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爨文化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09李天飞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景观设计城镇化

李天飞

【摘要】:在城镇化不断发展、城市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发掘和弘扬地域文化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爨文化是云南重要的区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版图上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爨文化的起源、特征、地位和作用进行讨论分析,揭示了爨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实践应用证明将爨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可以起到良好的景观美化和文化宣传的效果。

【关键词】:爨文化;景观设计;城镇化;文化符号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urban homogeniz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and carry forward regional cultu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Cuan cultu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regional culture of Yunna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China cultur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Cuan culture through the origi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Cuan culture. It is also proved that combining Cuan culture and landscape design can play a good effect both in landscape and culture publicity.

Key words: Cuan 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urbanization; cultural symbols

在城鎮化不断发展、城市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发掘和弘扬地域文化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爨文化是云南重要而古老的历史文化,时下当地的民风习俗、饮食习惯等大都是从爨氏时期传承至今。然而因其年代久远、史料匮乏,爨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仍不为世人甚至当地人所知[3-5]。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研究爨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深刻内涵,探讨爨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实践应用,为打造特色化城镇提供参考。

1爨文化的起源

爨,《说文》释为“臼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 字形象双手持甑,置于灶口之上,灶下用火烧。本义为烧火做饭。作为姓氏字,是假借用法。史书中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是战国时期魏国大将爨襄,爨襄与韩赵两军作战,生擒敌首立大功,受赏土地十万亩。今夏县城东二公里处有一“爨村”,位于中条山下,距战国魏都安邑所在地十余公里,传说即是由爨襄所封而得名。爨为南中大姓之一,始显于蜀汉,兴盛于晋[6]。自三国东晋以来,爨氏长期居住于今云南曲靖一带,分为东爨和西爨。东爨以乌蛮为主,西爨以白蛮为主。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长期稳定蜀国后方,有意识地扶植南中大姓,收其俊杰为官属。经过诸葛亮的扶植,以爨姓为代表的大姓豪族成为南中颇有势力的统治集团。爨氏在滇统治约700年,一方面接受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又保持着与内地汉人的联系,强化汉文化认同感[7-8]。在推动南中地区汉民族夷化和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中,爨氏逐渐创造了辉煌的爨文化。

2爨文化的特征

2.1爨文化的包容性

爨文化是曲靖的地域文化,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滇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曲靖是云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陆路通道,被喻为“滇黔锁钥”,因而在文化根源上,爨文化是滇文化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曲靖市八塔台出土的青铜器物上就烙有滇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印记[9]。在文化主体上,爨氏一族自称来自楚国,这种无法剥离的血缘关系既为曲靖带来了楚文化,也让爨文化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楚国遗风。在文化交流上,爨人通过与汉人长年累月的交往,积极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将儒家道家与当地原始巫教融合,形成了包括礼乐、诗歌、习俗在内的一系列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对爨文化的影响则来源于蜀汉时期诸葛亮出征云南,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4,10]。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使得爨文化既有汉文化主旨,又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

2.2爨文化的多元性

滇南地区地域复杂,部落众多,爨人以大聚居、小杂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族”的多元文化局面。爨文化的多元首先体现在其拥有纷繁多样的宗教信仰,汉人血统崇拜祖先圣贤,信佛教道教,土著民族崇拜巫鬼牛神,信自然图腾,不同宗教因素交织并行,构筑了爨人丰富广阔的精神世界。爨文化的多元其次体现在其拥有官方和部落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就官方而论,滇南地区主流政治领域始终奉行三级州郡制度,与中原王朝的政治保持一致。而在村野部落,极具地域色彩的“鬼主”制度又在争端裁决、资源分配和意识形态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爨文化的多元还体现在其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就两爨碑的形制、书法和碑文看,既有中原文化的风采神韵,又有东晋时期的飘逸玄妙,还糅合有少数民族的夸张渲染和蛮夷之气[11-14]。此外,在经济关系、生产方式、民族民俗等方面,爨文化均体现了复合多元的特征,是中国文化历史中一幅多彩斑斓的画卷。

2.3爨文化的艺术性

云南地处边疆,虽然远离文化中心,但是其卓绝超伦的碑文化却奠定了其在中国文物界乃至书法界的重要地位。云南碑刻以“二爨”为首,小爨为爨宝子碑,为纪念振威将军爨宝子而立,字体劲健质朴,刚正有力,后人评之为“朴厚古茂,奇资百出”;大爨为爨龙颜碑,为纪念龙骧将军爨龙颜而立,字体端正,朴拙奇绝,隶意基本殆尽,俨然端谨楷则,后人评之为“浑金璞玉”、“端冕垂裳”[15-17]。二爨碑非名家所书,亦不讲究笔法,之所以为后人推崇,在于其“不法不名”、“不笔不汉”的书写风格。唐代以后,书法从闲适走向功利,名家辈出,形成不同的书法流派。后人之于流派无不崇拜模仿,不敢逾越,导致书法越来越拘于一格,缺少灵性。所以唐代既是中国书法的高峰,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19]。而两晋时期的云南由于没有可以效仿的书法名家,因而在挥笔时能够一洗学书者囿于前人的积习,操刀直下,不拘成法,生气盎然。

3爨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爨文化作为云南重要的历史文化,既是开放交融的地域文化,也是复合多元的历史文化,同时是继承创新的民族文化。它上承古滇文化之精髓,下启南诏、大理文化之先河,熔多种文化因素于一炉,在碰撞中融合,在继承中发展,是云南历史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爨文化对当今文化建设的启示是:文化发展有其历史脉络,将历史、民族、地缘的优秀文化积淀作为一种资源整合起来,必然会丰富当今时代的文化内涵,加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使人们在快速变化发展的当代社会,依然能找到可以归属的精神家园。把爨文化的内涵融入城市建设中,可以让城市变得更有历史意味、民族特色和地缘特点,增强城市的厚重感和文化品位,还利于形成城市的凝聚力,并最终在城市文化的精神层面形成巨大感召力。

