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含义

2018-08-07刘敏牛来春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

刘敏 牛来春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园类型,讨论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更新自然恢复景观在公园景观中的特点,从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方式以及公园的使用功能角度提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六个层面。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含义

【引言】:城市公园多位于城市重要位置,同时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城市形象展示、科教健身、文化艺术、防灾避难等多项功能,具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具有自身的特色,不同于城市中的其他开放区域,依据公园类型的不同.

1、城市公园的类型

随着近代产业革命发展后带来的环境恶化、新民主思想的发展、功利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学科理论的产生等方面促进了近代公园的产生与发展。建于1843年的伯肯海德公园,提供对公众免费使用,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它的建成推动了英国早期公园运动,影响了两次来此参观的现代园林之父—奥姆斯蒂德,随后美国纽约市于1856年在曼哈顿中央商务区内建成了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设计与建造,拉开了欧美国家建设城市公园的序幕。我国的城市公园首次出现在清末时期的帝国租界,上海英美公共租界的黄浦公园,于1868年对外国人开放,随后在租界内兴起了公园的建设,公园的形式多采用国外当时流行的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园的学习典范。1906年,在无锡由国人出资建造的“锡金公花园”,被公认为全国最早的免费开放式城市公园,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根据2002年建设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将公园绿地(G1)分为5项11个亚项,即综合公园(G11)、社區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街旁绿地公园(G15)。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特点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通过乔、灌、草、藤等植物材料,以艺术表现手法与地形、水体、山石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等的结合,以此产生丰富的季相变化,利用地方植物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展现多样化的城市公园景观。

城市公园植物丰富,地形复杂,特别是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园本身就拥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植物丰富,其所形成的植物景观具有以下三种景观特点。

2.1展现原生植物景观

原生植物景观是指当地原产的植物多年以来能够适应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并在该地形成独特的植物景观。这种原生植物景观最能反映当地的自然情况,展现自然景观。城市公园选址时多是考虑有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这样较容易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例如,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具有成片的原生滇青冈—云南油杉混交林所构成的森林景观。

2.2营造人工植物景观

人工植物景观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城市公园的营建区域,依据设计构思,选择规则式植物造景、自然式植物造景以及混合式植物造景等人工方式进行营建,这样的区域本身没有或是较少有可利用的原生植物资源。

例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目前北京最大的一块完全由人工营造的绿地,被称为北京北部的一块“绿肺”。在充分贯彻和体现公园“通向自然轴线”的设计理念之上建立多种多样的植物景观、群落类型,并能够为其他生物如哺乳动物、鸟类、土壤微生物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见图1~2)

2.3更新自然恢复景观

自然恢复景观是介于原生植物景观和人工化景观之间,通过原生植物可以展现场地特征以及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利用人工植物补充、完善和发展不足的植物景观部分,同时也是利用人工的方式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场地能够恢复自身的生态作用,延续过去的植物空间特色,最终形成和谐自然的生态化景观。

3、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含义

从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方式以及从公园的使用功能角度来看,可以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分为六个层面:区域植物景观设计、界面植物景观设计、路线植物景观设计、节点植物景观设计、特色植物景观设计、公园植物意境创作。

3.1区域植物景观设计

在开展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之初,应先解剖场地内外特征,分析公园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公园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形成将简洁、生态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城市中,与城市的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在这一阶段,还需要根据环境的功能要求,对不同区域进行植物空间设计(开敞空间、半封闭空间、封闭空间等)、色彩设计(主要指四季色彩或植物的区域主题色彩)等,而不是去考虑具体选用何种植物以及植物之间搭配问题。如合肥环城公园从整个城市环境设计人手,与城市长距离毗连,公园与城市空间联结渗透,引“满园春色”入城,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抱旧城于怀,融新城之中,其间连接六个景区,被誉为城市的"一串镶嵌着数颗明珠的翡翠项链",也给居民创造了方便的游憩条件。杭州西湖的湖水、山丘、水岛、长堤完全渗透并溶解在城市环境中,西湖也成为城市绿色的有机体,同时西湖景区成为了城市的文脉象征,是城市空间序列的绿色中枢。

3.2界面植物景观设计

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关注城市与公园交接的区域,彼此之间常常会带来相互的视觉、空间影响。同时,在设计中还应充分利用场地形态,将植物与水体、建筑、地形等之间的相互融合,特别应着重考虑利用植物的群落设计进行界面地带的天际线设计,溶解城市与公园的边界。(见图3-4)

