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水历史地段的文化重塑方法
——以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规划方案为例

2018-08-10蔡涛江川

福建建筑 2018年7期
关键词:滨水襄阳重塑

蔡涛 江川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1 项目概况

贾家洲段洲滩位于襄阳市襄城区,上起卧龙堤,下至万山,南界为207国道,长约5km,平均宽约2.5km,天然面积约14.29km2。贾家洲毗邻国家四星级风景名胜区、鄂西生态旅游圈核心景点之一隆中风景区。中部有纵贯鄂西南北的“襄荆高速公路”襄阳汉江四桥横穿而过,与之平行的蒙华重载铁路正在修建中。贾家洲片区既是隆中后院,又是荆襄门户,更是北煤南运工程的关键节点,同时也是规划的襄阳市城市空间景观生态走廊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之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和整治,目前贾家洲江段岸线复杂凌乱,大部分仍处于一片荒滩、杂草丛生的状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环境污染和资源无序开发现象极为普遍,已成为隆中风景区周边和207国道、303省道和襄荆高速公路沿线的一块景观盲点,严重影响了城市和景区形象。

为保证防洪安全,稳定河势,维护历史文化氛围,改善洲滩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襄阳市拟对贾家洲段洲滩进行以岸线防护、生态景观建设和土地整理为主要措施的综合整治,文化重塑成为文化串联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整治与综合开发的重要手段,对贾家洲这一城市滨水历史地段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1 洲滩现状及问题

襄阳历史悠久,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重镇,自古即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1]等美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湖北省“一主两副”发展格局中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襄阳位于汉江沿线城市武汉与十堰之间,沿线省级重点城市较多。贾家洲地处207国道、303省道和襄荆高速公路交汇带和连接襄阳市中心城区和隆中风景区的城市空间景观生态走廊,位居“隆中后院”和“荆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贾家洲是襄阳市主城区的西大门,也是连接主城区和隆中风景区的枢纽和襄荆高速公路桥头堡。

襄阳市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该区段河谷较宽,沙滩多。贾家洲位于汉江干流中游襄阳河段右岸,上、下游分别距丹江口水利枢纽约和崔家营航电枢纽100km和24km,洲滩下游距襄阳市中心约5km,距襄阳水文站约5.7km。东临207国道,南靠303省道,北临汉江与襄阳市樊城区隔江相望。贾家洲段洲滩高程64.6m~67.8m,在10~20年一遇范围,属于库区高滩。

1.2 文化重塑的必要性

如何立足于襄阳的历史文化地位、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战略定位、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襄阳城市空间格局的内部构造,对贾家洲城市进行综合开发,是一项重大议题。

如何将水利建设、市政建设、水生态治理、古风貌维护、旅游发展,纳入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规划,形成综合型建设项目,是一项复杂工程。

如何平顺岸线、修复生态、提高防护能力,保护人居安全,解决无序开发、改善区域环境,是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规划所面临的直接而又迫切的问题。

以文化为媒,用文化串联城市空间格局、水利市政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古建风貌保护、旅游文化开发,将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建设成为一项综合性工程,这也是文化重塑的意义所在。

2 文化重塑方法

2.1 以多元文化为媒,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融合,串联众多开发模块的思路转型

以多元文化为媒,完善城市空间格局,用文化串联众多的城市开发内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重塑的意义所在,如图1所示。

襄阳贾家洲项目内容,分为“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两大板块,是一项城市开发的综合型工程,包含水利、市政(道路轴线走向、与地形自然相关)、水生态、古建风貌、旅游等等内容,工程数量庞大、种类众多。如何将项目建设的宗旨建立在襄阳城市空间格局构件、城市水利市政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又能满足现实需求,实现多赢局面,是一项复杂而又紧迫的工程。

图1 主题功能区规划图

(1)倡导堪舆融入环境科学的设计思路。

堪舆文化,又名风水文化。风水学亦是环境科学,中国风水学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2]。风水学者从古至今追求的形态,与现在提倡的美好生活的核心一脉相承[3]。堪舆文化与环境科学的结合是城市滨水历史地段开发的新思路,风水文化的传承,是贾家洲文化发掘的髓魂。武当太极小镇、安徽黄山宏村等历史村镇,越发重视风水在历史文化重塑中的作用,尝试在自然环境中寻求风水文化的是文化重塑的重要特色方法。