4爨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必要性分析

曲靖的爨文化具有开放、融会、继承、创新等内涵,具备经济化开发的巨大潜力。通过打造爨文化产业园、绿化生态廊道等措施,重现历史景象,还原文化景观,对把曲靖塑造成一个具有直观表现力的文化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与表达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城市文化景观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彰显文化主题,追忆和传颂民族灿烂文化,唤醒并强化市民的文化意识。将爨文化应用于曲靖市的景观设计中,既可以为市民创造具有强烈归宿感的公共空间,又能够打造具有文化气息的艺术长廊,更可以提供一种触摸历史、抚慰心灵、荡涤灵魂的传统文化体验。

4.2案例分析

在曲靖南盘江绿道景点指示标识设计项目中,以打造城市文化景观为出发点,力图在绿道两侧指示标识牌及休憩长凳上的设计中融入爨文化元素,使之在休息指示功能之外更具美观和文化传播功能。首先从爨文化中抽离主要的特征元素,加以概括提炼,形成特有的景观符号。设计中选取爨字、波纹、青石和回字形构造作为主要元素,爨字源于曲靖历史悠久的碑刻文化,回字形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用的一种装饰符号,这两种符号从时间尺度上代表了曲靖的文化特征;曲靖市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境内有乌蒙山系和梁王山系,青山绿水是当地一大自然景观,因此选用波纹和青石作为水和山的象征,从空间尺度上反映了曲靖的地域特征。

然后将抽象的元素实物化。本次项目中共设计绿道小品四套:长凳、标识碑、标识牌和标识柱。长凳采用石墩木面,前后面采用回字形传统建筑符号,显得厚重而有质感。标识碑为一对高低碑组合,碑身外侧为青石材料,正面和侧面采用波浪形弧线设计,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两块碑高低不同,青石构型呈镜像对称,整体匀称而有变化。设计中对爨字的演绎采用直观明了的方式,即在碑身上采用隶书字体镂刻“爨”字。“爨”字构造复杂,笔画别致,本身已富有美感,再与石碑交相辉映,是对爨文化最简单直接的表述。碑身下方“爨”字一分为二,分刻于两块碑上,既与对称的碑面相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对字体的间离感,使得整体设计又多了一层变化。爨文化与标识牌的融合采取了在石墩上直接刻字的做法,手法简单,但在石墩与木牌的连接上运用了木楔结构。木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卯榫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其运用于景观设计,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彰显与致敬。第四个小品是标识柱,为四棱柱结构,棱线迎人,下方刻字,上面镶木以示人。最上面是镂刻波纹设计,既显示曲靖水域特征,又给整体结构添加了灵动。

曲靖南盘江绿道景点指示标识设计项目是将爨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一次尝试,通过提取爨文化主要特征与区域自然特征,很好地展现了区域文化,为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结论与展望

爨文化是云南重要的区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版图上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爨文化的起源、特征、地位和作用进行讨论分析,揭示了爨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在项目中进行了将爨文化应用于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抽离爨文化中的特征元素同时与自然特征相结合,可以起到良好的设计效果,对发掘和弘扬爨文化、表现和延续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婷,季菲菲,吉文丽,王诚吉,樊俊喜,唐胜田.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吴起城区景观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03):240-244.

[2] 朱万曙. 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以徽州文化为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04):25-32.

[3] 范建华. 爨文化简说[J]. 中华文化论坛,2013,(05):72-77.

[4] 和亚宁. 新视域下的爨文化及其价值[N]. 云南日报,2015-07-05(007).

[5] 鲁刚. 论爨文化时期南中地区的夷汉民族融合[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08,(04):105-109.

[6] 秦建文. 爨·爨氏·爨文化[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05):33-38.

[7] 鲁刚. 爨文化特色新探[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94-100.

[8] 蒋泽平. 曲靖市通用语言的文化阐释[J]. 学园(教育科研),2012,(05):189-190.

[9] 王金红. 文化表征与历史建构:“爨文化”研究之反思[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04):174-177.

[10] 鲁刚. 论爨文化时期南中地区的夷汉民族融合[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105-109.

[11] 袁琼娥. 云南爨文化的多元性[D].云南师范大学,2007.

[12] 管彦波. 试论南诏多源与多元的文化格局[J]. 民族研究,1993,(02):88-96.

[13] 徐梅. 南诏宗教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D].云南师范大学,2003.

[14] 白娜. 佤族盟誓文化——边疆地区的民族精神[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01):10-12.

[15] 马喜梅. 爨氏统治时期云南民族关系的演变——基于“二爨”碑的研究[J]. 学术探索,2016,(01):113-118.

[16] 向彬. 康有为眼中的《爨龙颜碑》[J]. 中国书法,2016,(20):40-46.

[17] 朱安女. 白族二爨碑文体与《文心雕龙》诔碑理论范式[J]. 大理学院学报,2010,9(09):1-5.

[18] 高叶青,高嵘. 解读一段尘封的历史——《爨宝子碑》与《爨龙颜碑》赏析[J]. 碑林集刊,2010,(00):391-396.

[19] 叶炼勇. 论爨二札——从《爨宝子碑》看方笔铭石书的传统兼论其在广东的传播[J]. 中国书法,2016,(22):42-52.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景观设计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