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生命融入到国歌旋律中

2018-08-08王建柱

金秋 2018年9期
关键词:军乐团指挥棒国歌

文/王建柱

主持人/石朝阳 人物邮箱:jqshizhaoyang@126.com

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一个普通院落,正面是座橘红色旧式楼房,楼顶正中,“解放军军乐团”6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路过行人常能听到里面传来阵阵演奏铜管乐器声音,这里便是中国著名大型管乐艺术表演团体——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皇家乐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作为承担特殊使命的军队文艺团体,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的于海,也以音乐指挥家身份置身其中,多年来一直倍受关注。

军乐为他打开一个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于海成长在山东高密,那时学校没有艺术教育,可他对乐器天生钟情。小学三四年级参加学校宣传队,整天摆弄竹笛、口琴、二胡等民族乐器。那个年代,当兵是年轻人最高梦想。1969年,于海报名参加工程兵,最终因父母舍不得放弃。1969年10月,解放军军乐团到山东招生,整个高密只有8个名额。于海因为咳嗽导致肺部有钙化点而没能入选,郁闷至极的于海却在几天后接到让他再次体检通知。原来邻县空缺名额,时任解放军军乐团小号演奏家朱尧洲想到于海,提议他再试试。这次,于海顺利通过体检,进入解放军军乐团。朱老师成为于海最感恩的人之一。另一个让他感恩的人就是军乐团老团长刘玉宝。

刚进军乐团,团里分配于海学单簧管,于海学得非常认真,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单簧管。他用8年时间从小学员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乐队队员。1978年春,团领导决定让于海改学乐队指挥,这便是时任军乐团团长刘玉宝提议的。“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学指挥。”于海一连数日处于亢奋状态,冷静下来,于海深知指挥的重要和学习的不易。“我非常珍惜这次转行机会,一头扎进学习中。以后几年里,我一边工作一边师从指挥家吕蜀中和黄飞立教授学习。”1985年,于海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随李华德教授进一步系统学习。

2003年3月,于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至此完成从演奏员到军乐艺术领军人物的转变。“我不再单单是一名乐队指挥,而是要从广阔视野和更高角度来谋划军乐团建设,乃至全国管乐艺术发展。”此后8年,于海将诸多想法付诸实践。

演奏外国国歌一丝不苟

作为我国唯一大型专业管乐团体,军乐团一项基本任务,是在外国元首来访迎宾仪式和欢迎宴会上演奏。于海指挥生涯中,经历这种场合也最多。据说在欢迎宴会节目单上,通常只出现主持(一般为本国首脑)、主宾(来访国首脑)和乐队指挥3个名字。目前,全世界拥有自己国歌国家有190多个,于海就曾演奏过其中160多个。

“无论哪个国家人民,对待自己的国歌都有一种特殊感情,这也就要求我们演奏时就像演奏自己国歌一样严肃认真。”每次演奏中,于海都以精湛技艺和良好艺术修养赢得外宾高度赞誉。于海多次讲过这样一段往事:1993年12月2日下午,在欢迎来访的乌拉圭总统仪式上,当于海指挥演奏完乌拉圭国歌准备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来宾队伍中突然爆发出热烈掌声和欢呼声。于海愣住了,因为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忙示意乐队暂停,待来宾欢呼停止,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事后,一位乌拉圭来宾对于海说,由于乌拉圭国歌是世界上最长的国歌之一,外交场合,很多国家乐队常常只演奏其中一部分。没想到中国乐队完整、准确地演奏全曲,这是中国人民对乌拉圭人民最大的尊重。

世界上最短的国歌要算巴林国歌了,仅有短短7个音符,有人说巴林国歌想唱都唱不出来,因为你根本无法填写歌词。但于海对此却非常认真,就是这短短7个音符,他和军乐团每位演奏员丝毫不能松懈,依旧要准确无误演奏完毕。

有评论说,于海手中的指挥棒虽然短小,但一棒重千斤,当他站在指挥台上,短短指挥棒仿佛闪烁着情感的火焰,引领乐队和听众。就是这根普通指挥棒,为于海带来许多自豪。有些外国元首忍不住要接过来“比画”几下。于海介绍说,他的这根指挥棒曾经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5位外国元首使用过。

于海珍藏的相册中,有不少来宾和中国领导人与他交谈、举杯问候照片。但有意思的是,多年后,有些国家首脑变了,主持宴会的中国领导人也变了,这些场合担任乐队指挥的,依然是于海。

