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我们与蒋介石有共同点

2018-08-08王媛媛

环球人物 2018年15期
关键词:曹聚仁蒋经国蒋介石

王媛媛

金门炮战之后,两人心怀对民族命运的默契,保持了海峡的平静。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去世。82岁的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一脸凝重。他将送别词《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的演唱录音播放了一天。“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是其中一句,意思是,你我都是胸怀古今的人,不谈论那些儿女情长。毛泽东还将词的最后一句 “举大白,听《金缕》”改为了“君且去,不须顾”。

毛泽东与蒋介石之间,可谓有无数场战役。但晚年与尼克松谈起“蒋介石委员长”时,毛泽东称其为“老朋友”,“而且来往历史(比你同蒋介石)长得多”。 1959年10月5日,毛泽东在同拉丁美洲17国共产党代表团谈话时这样说道:“我们反对‘两个中国,蒋介石也反对‘两个中国,我们有一致之处,有共同点。”

“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可落在美国人手中”

炮击金门不久,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从香港来的著名记者曹聚仁,并请他吃饭。谈话中,毛泽东告诉曹聚仁:“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我们赞成蒋介石保住金、马的方针。如蒋撤退金、马,大势已去,人心动摇,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不管多少年,但要让通航,不要来大陆搞特务活动。台、澎、金、马要整个回来。”

在场有人提出,美国人一走,美国对台湾的军援会断绝时,毛泽东说:“我们全部供应。他的军队可以保存,我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反共在他那里反,但不要派飞机、派特务来捣乱。他不来白色特务,我也不去红色特务。”曹聚仁问:“台湾人民还可以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吗?”毛泽东回答:“照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毛泽东决定:需要再放宽对国民党和蒋氏父子的政策。1960年5月22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了对台工作问题,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可落在美国人手中。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1.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毛泽东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住台湾,不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改变目前的对台关系。

1965年的一天,与时任台湾“国防部长”蒋经国有颇多交往的曹聚仁得到消息,蒋经国将邀请他去台湾商量要事。在见蒋经国之前,曹聚仁到北京面见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请曹聚仁转交中共中央给蒋介石的一封重要信件,内容即是祖国和平统一的“一纲四目”构想。

曹聚仁匆匆返回香港后,1965年7月18日,蒋经国亲自乘轮船到香港附近水域接曹聚仁。7月20日,蒋介石在蒋经国的陪同下会见曹聚仁,收到了转交的信。信中还附有毛泽东写给他的一首词——《临江仙》,其中一句“明月依然在,何日彩云归”,道出了毛泽东的诚意。蒋氏父子将中共的提议与陈诚等国民党高层人士进行了一番研究,又提出一些条件。曹聚仁带着这些意见,往返于大陆和台湾之间,进行沟通。

1978年4月21日,曹聚仁的朋友王方在香港杂志《七十年代》发表了一篇题为《记一次中国统一的秘密谈判》的文章,根据王方文中的回忆,当时双方达成了统一6项条件:1.蒋介石偕同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北京建议拨出江西庐山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湯沐地(即封地)。2.蒋经国任台湾省省长。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耕者有其田”,其他“内政”完全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3.台湾不得接受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财政上有困难,由北京照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4.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四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在厦门、金门地区,三个师驻在台湾。5.厦门与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此一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6.台湾现任文武百官的官阶、待遇照旧不变。人民生活保证只可提高,不可降低。

这些条件是蒋介石通过曹聚仁和毛泽东多次交涉后形成的。特别是在军队问题上,双方能达成统一认识,殊为不易。但不久后,中国大陆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一些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受到冲击,蒋介石得知这些情况后,对中共的政策产生了疑虑,便中断了与中共的联系,这些交涉最终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蒋介石打击“台独”分子毫不手软

1960年10月,肯尼迪与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在竞选辩论中双方利用中国台湾沿海岛屿问题互相攻击。肯尼迪表示,美国必须保卫台湾,但应划一条清楚的防线,金门、马祖对于防守台湾并非必不可缺,美国的防线应仅划在台湾本岛周围。

蒋介石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辩论。10月11日,他与一位美国记者谈话,不点名地批评了肯尼迪的论点,称台湾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不放弃沿海岛屿,哪怕美国不予支持也决不改变这一立场。13日,他接见另一位美国记者,坚决表示:“美国怎么做是她自己的事情,而防卫中华民国的政策,乃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即使我们必须单独作战的话,我们也将贯彻到底!”

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台湾“外交部”于10月14日发表声明,点名批评肯尼迪:“一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领袖,在激烈的竞选期间,居然不负责任地,大慷他人之慨,而将另一个国家的领土随便处置了,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而且这个国家,正好是他的盟邦。我们愿意确切地阐明我们的立场如下:在任何情形之下,中华民国决不会答应任何人的要求——包括肯尼迪议员在内——而放弃他的任何一平方英寸领土。”

气愤至极的蒋介石利用各种手段,抵制了美国企图将台湾分离出中国、孤悬海上、纳入美国势力之下的阴谋。同时,他对岛内大大小小的“台独”分子毫不手软。据统计,在蒋介石治台期间,被捕判刑的“台独”分子数以千计。

台湾最早的“台独”分子要数廖文毅和黄纪男等人。他们从国民党接收台湾时起,便着手策划台湾独立运动。1947年,廖文毅曾与黄纪男一道赴大陆专程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要求司徒雷登转请美国政府,向联合国提案,由联合国在台办理“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司徒雷登表示:“台湾独立是一条漫长艰苦的道路,但值得去奋斗。”廖文毅等“台独”分子的活动自此受到美国政府的关注。此后,黄纪男又会见合众社日本支社社长,将《台湾独立宣言》交其发表。

