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瓷对商周青铜器美学的延续

2018-08-07王欣欣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器形宋代青铜器

【摘 要】: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宋代处于重要时期,而工艺美术的发展使得宋代瓷器成为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本篇文章通过宋代瓷器在造型艺术与装饰纹样来探究宋瓷对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美学的延续。

【关键词】:宋代;青铜器;器形;纹样

宋代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纷争的局面,社会的稳定发展,城市的繁荣昌盛,市民阶层的兴起,对生活需求的提高和城市商品流通的扩大与发展,都对这一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必要条件。

瓷器就是宋代工艺美术最具代表性的产物,由于宋代青铜产量低,铜钱使用量大,因此对于青铜的使用有严格要求,加之贵族阶层对青铜器有着憧憬,使得青铜更为珍贵。青铜的稀少,迫使皇权贵族在礼器及明器的铸造需要找到可以替代青铜器的物品,制瓷业的发达便使得瓷器成为最好的选择。因此我认为宋代瓷器是具有商周青铜器特征的瓷器;是继承着对青铜器的延续;是具有对古代高超工艺的敬畏。

论文根据宋代瓷器器形以及瓷器的装饰艺术进行分析其对商周青铜器的传承。

1从宋代瓷器器形来看:

宋代瓷器品类繁多,并且造型丰富。主要类别有酒器、食器、生活用品、文房用具等,而宋代瓷器最典型的形态有鼎式炉、鬲式炉、樽式炉、琮式瓶、贯耳瓶、觚等,每一件器具都呈现独特风采和气韵;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瓷器更是犹如百花齐放,从钧窑的釉里红、越窑的青瓷、定窑的白瓷、景德镇的青花瓷等等,都在诉说着宋代瓷器独特的魅力。

1.1鼎式炉

鼎作为青铜器的代表,流行于商周时期,常用于烹煮肉类以及储藏肉类的器具,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礼器。类型主要分为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也可分有盖的和无盖两种。以南宋时期青釉《兽耳衔环鼎式炉》与商周时期三足鼎为例,两者在造型上都为三足鼎式炉,圆底,方耳,柱状足,敞口,扁圆腹,足外侧贴饰凸棱。但宋代鼎式炉在三足的造型上背饰三角形突脊,在装饰手法、纹样使用、外观形态上更是有所不同:宋代《兽耳衔环鼎式炉》青釉上自然开片出网形纹着实让人见识到了古代人们的劳动智慧,形态上小巧精致,玲珑剔透,装饰手法更是体现出宋代儒雅的人文气息;商周时期三足鼎体态高大、沉重,给人庄严肃穆之感。

1.2鬲式炉

鬲在宋代瓷器中鬲式炉是一常见的瓷器,形态、用途均与鼎相似。青铜器《龙纹索耳鬲式铜炉》在造型上圆唇,鼓腹,三足,三足之间呈等腰三角形。与之相比南宋时期的《龙泉窑鬲式炉》,除去在唇、腹、足相似的特征外,还有明显的短颈,三面腹部至足背各凸起一条棱脊,微露白痕,俗称“出筋”的特征,这些正是宋代瓷器在延续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增加的宋代人们的审美意志。

1.3樽式炉

樽流行于汉代的盛酒器分为盆形、筒形两类,种类上有青铜器、漆器等。以宋代传世汝窑中樽式炉来看,宋代樽式炉多为圆筒形、有三足,筒身表面饰有弦纹,形式简洁大方;与之相比较《汉代鎏金铜樽》,其造型为三足、筒形身、但加有盖,筒身两侧有兽纹口中衔有圆环,与宋代瓷器相比,其在造型上沉稳厚重。