于海至今清楚记得,1983年12月15日晚,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盛大宴会上,于海指挥演奏亲王作词谱曲的《怀念中国》,演奏完毕,西哈努克亲王激动地手持酒杯来到于海面前,紧握着于海的手:“你们演奏得太出色了,把我创作歌曲时的内心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了!”此后,于海多次指挥乐队为来访的西哈努克亲王演奏。每次演奏,亲王都向他祝酒。

这些经历使于海深切感到,自己担负的工作任务不仅展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和文化修养,更表明,音乐已成为国家外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奏《国歌》半秒也不能差

一支歌,国之魂,响彻华夏大地60年;一支乐队,以军人方式,60年来高奏同一部昂扬旋律。

于海手中那根指挥棒,凝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奏出时代军魂。

于海经常说,自己艺术生涯是和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检阅紧密联系在一起。1999年国庆50周年,他担任千人军乐团总指挥,实现事业上一次大的跨越。

军乐团作为国家和军队礼仪乐团,演奏最多的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也使于海对《国歌》产生特殊情感,他谙熟《国歌》每个字每个音符。于海始终认为:指挥和演奏国歌,准确性始终是第一位,时间上,半秒也不能差。

1999年,为保证国庆50周年庆典仪式圆满成功,联合军乐团不仅要准确无误演奏好《国歌》,还要严格掌握好演奏时间。

国歌是在电脑控制46秒内上升到30米高旗杆顶部,乐队必须在46秒内准确无误奏完《国歌》。任何一方偏差,会出现要么音乐结束时国旗没有升到顶部;要么国旗升到顶端,国歌没有奏完。军乐团经过无数遍练习,终于把《国歌》演奏时间误差控制在百分之五秒内。

但在9月22日预演时,出现问题。于海发现,《国歌》演奏完毕,国旗没有升到旗杆顶端。谁的问题?要查清并立即解决,因为现场精确显示误差0.4秒,这意味着国旗与杆顶端还有20厘米左右距离。这点距离,电视转播时用特写镜头,电视观众一看便会发现。

经升旗手和乐队多次演示,于海终于发现问题,旗手按电钮动作迟了些。旗手原来动作是手不放按钮上,看指挥棒下去,音乐起时才按电钮,一下差出0.4秒。

根据这种情况,于海建议旗手准备时把手指放按钮上,指挥棒一下划,立即触动电钮,这样就和乐队起奏基本同步。经多次练习,最后彻底解决乐队和升旗不同步问题。

“我至今清楚记得1999年10月1日那一天情景:在庄严神圣世人瞩目那一刻,我沉着果断挥动双臂,落下指挥拍子,顿时,千人乐团准确演奏和着广场10万群众有力齐唱,《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听着这震山撼海民族之声,看着那冉冉升起五星红旗与演奏配合得天衣无缝。”每当回忆那一刻,于海都激动不已。

每当回忆这些,于海会认真地说:指挥演奏国歌一定要精益求精,为确保演奏质量,需要反复排练,精抠细磨,半秒也不能差。因为这不仅代表军乐团水平和素质,更代表对祖国热爱和忠诚,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

1995年,《解放军报》发表文章称赞于海:“指挥动作朴实大方,适度严谨,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他的指挥棒运行点线间闪烁生命活力与光彩”。文章称,“站在指挥台上的于海像名气宇轩昂,成竹在胸的将军……短短指挥棒仿佛闪烁着情感火焰,引领乐手和听众在庞大生命之舟上跌宕起伏。他引领指挥的乐曲,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声,映衬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浸透着全军将士一往无前的气概。”

有报道称解放军军乐团是中国皇家乐队。的确这样,解放军军乐团演奏见证了共和国繁荣发展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于海说,他参加了多少次重要演出活动已记不清,但有6次演出他终生难忘。

于海所说6次重要演出活动:1970年,于海作为解放军军乐团最年轻演奏员之一,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检阅。

1984年,他作为千人联合军乐团分指挥,光荣接受邓小平等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检阅。

1989年,他担任国庆40周年大型乐团指挥。在天安门广场指挥20万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90年,他担任第1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军乐表演指挥。

1994年,他担任国庆45周年大型焰火晚会联合军乐团总指挥。

1999年,于海作为联合军乐团总指挥,光荣接受江泽民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检阅。指挥天安门广场10万学生和千人军乐团演唱和演奏。