1950年,廖文毅成立“台湾民主独立党”。1960年黄纪男、廖文毅的弟弟廖温进等人分别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招兵买马,密谋购买武器,抢劫运钞车辆,甚至企图暗杀蒋经国。1961年,廖文毅再次萌生到美国活动的打算。蒋介石闻知后批示:“指示外交部照会驻美大使,向美国国务院提出同样照会,要求拒发廖文毅的入境或过境签证。”但6月13日,美国国务院给予廖文毅 6 个月有效期的一次入境旅游签证。6月20日,蒋介石与宋美龄接见美国驻台代表庄莱德,提出严重警告,称:“廖文毅乃中国之叛徒,多年来匿居日本,鼓吹台湾独立,中国政府对于(美国)国务院此一举措认为极端严重。” 6月21日,蒋介石与蒋经国谈话,批评美国此举“最不友义”。

当时,美国国务院正准备邀请蒋经国访美,蒋介石命其表示拒绝。他还责备美国“不守信约,不尊重我主权,不平等待我,视我为殖民地政府之不如”,要求台湾“行政院”通知美方,蒋经国将不能如期访美。

1962年1月,“台湾民主独立党”的台湾地下工作委员会被侦破,黄纪男被捕。为制服廖文毅,台湾有关部门制定了详细计划:先派人接近廖文毅,传递台湾当局宽大处理的信息;又将廖文毅的大嫂、侄儿等“台独”分子拘捕,并将其侄儿给廖文毅的录音带给正在日本的廖文毅。1965 年 5 月初,廖文毅回话表示愿意谈判。5月14日,廖文毅随毛钟新自东京飞返台北。

国民党的恩威并用取得成功,廖文毅放弃“台独”主张,愿意“离日返台,贡献所有力量”。5月15日,台北《中央日报》发表社论,称廖文毅的归来“勘破了一个幻想——两个中国的幻想;纠正了一个错误——台独运动的错误”。

在台湾几十年,蒋介石在教育上坚持“台湾民众根在大陆”的理念,在国文课本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学作品,要求台湾学子对大陆的省份地形倒背如流。

“中国人当然和中国人站在一边”

自从退到台湾,蒋介石便念念不忘反攻大陆。早在 1950 年 6 月,他就提出这样的战略性口号:“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完成。”口号年年喊,年年都成了一句空话。而很多台湾高级将领和老兵思念故乡,隔海遥望大陆。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蒋介石一连受到几个冲击。1971年7月15日晚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洛杉矶宣布一项非同寻常的公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 年 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公告像一個强大的冲击波,冲击着蒋介石。台湾驻美代表沈剑虹听到消息,良久之后,才说了一句:“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耳朵!”蒋介石闻讯后沉默半晌,发出一声长叹。

没过几个月,蒋介石再次受到极大冲击。1971年10月25日晚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一夜之间,20多个国家和“中华民国”断交。

在此背景下,毛泽东蒋介石之间的又一次接触努力开始了。1973年5月中旬,一架漆着“中国民航”字样的飞机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这架从北京飞来的客机,是出现在香港的第一架中国民航飞机,机上旅客是92岁的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常委章士钊及随行人员。1949年4月1日,以张治中为团长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从南京飞抵北京,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谈,章士钊就是国民党代表团的6位代表之一。此次他到港的目的又是为了国共和谈。不过,这一回他不是国民党代表,而是受毛泽东指派。

章士钊到港第一天就急匆匆地安排会见各方面的朋友,以打通与台湾的联系。他让先行回京的女儿章含之转告毛主席、周总理,他最多在港停3个月。可见章士钊觉得和谈可期。但是谁都没想到,7月1日章士钊就因病去世了,这次和谈也没有完成。

1974年1月中旬,美国扶植的越南南部傀儡政权派军舰入侵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海域,并派兵侵占甘泉、金银两岛,公然取下岛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得知南越当局闯入西沙群岛,蒋介石拍案而起,说:“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出兵。”很快,中国军舰被迫自卫,西沙海战爆发。以前为避免不必要的摩擦,解放军海军军舰在东海往来调动都要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穿越巴士底海峡。但此次,中共中央决定,派北海舰队的舰艇增援西沙海战,4艘导弹护卫舰不再绕道,旗帜鲜明地开到东引岛一侧。当日蒋介石听到这个报告,只说了一句,“西沙战事紧哪”,台湾军方心领神会。当天晚上,台湾海军舰艇打开探照灯,照射我编队前方,以便我军顺利通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入侵者激战的关键时刻,台湾太平岛军港内的台湾海军正处于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作战。有记者问蒋经国:如果中共海军与南越在西沙海域开战,台湾海军持何态度?蒋经国回答:“共军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当然和中国人站在一边,我们绝不会趁中共海战之时做不利于国人的事。”

1975年春节前后,回台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接到蒋介石的秘密使命——经秘密渠道向中共发出邀请毛泽东访台的信息。毛泽东回应了信息,对时任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陈立夫和谈心切,还没等到回音,就在香港的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其中提到,“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然而,大陆的信息还没有反馈到台湾,88岁的蒋介石就于1975年4月5日去世了。仅仅一年多以后,1976年9月9日,83岁的毛泽东在北京去世。

这对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对手,在金门炮战之后十几年隔海对望的岁月里,心怀对民族命运的默契,保持了海峡的平静。这平静是历史的幸运,也带着历史的惆怅。他们在各自的政治风雨中溘然长逝,在他们相继去世十余年后,1987 年 10月 15 日,台湾当局正式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血脉相连的人们终于跨过了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猜你喜欢

曹聚仁蒋经国蒋介石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曹聚仁家风“我为祖国效命”
交友如听钟
曹聚仁巧说情绪
交友如听钟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蒋经国亲民:工地吃盒饭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