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银壶:匠心之作,一器成“茗”

2018-08-08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古寨茶器茶汤

器以百技之厚承载万物,历练之间,应之天地,循迹大道,论天下之美无外乎如此。器物,乃匠心之物。

斗茶赏器,修心之道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而言之——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喝茶已成为当下最普通的生活方式,斗茶赏器,也成为一种时尚。

饮茶重在品,品茶之道不仅体现在对茶叶的要求,也注重于茶器,所谓“茶以清心,器以载道”。茶与茶器,都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民族的超凡智慧。

手中的茶器,外化為器,内化为道,装满着许许多多的道理。烹清茶、鉴妙器、赏幽绝、论风物,是为修心之道。

壶藏匠心,千年风雅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烹茶的水壶有过精辟的阐述——“卍[fù]: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

此段非常详细揭示了银壶烹茶的妙处:瓷和石很“雅”,但热传导太差,容易炸、碎,不易烧开水;此外,石头和粗瓷土气未去,流于观而疏于用;银做壶最为洁净,不会破坏茶的原味,古人以银为钱,银壶未免流于奢华失却茶之本意。今人却可凭吊古风,一享千年风雅之梦。

幽幽古寨,千年技艺。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的椰田古寨,保存着黎族先民飘洋过海的历史印迹和文化记忆,茂密的椰林深处,聚居着心灵手巧的苗族人家,他们依山傍水搭起一栋栋吊脚楼。走入其间,可以看到黎苗族男女凭借祖辈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精雕细琢着各式各样的手工银饰品,具有精湛手艺的手工银壶堪称一大奇技。

每把手工银壶都是一件艺术品,凝聚着匠心与时间停留的光影。观摩工匠制壶的过程,单调却悦“耳”——特制的工具与纯银板敲打的声音,清脆又浑厚;简单的动作、单调的坐姿,枯燥乏味的一次次挥臂,没有定力的人不可能沉下心来打出一把完美的壶。

可以粗略估算,一把手工银壶在匠人手中“锤炼”的过程:锤子一秒钟捶2次,一分钟捶120次,一小时捶7200次,工匠一天之中有10个小时都在捶打壶,一把壶最少需要10天的时间,相当于一把银壶至少要经过72万次的敲打。可见制作一把手工银壶是一件多么费时费工又费力的工程。

银壶在数万次的重复敲打中,最终呈现的形态也是稳重大方、浑厚有力的。椰田古寨的手工银至今还沿袭着较为原始的加工方法和技艺,工序也十分复杂,除了较为常用的工艺之外,过程中还保留了古老的铜走银、银走金、炸珠、錾金、鎏金、掐丝、镂空、拉丝等传统工艺,这些用手工雕錾琢磨出的闪着如月华般光辉的银器制品折射出了一个地域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匠人们在传承祖辈手工艺同时,不断吸收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加工技艺,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银器文化产品——每一款银壶的创意都源自匠人的智慧,每一个细节都投入了造物者无限情感,流转着一种历经千年的古雅、浑厚、不俗的风雅气质。

相辅相成,一器成“茗”

一壶好茶,是茶叶、茶汤、茶具的有机结合。

同样质量的茶叶,用不同的水或者不同的器具,泡出的茶汤千差万别。使用好的茶具,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方能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而茶具中,烧水用的水壶是生成茶汤的主要器具,是整套茶具冲泡的根本。

如同茶圣陆羽所云:银做壶最为洁净,不会破坏茶的原味。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银壶煮水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软化水质,饮水时可以明显感觉到甘甜。

所谓一器成“茗”,是使用银器泡茶,让茶叶的韵味香醇表现得更充分,涩减韵长,和顺温润。银壶还适合冲泡各种类茶,包括普洱茶、乌龙、铁观音、金骏眉、龙井、益阳黑茶等。另外,银壶本身洁净无味,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够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因此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

一个茶人拥有一把自己喜爱的银壶,不仅可以提升茶的口感,还多了一个陪伴之物。喝茶之余,擦拭把玩,其中妙趣只有自己知道。

猜你喜欢

古寨茶器茶汤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石崆寨览胜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张家畈新村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绥宁大园古苗寨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环保古寨——文斗
茶汤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