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青地区史前卜骨探微

2018-08-08袁辉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
关键词:史前

袁辉艳

摘要:甘青地区史前卜骨主要出土于甘肃省。文章以甘青地区出土的卜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布、制作工艺、出土背景,将其分为四期。并探讨其功能及用途,用以探讨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状态。经研究得出:史前时期的甘青地区已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生产模式,在精神生活方面,占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甘青地区;史前;卜骨

1前言

目前关于甲骨的研究方向仍然集中在对甲骨文字的考释、甲骨刻辞的分类与断代、刻辞的具体内容的排版,以及對于发掘出土的甲骨所对应时代(以先秦时代为主)的历史研究等方面。甘青地区的史前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对史前时期的物质文明的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对物质文化的研究来窥探史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生活等。

本课题研究的材料主要包括在文化意义上的甘青地区考古出土的卜骨、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以及历史文献等。其中以考古出土的卜骨为主,其余资料为辅。本文中论及的卜骨,主要是指明确可知的在占卜活动中使用过的猪、牛、羊、鹿的肩胛骨和其他骨骼,没有经过整治和钻灼的均不涉及。同时,对于材料中涉及的仅进行过整治或钻凿但并没有灼烧痕迹的,将作为卜骨的材料处理,并不归类于狭义上的卜骨。另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使用的卜骨来源不尽相同,这应与当时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所关联。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史前时期甘肃地区的人们的肉食来源主要是家养的猪:青海地区则以牛羊为主,猪、狗次之。

2甘青地区史前卜骨的发现概况

2.1甘肃

①永靖大何庄遗址:一共出土卜骨14件,且均为羊肩胛骨。这些卜骨均未加以整治,骨脊完整,有灼烧痕迹,无钻凿痕迹。灼烧痕迹多少不一,至少2处,至多24处。

②永靖秦魏家墓地:一共发现3块卜骨,且均为羊肩胛骨。其中在编号为M23:2的高领双耳罐中发现1件确定为羊左肩胛骨的卜骨,较为完整,有灼烧痕迹4处(残存2处),长12.2厘米,无钻凿痕迹。就这件卜骨出土的位置判断,其应为随葬品。此罐腹部已残,卜骨从此残破口放进,再把残破下来的陶片盖上。

③灵台桥村遗址:一共出土卜骨17件,其中猪肩胛骨11件、羊肩胛骨6件。羊肩胛骨的臼面及骨面的两侧有轻微刮削痕迹,骨面有灼痕,如标本H4:74、H4:77。猪肩胛骨的骨脊大多完整,且骨面有灼痕,如标本H4:14、H4:15。其中的猪肩胛骨的骨脊大多完整,羊肩胛骨少有完整标本。

④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此遗址一共被发掘过4次。前三次发掘出土的被认定为确切的卜骨的有26件,第四次发掘出土的被认定为确切的卜骨的有13件。第二次发掘的时间较早,没有标本的编号,出土的卜骨羊肩胛骨21件、猪肩胛骨4件、牛肩胛骨仅1件。羊肩胛骨大多出土于窖穴和第三层的黄褐土中,墓葬内仅出土1件(T7M8)。这些羊肩胛骨的中心部分大多残缺,有的已经成为碎片,且大多具有经过刮削留下的整治痕迹,骨脊均较为完整,骨面仅有灼烧痕迹,无钻凿痕迹。猪肩胛骨的出土位置与羊肩胛骨的相同,骨脊完整,有灼烧痕迹,无钻凿痕迹。牛肩胛骨出土在H1的底部,骨面有12处灼痕。这件牛肩胛骨的形制较其他卜骨较为特殊——它的上端有一个凿孔(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下端沿着反面磨成了较为锋利的薄刃,刃部磨损以中部较为严重,形成了向内凹的弧形,骨脊被修理平整,并且骨脊与刃部相连接的部分也十分光滑。有学者认为,这件牛肩胛骨曾经被作为骨锄使用过。第三次发掘也发现过卜骨,但未见于记载。第四次发掘出土的卜骨以羊肩胛骨为主,共10件,其余均为猪肩胛骨,共3件。这些卜骨均有灼烧痕迹,无钻凿痕迹。这些标本中的T10:12为羊右肩胛骨,保存得比较完整,骨面上保留有5处灼烧痕迹,骨臼和前角稍有缺失部分。

