些钟塔全部联系在一起来解读,则代表着耶稣诞生、耶稣受难和耶稣升天以及耶稣的十二位信徒,这种设计上的布局和深邃的寓意,恰当地表达出高迪本人对基督耶稣至高无上的尊崇态度。

高迪曾说:“呆板的直线属于人类,而灵动的曲线属于上帝。”整个大教堂的设计以大自然为灵感,并以抛物线、双曲线、锥体、螺旋体构成充满韵律之美的神圣感。

走近:瑰丽生动的自然装饰

圣家族大教堂是最能体现高迪艺术创意的部分,不光是它的独特外观,还有东门以及东部正立面墙体上的款款雕像。远处看,整座教堂的墙体立面呈灰褐色,全部由同色系的石块堆叠而成,整个建筑立面没有采用任何直线或楞角设计,显得粗犷奔放,错落有致,充满韵律动感。走近一看,原来那些灰褐色部分,全是一尊尊嵌入式雕像,而且都是采用多种雕塑技法雕琢而成。雕塑栩栩如生,题材多种多样,比如古罗马战场上的生灵杀戮、圣母玛利亚为圣婴隆重洗礼、基督耶稣降生、耶稣全家逃难避险、信徒们对耶稣虔诚祈祷等。整幅立面墙上的雕塑凹凸有致,层峦叠嶂般巍峨雄伟。这完全有别于肃穆沉稳,古铜色系的科隆大教堂、活泼欢快亮色系的圣彼得大教堂、端庄华丽白色系的米兰大教堂、金色系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可以说从来没有哪座教堂能够从外观上将这种鲜活的艺术景象表现得酣畅淋漓,更没有哪座教堂能够将深奥的宗教意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高迪曾说:“呆板的直线属于人类,而灵动的曲线属于上帝。”整个大教堂的设计以大自然为灵感,并以抛物线、双曲线、锥体、螺旋体构成充满韵律之美的神圣感。

先不要着急赞叹,当走到圣家族大教堂里面,慢慢映入眼帘的更是一幅前所未有的震撼画面:4根巨大粗壮的树杈形主石柱,28根树杈形圆石柱,48根多楞面树杈形辅石柱,分别均匀地承载着教堂中殿、洗礼台、教堂庭院和忏悔殿堂等部位穹窿顶的重量,这种非规则对称的支撑方式,突破了传统弧形穹顶的均匀剪力结构,增加了穹窿顶下的承重力。站在殿堂任何位置朝空中望去,或粗或细的树杈形支撑梁纵横交错,这种看似没有规律,实际上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自然舒展状态,让人有一种置身于原始森林的感觉。这一将自然形态的支撑结构引入严肃的教堂建筑的举措,是迄今为止中外建筑设计领域最大胆、最富有激情的创举。圣家族大教堂内部繁复瑰丽的空间结构,简直堪称19世纪最经典最奇妙的建筑艺术作品。

看完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空间支撑结构,再回过头来看看教堂中殿的东西两面墙,或许会让你的肾上腺素再次飙升。这两面墙体上,大面积彩色玻璃窗与欧洲其他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不同,其玻璃窗是联排并列,窗体狭窄,位置较低,因而光线更容易通过。东西两边的圆弧形联排拱窗下面,分别镶嵌了嵌丝碎花玻璃。在颜色上,暖色系以红黄橙为主,冷色系以蓝绿白为主,而且不管是暖色系还是冷色系,都分别在框体内嵌入了部分不同色系的碎花玻璃聚焦亮点,并引导整个色面呈现色系的渐变过渡。这种暖中有冷、冷中有暖的几何形图案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既体现了意大利古罗马的绚丽华贵风格,又加入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激情奔放旋律,让人不由自主地融入彩色世界。需要强调的是,这居然是西班牙人19世纪的建筑作品,他们对结构的精确计算,对色彩的精准把握,对装饰的精妙运用,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说到装饰,还不得不啰嗦几句。除了外墙立面的塑形,树杈形的创意,大面积彩色玻璃的敷设,圣家族大教堂内部细节的处理,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外墙上主体图案外侧,有很多花卉蔓草和藤葛茎叶造型,有的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有的则是实物的精致临摹,细细看过去,真是美不胜收。它们精美华丽,有的是麦穗组合成的花环,有的是用浆果编制的链串,还有的是用形状各异的柏树松针扎成的几何图案。这些充满自然灵性的植物造型,正是高迪呕心沥血、不断追求自然生态的表现。钟塔顶部的细节精致细腻,体现了高迪一贯严谨的艺术风格。例如每个塔尖都采用了主教的标志,即主教法冠、主教法杖和十字架光环等,包括那些雕塑场景中的人物形象、面部表情、身形姿态、家禽牲畜、白鸽鹈鹕、军士盔甲、蜗牛乌龟、苍穹星座、花蕊葵叶、蜂巢树桩等,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越看越有意趣,越看越有天地。