3.3路线植物景观设计

路线指的是公园道路以及公园中呈线性的水系,这样的路线与植物组合变构成公园生态绿廊和水系廊道。

公园道路道路植物景观布置,有自然式园路和规则式园路。自然式园路的设计可以比较自由,两侧可栽植不同树种,植物组合可按照自然式丛植方式,并考虑透景线,以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规则式的园路,在植物选择上可采用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搭配,这样可削弱规则式景观的单调感。

公园道路路口可设计为对景或作为入口标志,因而在色彩上可选择具有鲜明的植物作孤植树或树丛,如三角枫、羽毛枫、枫香等植物,起到引导作用。(见图5)

公园中的水系廊道一般线条优美,很多公园均在利用城市水系植物景观以及其他的游戏设施,构成优美、有韵律的彩带。

3.4节点植物景观设计

节点是公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立意集中体现的场所,往往能够引发人们的驻足游赏,节点植物景观应精致并富有特色。节点通常有出入口节点、活动广场节点、文化景观节点、安静休息节点、儿童活动节点等不同区域,将节点与绿廊和水系连接便可构成公园的面。(见图6)

3.5特色植物景观设计

一些形态独特的植物往往可以用来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例如,旅人蕉、王棕、三药槟榔、蝎尾蕉等展现热带植物景观;金钱松、无患子、悬铃木与大片草坪构成疏林草地景观以展现华中以北的辽阔风光;竹影婆娑、柳叶扶苏则展现江南的美好与清雅。

植物专类园可以是专门展示某一类型的花卉植物的展览,例如,月季园、鸢尾园、梅园、牡丹园等展示的花卉品种,也有将会散发芳香气味的植物集中在一起构成“芳香园”,或者通过选用浅色系或能释放芳香气味的植物形成在夜间以视觉、嗅觉感知为主体的“夜花园”,选择桅子、昙花、夜来香、晚香玉、月见草、香叶天竺葵等;也可以是园林技术手段以及园林形式的集中展示,例如花境展示、行道树展示、法国花园式、英国维多利式花园等。(见图7-8)

3.6公园植物意境创作

城市公园中园林植物景观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设计中存在着设计者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点使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这便是意境的体现。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即绘画、造园要先思考立意和整体布局,也就是说在动笔之前要胸有成竹。设计师在此过程中,认真分析场地自然条件、满足甲方的要求条件同时再结合自身的审美趣味来进行构建设计,形成依山而得山林之境,依水而得观水之趣。作品完成后,游人能在此环境中感受到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产生从触景生情到情景交融的感情升华,这便达到了意境体现。

利用植物景观体现公园意境的案例比比皆是,运用植物比德手法、诗词典故、利用植物再现著名风景、运用声音、植物色彩、光影、姿态、气味展现意境。如扬州个园园门两侧植翠竹,使人联想到《个园记》所说:“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位于合肥环城公园内的庐阳饭店,临水依山,山水林木繁茂,在建筑周围的庭院内,叠山置石,周围多植碧桃,一副桃源景象。

杭州西湖景区是最具特色的城市公园与城市景观融合渗透的案例,自千年以来的不断改造与发展形成了“苏堤春晓”,四时美景各不同,间株杨柳间株桃;“曲院风荷”突出荷花“碧、红、香、凉”的意境美,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平湖秋月”通过无患子、鸡爪槭、乌桕等秋色叶与众多桂花,体现“月到仲秋桂子香”;“云栖竹径”以“万千竿竹浓荫密,流水青山如画图”,充分体现云栖特色。太子湾公园以樱花、无患子,花港观鱼的樱花、牡丹,植物園的杜鹃、玉兰、海棠等展现现代公园特色。

结论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或成为单纯的苗圃式绿化种植,在进行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结合公园设计理念、使用功能等从六个层面设计公园植物景观,有利于体现公园的植物景观特色。

【参考文献】:

[1] 董丽,胡洁,吴宜夏.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规划设计的生态思想[J].中国园林,(2006)08,34~38.

[2]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87.

[3] 李树华.园林种植设计学·理论篇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

[4] 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5] 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

[6] 唐学山,李雄.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7]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园林教研室编.公园规划与建筑图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8] 公园设计规范(CJJ/T 85-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9]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 [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世界上的知名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男人的较量
倩园——再现自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基于大数据对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
小憩