⑤武山傅家门遗址:一共发现6件卜骨。这些卜骨是在房址和窖穴中发现的。这些带有阴刻符号(“一”形、“二”形、“S”形)的卜骨经古文字学家及动物考古学家鉴定为羊肩胛骨、猪肩胛骨和牛肩胛骨。如Fll:12为羊的肩胛骨,一面留有灼烧痕迹。这些卜骨未经修饰,没有钻凿痕迹,有灼烧痕迹,阴刻符号较为简单,可能是用石制尖状物刻画而成的。

⑥民乐东灰山:一共出土4件卜骨,为猪肩胛骨和羊肩胛骨。其中的标本022应为猪的右肩胛骨,已残损。该卜骨的中部及前角已缺失,长约14.5厘米,骨脊经过轻微削磨,骨面有一个圆形的灼烧痕迹。另外,标本87MX:032应为猪的左肩胛骨,长约17.8厘米,骨面留有灼烧痕迹,扇形边缘有削磨痕迹。标本0125为羊的右肩胛骨,其下部已残,骨脊处有轻微的削磨痕迹,骨面有一个圆形的灼烧痕迹。

⑦卓尼儿:出土8件卜骨,其中7件羊肩胛骨、1件牛肩胛骨。牛肩胛骨已残,残长11.3厘米,有1处灼烧痕迹,且背面的中脊被磨平。羊肩胛骨中有3件已残,其余4件大部分保存完好。这些羊肩胛骨的骨面均无修整痕迹。除其中1件卜骨的骨脊处被砸击去以外,其余几件卜骨均保持原貌。有灼烧痕迹,至少1处,至多85处。这些灼烧痕迹分布于肩胛骨的骨面、骨脊、背面。如标本H1:64残长16.2厘米,其正面的灼烧痕迹呈左右排列,左侧有50处,右侧26处,背面共9处灼烧痕迹。标本H1:653~:15.6厘米,保存得较完整。其灼烧痕迹仍呈左右排列,正面左侧12处,右侧16处,背部23处,且骨臼下有1条明显的砍砸痕迹。

2.2青海

青海地区出土的卜骨仅见青海都兰热水哇沿水库发掘古代遗址和墓葬,但文献中对卜骨的数量等记录不详,且没有照片等资料。

2.3宁夏

隆德页河子遗址:一共出土卜骨2块,均为牛肩胛骨,只有灼烧痕迹(两面骨面均有,且呈圆形或椭圆形),无钻灼痕迹。标本T103:8为牛左肩胛骨,仅保留柄部,长24.5厘米。标本T102:13同为牛左肩胛骨,长27.5厘米,已残。

综上,甘青地区的卜骨主要出土于甘肃省,且以羊肩胛骨为主,这可能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有关。

3甘青地区史前卜骨的年代及分期

以考古出土的卜骨实物资料为依据,对其整治方式、钻凿形态、灼烧痕迹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甘青地区出土的卜骨材料分为四期。

第一期: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主要有武山傅家门遗址和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仰韶晚期文化遗存。特征为卜骨未经任何整治手段,没有钻凿痕迹,仅有灼烧痕迹和阴刻符号,且符号十分简单。如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出土的卜骨标本F11:12,仅见灼烧痕迹,且数量较少;标本F11:6阴刻“一”形符号。这一时期的卜骨的修治还处于原始阶段,且出土于房址和窖穴,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对卜骨的使用过后的处置问题有了认识。武山傅家门遗址属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980一前3640年。