2003年3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任命于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2004年11月18日,中国音协管乐学会成立,于海被推选为这所专业学会首任会长。

从第一次指挥乐队至今快30年,这期间,于海曾随团或带团出访芬兰、俄罗斯、新加坡、德国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许多重要外事活动和国际管乐节演出,使解放军军乐团在国际管乐界产生越来越广泛影响,为国家和军队赢得荣誉。

呼吁早日为国歌立法

解放军军乐团作为国家礼仪乐团,演奏最多的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因而于海对国歌有着一份特殊情感,他谙熟国歌中每个字和每个音符。面对国歌,一向主张以个性诠释经典的于海提出,指挥演奏国歌时应排斥个性——对于这样一支具有特殊意义乐曲,准确和忠实最重要。

于海讲述道:我国在国歌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公众对国歌缺乏应有尊重和爱护。例如演奏国歌时,有人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有人不肃立,不敬礼(军人),不脱帽;赛场上,有个别运动员唱国歌时嘴巴都不张,甚至嘴里还嚼东西;许多人歌词都记不清、曲调唱不准。于海举了个例子。一次,一个400人的日本中学代表团来访,欢迎仪式上奏唱国歌,400个日本孩子演唱日本国歌,无论音调和气势,完全盖过近3000个中国孩子演唱的中国国歌。我们的孩子唱国歌声音小,而且立正姿势不规范,这引起于海深深不安与思考。作为军人,于海对如何正确使用国歌,发挥国歌在激发青年一代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都有着独到见解和切身感受。这些年他以强烈社会责任感,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己主张。于海说:以上情况,作为真正的爱国者,视国歌为生命的军乐战士,我们都感到痛心。

2004年3月,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夕,于海便在各种场合发表见解。他说“国歌如能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必将推动国歌法等相关法律出台,从而进一步规范国歌演奏和演唱。他认为,法律力量能更有力地捍卫国歌尊严,也会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国歌的情感。”

近20年国家重大活动唱、奏国歌指挥经历,使得于海对国歌奏唱形成极高标准:96拍/分,46秒奏唱时长,基调雄壮,曲调、配乐、歌词不容出错。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呼吁国歌立法道路上坚持多年。

近年来,每当谈到国歌立法,于海总是充满深情,“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三个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已相继通过,《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和国歌60多年,可我们至今没为国歌立法,不能不说是现行法律体系缺憾。”

一次,于海在电视中偶然发现,在欢迎我国领导人欢迎仪式上,某国军乐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竟出现三处错误。“按技术水平看,该国军乐团演奏《义勇军进行曲》游刃有余,究其原因,是使用一个错误乐谱版本”。于海指出,“我国领导人出访,一些东道主国家演奏我国国歌乐谱不规范,有的国家演奏版本严重跑调,让人心痛。”

不仅国外,国内很多场所也使用错误国歌版本。“有的纪念馆、博物馆奏唱国歌出现过错误,一些学校、街道国歌版本错误百出。”

“国歌立法不仅要规范国歌版本,对于国歌随意改编也应做出明确规定。”于海说,一些文化界人士对国歌仍有误解,有些知名文艺工作者甚至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过于血腥,不符合当今时代特征,距离现实过于久远,因而有必要修改歌词。然而国歌是一个国家政体标志,世界上历时最久荷兰国歌《威廉颂》已有近500年历史,法国国歌《马赛曲》则诞生于法国大革命前夕(1795年),经历战火洗礼,延续至今。

此外,国歌配器也经常被随意修改,有些音乐人甚至将国歌改成不正式电子、摇滚等形式,因此,配器问题也亟须国歌立法规范。

“每首国歌背后都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我国国歌也如此,其在正式场合使用和演奏,无论歌词、基调、和声配器不能随意修改。”于海坚定地说。

“从2017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确定国歌法于2017年6月初审,一直到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经表决通过,我一直处于激动、兴奋状态。十年来,我没有放弃对国歌立法呼吁。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时,我还说,一个法治健全国家,不能不为国歌立法,我坚信国歌立法日子一定会来。全国‘两会’刚刚结束,我就得到要为国歌立法消息,让我振奋。”

猜你喜欢

军乐团指挥棒国歌
国歌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毛泽东缘何高呼“军乐团万岁!”
展军威扬国威——人民军队仪仗队、军乐团和礼炮队诞生始末
简说一些国家的国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瑞士军乐团联合音乐会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当我们唱起“国歌”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