1.4琮式瓶

琮式瓶是宋代一种特殊的的陶瓷,多用于礼器,形态特征与玉石琮及其相似,多呈现圆口,颈短,方形身体,整体呈外方内圆,以象征天圆地方之寓意。 瓶身在四面转折处有突出的背脊,纹片着称,但琮式瓶主要表现不在于它繁琐的装饰,而在它本身儒雅、神秘、庄重的自然美,另外在釉色上独具匠心。

1.5贯耳瓶,

贯耳瓶是流行于西周至汉代的青铜酒器,形态多样,以在颈部两侧有上下贯通的双耳最为常见。宋代对于此类器物,一般将口窄小的称为“瓶”,口腹较大的称为“壶”。宋代《哥窑贯耳瓶》与西周《兽面纹贯耳瓶》相比较来看,在造型上宋代的瓶形更加接近于现代瓶子的造型,瓶口窄小,流线型的造型,腹部微鼓,形态更加纤细。宋代贯耳瓶在延续前期青铜器瓶形的同时,又做了优化,使得瓶身更加接近于现代瓶体造型。

1.6觚

觚是一种古老的饮酒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酒杯,流行于殷商时期的,也做礼器使用。最初发现于二里头文化,造型多为喇叭形大口,敞口,腰细,有圈足。到了商晚期至西周更加盛行,这一时期早期时,觚身更加细长,中腰也更细,沿口和圈足向外撇。以宋代官窑开片花觚对比来看,宋代觚延续了前期觚的基本形态,其形态呈喇叭形口,但宋瓷的觚在沿口与足部更加外撇,腹部更加圆润,沿口与鼓腹之间饰有四道突起的锯齿状扉棱,器身纹饰多为简单的开片裂纹。

2从宋代陶瓷的纹样来看

宋代瓷器在纹样上经常使用的类型:兽面纹、云雷纹、波浪纹、缠枝纹等;在纹样上的的延续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来自于对青铜器中的继承;另一类则是在纹样中表现出本朝的风格,这也是后期人们对于作品断代、鉴赏的重要依据。

2.1兽面纹

兽面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中主要的纹样,也是运用最多、最广的纹样。而宋代时期对于兽面纹的运用无论是在构图还是图案上都与之极为相似,但在兽面的处理上没有商周时期那样面目狰狞。在福建南平出土的贯耳平在兽面纹的运用上就更具本朝的特色,在贯耳瓶圈足部的兽面纹鼻子呈现出如意状。

2.2云雷纹

云雷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中运用最多的底纹,其形态都用圆形的回旋纹组成云纹,方形折线的图案组成雷纹。而在宋代圆形云纹的使用更为广泛。

2.3波浪纹

宋代波浪纹的使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的鱼鳞形状的波浪纹;另一种是上下半圆组合,整齐排列。宋代在波浪纹的使用上主要以整齐紧密排列的海水波浪纹为主,实施上这种纹样的使用不仅仅出现在瓷器上和青铜器上,在金银器、铜镜等上也多有使用。

2.4缠枝纹

缠枝纹开始于汉代,后多使用于瓷器纹样。缠枝纹复杂多样,从演变中可以发现它是由忍冬纹变形而来,常以植物的枝蔓作为骨架向上下延伸,形成折线或者波浪形样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在瓷器中多用缠枝莲、缠枝牡丹。

宋代瓷器在工艺美术在青铜器上的延续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造型上对于青铜器的器具的延续,在装饰纹样上配以本朝流行的技术形式如在局部或以刻划花技法;另一种则是在造型上为本朝所有,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而在装饰纹样上则是延续青铜器上的纹样如兽面纹等,并加以本朝特点。因此呈现出既具有本朝艺术风貌有体现远古气息的作品,这也正是不同时期、不同艺术、不同地域所帶来的个别差异性。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

[2] 杨哲.浅析宋代瓷器上的装饰纹样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3)

[3] 王牧.中国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仿古青铜器.2011(03)

作者简介:王欣欣,(1993.2.17),女,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职位(研究生),学历(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展示设计)。

猜你喜欢

器形宋代青铜器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