第二期: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主要有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何庄遗址、秦魏家遗址、灵台桥村遗址、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龙山时代遗存。特征为留有刮削痕迹,无钻凿痕迹,有灼烧痕迹,羊肩胛骨的中心大部分残缺,骨脊保存完整,刃部磨损严重。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H1底部出土的牛肩胛骨标本较为特殊,这件标本的肩胛骨结节下方有一个凿孔,下端沿着反面磨成较为锋利的薄刃,刃部磨损以中间较为严重,骨脊被修整平整,有学者认为这件卜骨可能曾经被当作骨锄使用过。这一时期的卜骨整治较前一期有所发展,仅极少数的卜骨有明显的整治痕迹。这一时期出土的卜骨属齐家文化,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100-前1900年。

第三期:属于这一时期的卜骨仅民乐东灰山遗址。特征为骨脊和扇面边缘处均经过轻微的削磨处理,留有圆形的灼烧痕迹。人们在整治卜骨时已经有意识地对卜骨进行削磨等措施。如标本022,为猪的右肩胛骨,中部和前角缺失,骨脊经过轻微削磨,骨面有一个圆形的灼烧痕迹。民乐东灰山遗址属四坝文化,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800-前1400年。

第四期:属于这一时期的是卓尼遗址。特征为骨脊处被砸击去除,有的骨臼处有砍砸痕迹,其余部分均保持原貌,灼烧痕迹较多,且均为左右排列。这些灼烧痕迹分布于肩胛骨的骨面、骨脊和背面。如标本H1:64的灼烧痕迹共有85处,正面左侧有50处,右侧有26处,背面有9处。这一时期的卜骨的灼烧痕迹明显多于前面几期,时代较晚。该遗址属寺洼文化早期,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400-前1000年。

4卜骨整治

从考古材料看,整个史前时期卜骨的整治方式均较为原始。对于肩胛骨的整治方式的研究,可以从其骨臼、骨脊、肩胛骨结节、边缘及前后角等可明显观察到变化的部位着眼。

4.1骨臼

目前发现的甘青地区史前卜骨的骨臼均保留原状。这种类型的卜骨在新石器时代和夏代各文化均出现并流行。

4.2骨脊

保留骨脊仍为新石器时代和夏代各文化流行的类型,如皇娘娘台T7H6、T11。

4.3肩胛骨结节

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直至商代早期的卜骨均保留了肩胛骨结节。

4.4边缘

整个史前时期及夏代所见之卜骨几乎没有被削去边缘,直至后来的殷墟时期有削平边缘的情况,其余的均没有明显的刮削效果,即仍旧保留较厚的骨面。

4.5前后角

史前时期绝大部分的卜骨都没有切去前后角(部分前后角缺失的均不见人为切割痕迹,可视为自然残损)。

5功能及其用途

5.1灰坑、窖穴出土卜骨

甘青地区的史前卜骨出土于灰坑和窖穴的遗址有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卓尼儿遗址、武山傅家门遗址等。灰坑和窖穴虽然是卜骨的主要出土地,但卜骨分布都较为零散。与这些卜骨同时出土的遗物多为诸如陶片、蚌壳、木炭一类的生活垃圾。灰坑内出土的卜骨大多是有灼烧痕迹的,说明这些卜骨都是使用后被扔到灰坑中的。窖穴内出土的卜骨均没有灼烧痕迹,经过整治的卜骨的数量很少,说明这些卜骨还并未使用(可能是备用卜骨或是把将用来占卜的卜骨放入窖穴中存放)。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的H1底部平放着一件牛肩胛骨(完整),卜骨下面用灰土填平,这无疑是有意识埋入的。有人在研究商代甲骨使用之后的处理方式时提出,将甲骨埋藏于地下,有尊神和以地通神的目的。这一观点对于研究史前时期卜骨使用之后的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2房址出土卜骨

甘青地区的史前卜骨出土于房址的遗址有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和永靖大何庄遗址。大何庄遗址的石圆圈遗迹正好在房址的正下方,一般位于房址的第二、第三层。大何庄遗址的石圆圈遗迹一共有5处,都是利用天然砾石排列而成,并且圈内并未发现人为踩踏形成的路土的痕迹,且这些砾石均呈扁平状。在石圆圈的附近分布着许多墓葬。从石圆圈遗迹旁边发现的卜骨和羊、牛的骨架等关系看来,这极有可能是当时在埋葬逝者或进行其他宗教性质的活动(如祭祀、占卜等)时,曾在这里举行过某种仪式。此外,在F12遗迹的旁边还发现有3件没有灼烧痕迹的羊肩胛骨,可能是备用卜骨。

