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我国核辐射物现状及防控

2018-08-07张玉胜杨丽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核污染核辐射

张玉胜 杨丽

[摘要]:核辐射是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控制核武器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难题。核辐射威胁公众的健康。本科普论文主要通过调查分析各类核污染类文献,来综述核辐射的来源,中国目前的核污染现状,核辐射的危害,提出防控辐射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核辐射;核污染;核監测

中国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生态问题等。其中,辐射污染包括电磁辐射污染和电离辐射污染两种,我们常说的核辐射既是属于电离辐射。它主要是由核试验、核动力生产、核设施、核技术应用、放射性废物以及其他放射性污染源所引起[1],除了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天然辐射之外,核辐射主要由人为源所造成。

1.核辐射来源

1.1核试验

核试验包括大气层核实验、地下核试验、高空核试验、水面(下)核试验。在1945年到1980年间,世界范围内共进行543次大气层和实验,直到1980年大气层核实验中止,这种核试验造成裂变产物和其他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弥散和沉降,部分进入到对流层和平流层中,造成全球性的灰降尘对公众产生照射,或者被公众食入[2]。

目前通过外照射和食入对人体影响较大的是137Cs,90Sr这类痕量的长寿命裂变产物和14C ,3H等放射性核素。

1.2核能生产

核能生产引起的对公众照射是指整个核燃料循环引起的对公众照射,它包括铀矿石的采矿、水冶、转换、富集、核燃料组件的制造、核电厂运行、乏燃料的贮存和后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不同核设施间放射性物质的运输[2]。

在核能生产各阶段中,对局部和区域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核电站。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排入大气的主要是裂变气体(85Kr和54Xe等)、活化气体(14C和41Ar等)以及I、微尘和3H。液态流出物主要有3H、125I、131I、57Co、60Co、137Cs及其它核素。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第27届大会的报告认为,即使核能生产长达到很大的规模,它对当地居民的个人剂量率也仅相当于天然本底值的百分之几。因此,核电站正常运行对公众的影响极低。

1.3医疗照射

随着医疗设备生产技术和核技术的研究的逐渐升级,更多的核技术被应用到医疗产业中。人们也愈加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在病症检查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医学仪器的辐射,如接受X射线、CT、PET、同位素治疗等仪器的诊断而受到一定的照射。其中CT检查的辐射剂量比X射线诊断剂量大得多。这些辐射本身具有一定危害性,但如果不是频繁使用的话就没有关系。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个人安全剂量限值为2Sv/年。一次骨密度检查的辐射量为1μSv,一次胸透拍片为100μSv,一次全身CT为10000μSv。

2.中国的核污染及监测现状

2.1核污染现状

我国环境介质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90Sr和137Cs,主要为20世纪大气层核试验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残留,日本福岛核事故虽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事故等级同为7级,但两者事故的状态不完全相同,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低于后者一个量级,对我国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测量结果无可探测到的影响[4]。

截止2017年底我国在建和运行核电厂分布,均分布在除京津冀外的沿海省份。据《2017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指出,我国运行的核电机组安全业绩良好,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级及以上的安全事件和事故,气载和液态流出物排放低于国家规定的控制值。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特别是我国已建成了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一定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核电厂安全运行,废旧放射性物质也基本实现安全收贮[3]。

2.2核监测现状

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核工业建立初期。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经过多年发展,包括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应急技术中心、环境保护部6个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等8个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监管机构,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208个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部门),形成了国家、省和部分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3.核辐射的危害和控制措施

3.1核辐射危害

人类接受的辐射内照射和外照射,他们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同主要因为α、β、γ三种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

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它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γ射线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它可以杀死细胞,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3.2核辐射控制措施

狭义来讲,对于α、β、γ三种射线各有其防护方法。

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纸即可挡住,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防止伤口被污染。

β粒子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β射线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防止伤口被污染;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即可。如铅、钢筋混凝土、水等。

广义来讲,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设施及核技术应用单位注重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各级环保部门加强对核设施及核技术应用项目的日常安全监管。安全运行核电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放射性物质运输、放射性废物贮存和处理处置设施,有效控制在建核设施的建造质量。

加强辐射环境监测。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第一批国控点投入运行,主要包括在重点城市设置了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重要流域、国界河流、饮用水源、地下水、近岸海域海水设置了水体监测点;设置陆地监测点、土壤监测点、电磁辐射监测点;在重点核与辐射设施周围设置核安全预警点。

[参考文献]

[1] 李燕华,黄舒适. 浅谈辐射污染的环境影响及控制. 资源节约与环保[A],2013.

[2] 王蕾,王晓峰,等. 核技术应用辐射安全与防护[M],2012.

[3] 李冬冬,杨杰,等. 浅析我国核设施及核活动对公共安全的潜在威胁,全国第一届核技术与公共安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A],2007.

猜你喜欢

核污染核辐射
日本约18万人署名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日拟试用核污水养鱼
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基于故障节点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汇聚算法
核能应用中核辐射与核安全的探讨
核电站电气贯穿件安装工艺及常见问题分析
核辐射探测仪器和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