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夏季防暑降温全攻略

2018-08-08棉花糖

学苑创造·C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冷饮扇子冰块

棉花糖

7月18日开始入伏,进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日子。小编的很多同事连午餐都应付了事,还说什么“宁可在空调房饿死,也不做外出觅食的勇士”。现代人有空调、冰箱,夏天用这两件神器,就可以安然、惬意地度过。但古时候是没有这些制冷设备的,古人是怎么度过烈日炎炎的夏季呢?

穿

短袖、短裤似乎已成了现代人的夏季着装标配,可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古代人,他们在夏季怎么受得了呢?有学者研究发现,古人在夏季其实也并不都裹得严严实实。

据考证,魏晋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这种“开裆裤”并不是单穿的,原来,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但它只有裤管,没有裤裆,由于这样的着装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过河否则古人不会轻易提起下裳。

到了唐朝,又薄、又透、又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在当时是相当前卫的。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其实,在“富人披丝绸、穷人穿麻布”的古代,衣物的材质比我们现代人常穿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有研究称,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这样看来,古人穿的纱袍、长裤,不仅能覆盖皮肤,而且宽宽大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形成“小对流”,与今天的阿拉伯人用长袍蔽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装电视剧为表现出古人的风流倜傥,扇子是必不可少的扮帅利器。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扇子是谁发明的,已经无法考证。不过我们可大致猜测出它的发明过程。一个人采了芭蕉叶扇风,于是有人跟风,但芭蕉叶毕竟脆弱,人们很快就想到要增加这种工具的强度,经过人们集思广益对它进行的改造,扇子这种古人消暑必备的工具便应运而生。其实不只是芭蕉叶,只要叶片够大的植物,都能算是扇子的启蒙工具。扇子要变得结实和实用,制作者们实在是下足了功夫。

这种改造包含了几个方面:第一要在材质上下功夫,用料不能太软或太脆,软则无力,脆则易折;第二,要考虑人们不能像提着个锤子似的纳凉,只能从轻考虑,木材质虽然高贵,已难以满足轻便的要求;第三,一张扇面实在太占空间,不便于随身携带,而折叠的思路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竹材质的折扇很快受到众的追捧,当然,古时的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所以折不折的要求倒不高,也就更追捧比较原始的圆扇。不过,不管是折扇还是圆扇,其骨架结构多是以竹材质制成的,竹材质的强度足够,而且更为轻便、柔韧,所以得到人们的青睐,更把扇子名之“摇风”、“凉友”,可见古人对扇子喜爱。

根据人们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的不同,人们制造出不同的扇子,经济条件好一点,用的扇子在材质和美观上自然要胜他人一筹,如用绢帛制成扇面,再附上一些文人墨客的诗画,更显风雅。当然,这样的扇子,平民百姓是消受不起的。更富裕一些的,如达官显贵,自然能得到更好的享受。

古人居家、旅行只凭一把折扇消暑是不够的。其实他们消暑的招数不少,效果也真的不错。“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扫甚昼寝,一枕最幽宜。”这一首诗说明了,瓷枕头是古人另一大消暑利器。瓷枕头最早出现于隋代,一开始并不是消暑纳凉用的,发展到后来却以纳凉之用居多。一直到明清时期,有了其他材料的出现,瓷枕头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要以为只有现代才有空调,其实早在唐宋时期,皇帝们就已经有了类似的享受。唐代时的“空调房”,称之为“凉殿”,从这个“殿”字就可看出其规模宏大,不是那些乡绅富户小打小闹的“人力风扇”可比的。这个大殿建起来就是用来乘凉的:殿中安装机械装置以传动,以扇轮转摇生风,以冷水循环去热,甚至将冷水送至屋顶,“人工造雨”,多管齐下,降温效果非常好。

凉殿避暑有这么好的效果,达官显贵自然趋之若鹜,而且能力越大,手段越大,不过他们就算再有能力,谁敢建一座凉殿跟皇帝并驾齐驱?所以,凉殿被缩小、减化成了凉亭,也就更适合大众了。

宋代时对凉殿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在凉殿的蓄水池上、大殿的四周放了些奇花异卉,让冷风中带着鲜花香气,真是太会享受了!

古人消暑妙招远不止此。就我们平日的见的房檐、凉棚等设施,也是依据一定的科学道理所建,如日光的角度、时间跨度等,可得冬暖夏凉的效果。当然,这种东西在宫里有着规模更大的展示,只是到如今已是无处寻觅了。更为宏大的,就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藏冰啦。古人在冬日里藏冰以备夏天取用,当然,一般人家就算能够支出这笔开销,也是得不偿失,但如果是专门的冰窖,那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颐和园、避暑山庄最初建起来,也只是为了皇帝在夏日炎炎里有个好去处。咱们如今有空调、Wi-Fi、西瓜的生活,在以前也是达官贵人的生活呢。

夏日饮冰,也并非是现代人才特有的消暑福利,酷爱冷饮的古人,早就发明了种类繁多的冷饮冷食。可是,没有冰箱的古代人,怎么制作冷饮呢?

原来早在周代,人们就开始用冰窖储藏冬天的冰块以备夏用。《诗经》与《左传》中都有冬月藏冰的记载,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存放在“冰室”或“冰井”里,等到盛夏时节再取出。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更加广泛了,达官贵人们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唐代时,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公开出售的“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冰冻一会儿,就成冰棍啦。

宋朝的冷饮非常丰富。到了夏天,除了能喝到冷酒,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

南宋时,集市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了,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当时的杭州城受欢迎的冷饮有“冰雪甘草汤”“雪泡豆儿水”“凉水荔枝膏”等,光听它们的名字就够嘴馋的了。

与冷饮的繁荣相伴,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现,叫做“冰鉴”。其实就是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这样冰块可以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到了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忽必烈很快发现,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就是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才有幸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經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还盛行三伏天喝冰莲子汤,据说能消暑养神。

看来,善于发明创新的古人,在酷热难当的夏季,口福也是不浅的。

猜你喜欢

冷饮扇子冰块
冰块为什么会粘到手上?
冰块里的鱼
可收缩得彩色扇子
喝冷饮
花了多少钱?
钓奇特的“鱼”
为什么多吃冷饮有碍健康
冷饮为什么不能多喝
扇子
塑料和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