5.3墓葬出土卜骨

甘青地区的史前卜骨出土于墓葬的遗址有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民乐东灰山遗址。武威皇娘娘台遗址中的M8中出土1件卜骨,位于墓主人的两条大腿胫骨之间。出土于墓葬的卜骨,其身份显然是随葬品。卜骨用于随葬,数量虽然较少,但这是有意识的行为,说明它有特殊的意义。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商代中期。商代中期以后,墓葬中出现了卜甲。墓葬中出土的卜骨一般是埋葬之前在占卜活动中使用過的卜骨,将其视为随葬品随葬。

5.4其他

史前卜骨的出土地除灰坑、窖穴、房址、墓葬外,有的还出土于灰层中(甘肃永靖秦魏家遗址、甘肃灵台桥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武威皇娘娘台遗址、民乐东灰山遗址等)、地表(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水库附近(青海都兰水库热水洼岩遗址)等,可能是随意丢弃的结果。

6卜骨的起源

关于卜骨的起源问题,学术界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较早提出卜骨习俗的起源,是在龙山文化时代;有的认为最早的卜骨是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出土的,该地应为卜骨的发源地;有人进行了更进一步推测,认为占卜习俗是从西拉木伦河上游开始的;也有国外的学者认为卜骨起源于西伯利亞。在20世纪80年代前,关于卜骨的起源是富河文化的推论是被学术界所认可的。至1991年,在甘肃省武山傅家门遗址发现了一组卜骨,其年代要比富河文化早很多。因此,关于卜骨习起源的问题又重新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术界探讨关于卜骨起源课题所涉及的遗址中,时代最早的主要有仰韶时代晚期的三处遗址: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和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对于这些遗址出土的卜骨,仍旧存在争议。例如,甘肃武山傅家门遗址一共出土6件肩胛骨,出土位置是房址和窖穴。这些卜骨的年代经C14测定为公元前3815年。另外,甘青地区的卜骨最早见于齐家文化。这两个时期在时间上相距甚远。龙山时代出土的卜骨逐渐增多,陕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以及内蒙古等地均有所发现。目前的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整个史前时期至夏代,仅有卜骨,不见卜甲,且卜骨的出现顺序应为羊肩胛骨→猪肩胛骨→牛肩胛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史前时期的卜骨起源最早出现于齐家文化。

6结语

本文就甘青地区史前卜骨的发现概况,对其年代及分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卜骨的制作工艺,根据卜骨的出土地研究其用途,并探讨了卜骨的起源,综合各项分析得出:史前时期的甘青地区已出现了带有宗教性质的占卜活动,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卜骨作为甘青地区史前占卜活动的见证物,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占卜活动的产生与流行反映了人类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变化。

最后,本文就甘青地区史前卜骨研究的经历,为了更好地促进卜骨以及史前信仰、宗教和思想的研究,对于以后的考古工作和具体资料的获取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考古发掘中,将卜骨确切出土地点所属的遗迹单位、层位关系、并出遗物等相关的出土背景信息记录完整,并提供给读者,以便读者的研究。

第二,大多数研究人员无法接触卜骨实物,只能依靠卜骨著录来进行研究。因此,发表卜骨资料的内涵高低会直接影响读者的研究。例如,有的发掘简报中对卜骨的具体出土地、出土数量、照片等未进行详尽的记载,给读者研究卜骨造成一定的困难。

第三,对卜骨的资料记载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对卜骨本身进行拍照、测绘、拓片等,还可以绘制卜骨出土的地层关系图(平面图和剖面图),对卜骨本身的特征(整治手段、钻凿形态、灼烧痕迹等)进行详尽的记载。

猜你喜欢

史前
史前画廊
疑似地球史前遗物
史前悲剧
“史前动物”穿越啦
史前大冒险
史前大冒险
史前大冒险
最大的史前海蝎子等
史前大冒险
史前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