图2 板块功能细分图

(2)挖掘宗教文化在城市规划中的意蕴锤炼。

道教文化,是诸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襄荆文化和本土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道教文化的传承,是贾家洲文化发掘的髓魂。本规划重视宗教文化的意蕴锤炼,特别是重视贾家洲本身的宗教灵魂道教文化的发掘。项目规划过程中,尊重诸葛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延伸当地的襄荆文化、影视基地等产业文化,结合养生、体验、传递等方式,组成有突出特色的旅游度假项目植入落地,形成拥有完整“温润暖心”文化品牌的活力区,如图2所示。

2.2 塑造历史文化脉络,融合城市肌理与文化内涵,剖析空间要素的界定与应用

图3 景观结构图

塑造历史文化脉络,注重溯古至今的主题串联,溯古至今,从历史到现代是该项目文化传承的主线,如图3所示。项目的开发,不仅应重视历史文化的再现,而且更应重视当前形势的需求。因此,溯古至今的主线已成为规划设计对应新形势、新常态的必经之路。项目规划结构的7大功能,分别是文化传承发展、襄阳文化展示、卧龙景区配套服务、特色休闲,不仅实现了溯古至今的主题串联,而且重视现实需求,也充分结合了现实状况,特别是与现有景区的结合、与镇总体规划的结合。

融合城市肌理与文化内涵,强调山形水势格局的内涵总结“灵水美人情”诠释着襄阳山形水势格局的内涵。“灵水美人情”分别代表着神灵篇、自然篇、艺术篇、民俗篇和爱情篇5个主题。这5个篇章,从风水文化梳理到市场价值发掘、从空间形态设计到社会效益塑造多个方面诠释着襄阳山形水势格局的内涵。规划遵循山形水势格局的原有肌理和连续性,秉承在设计布局上的生态理念,引水透山,打造赏风情,尝美味,养性情的洗涤式旅游体验地,凸显观光度假区重在感受的本质。

剖析空间要素的界定与应用,探究滨水历史地段规划应遵循的要素归纳“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是滨水历史地段规划应遵循的空间要素。滨水历史地段的点线面构成其空间结构[4],道路、绿化带、河流等边界将标志性、广场、街区及其它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形成特色小城的基本框架。“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5]共同构成特色小城意向,作为本次规划设计的总体框架思路。

2.3 理水营城的保护开发模式,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注重养生的建城思路

寻求老街区改造归入水环境治理的实现方案。水环境治理和老街区改造结合方式,主要以景观更新的方式实现。历来老街改造问题复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环境的脏乱差存在必然的矛盾。老街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城市面貌更新工程,水环境的治理亦是一项环境修复工程,在景观面貌更新上,他们是一脉相承。因而,以景观为媒的水环境治理和老街区改造,是一项多赢的福利工程。将老街区的改造归入水环境治理,不仅能在操作性层面更为可取,而且能在价值层面更易实现,如图4所示。

图4 规划功能结构图

该区紧邻汉江,存在水患的同时,亦有天然的汉江美景资源;区内多以农田和洲滩为主,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较为适合以水为媒的城市综合开发;该区位于卧龙景区正下方,区内城市建设应充分结合古隆中整体风格进行开发。区内主要分为湿地、农田、休闲区、迁建区和建设发展区等5类功能区,本次规划将迁建区与建设发展区合并规划,形成新城;农田和休闲区有机融合,形成观光农业。该区共分为3级平台,城市开发主要位于三级平台范围内,防洪方面有保障。一二级平台内,进行滨江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防洪与景观有机结合。

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注重养生的建城思路,摸索养生重塑滨水新城的规划方法,注重养生宜居是滨水临港新城建筑顺应文化重塑的重要途径。

3 结语

襄阳贾家洲综合开发规划方案设计,以多元文化为媒,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融合,串联众多开发模块的思路转型;塑造历史文化脉络,融合城市肌理与文化内涵,剖析空间要素的界定与应用;理水营城的保护开发模式,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注重养生的建城思路。这3种方法,是襄阳贾家洲水环境治理与综合开发规划方案中,应用到的3种创新设计方法,是城市滨水历史地段文化重塑的重要方法。局于篇幅,本文仅列举了规划方案过程中主要用到的3种创新方法。这3种规划设计方法,对类似开发项目的文化重塑,具有普遍参考借鉴意义,供同仁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滨水襄阳重塑
重塑未来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李沧:再造与重塑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