华丽繁复的装饰,狂野奇异的结构,圣家族大教堂流露着梦一般的流光溢彩。

思索:教堂设计的风格与灵感

为什么高迪在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上如此费心费力?特别是很多图案直接采用动植物原型,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19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经济社会政治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也处在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传统的繁缛绮丽风格开始逆变,一种追求释放内心激情的现代主义新风格开始兴起,抛弃繁琐形式,追求简朴风格和多样性艺术形式,逐渐成为新的艺术风向标。高迪希望创造一个宁静、简朴的世界,同时又遵循基督教义和古代艺术规则。他吸纳了不同文化意识和艺术思潮的积极部分,通过在建筑设计中直接融入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使得他的设计风格逐渐走上一条独特且深奥的路线。尽管这种路线在当时受到争议和排斥,但高迪深邃的洞察能力、执拗的思想偏好、倔强的艺术性格,还是让他的建筑思想脱颖而出,形成了独立的流派。

高迪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营造了梦幻般的意境,紧凑而严谨,高雅而华贵,绮丽而壮观,丰富而深邃,是他集自身前期建筑设计之心得,穷毕生心智精力而凝结的作品。在圣家族大教堂地下室内,我们看到了各种精美器形模型和设计原图,或许可以找到建筑师深奥心智和永恒灵感的来源。悬链式拱形肋线的灵感来自动物的骨骸腔形,螺旋式楼梯造型的灵感来自海底的螺贝,飘逸、不规则悬管排造型的灵感来自树叶,起伏的座椅造型灵感来自汹涌的波浪,外墙上的繁缛藤蔓造型灵感来自路边的藤草,殿堂内彩色玻璃窗图案的灵感来自树林透过阳光的光晕……类似的图例不胜枚举。也就是说,高迪设计的圣家族大教堂各部构件,都能够在自然界里找到相应的原型。当你来到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你真的会为高迪对自然界细微的观察和丰富的设计联想所折服。圣家族大教堂里的所有建筑造型,也完全印证了高迪打造宁静而简朴世界的理念。

华丽繁复的装饰,狂野奇异的结构,圣家族大教堂流露着梦一般的流光溢彩。

华丽繁复的装饰,狂野奇异的结构,圣家族大教堂流露着梦一般的流光溢彩。

华丽繁复的装饰,狂野奇异的结构,圣家族大教堂流露着梦一般的流光溢彩。

城市的地形、地貌是由大自然慷慨馈赠的,城市的轮廓形象是由建筑师们的心血打造的,城市的文化特质是由城市的社会构成熏染成的,城市的蓬勃生命力更是城市的文化精神和生命价值所赋予的。圣家族大教堂,浓缩了巴塞罗那城市建筑历史的菁华,犹如一本厚重奥妙的书,一路读下来,竟让我的眼帘有些湿润。

猜你喜欢

高迪耶稣教堂
Tikkurila教堂及住宅多功能综合体
小学生迪克比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小学生迪克比
安东尼奥·高迪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教堂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撒旦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